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親眼所見就一定可靠嗎?

親眼所見就一定可靠嗎?

生活中人們常愛說:「這是我親眼看見的,絕對沒錯!」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情況未必如此。心理學家把人眼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反映稱作視錯覺。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

你看,這兩組圖形中間的兩個圓圈,哪一個大些?你一定會覺得左邊那個比右邊的大。其實你認真地測量一下(用尺或圓規),兩個圓圈大小完全一樣,是你的眼睛騙了你!

你觀看一場籃球比賽。很喜歡那名身材矮小,動作靈敏的「小個子」。等到比賽結束,你湊到他跟前才發現,這位場上的「小個子」竟比一般人要高出半個頭呢!比賽時他穿梭於周圍的「巨人」之間,而給觀眾造成「小」的錯覺。

另一種常見的錯覺是在判斷橫豎線條的長短時發生的。你仔細察看這幅圖,好像左圖中的水平線段稍長,而右圖中的豎直線段稍長。你再用尺驗證一下,哇,又上當了,這兩條線段都一樣長!

最接近我們生活的是服裝花紋的設計。瘦長的人穿橫條紋衣服,看起來會比較豐滿;豎條紋使人顯得細長,因此體胖的人穿上,看起來要勻稱一些。這些利用人們的視錯覺,就可以通過服裝來彌補自身體形的缺憾。

錯覺在立體和深度方面也有反映。你能判斷出鐵軌上的三根立柱,哪一根更高?還是依據科學的測量吧!真遺憾,尺子告訴我們的與親眼所見,仍截然不同。這種「透視錯覺」,正是由於過去的經驗造成的。

心理學家還發現,當人們透過一道細縫觀看物體時,往往覺得它們比實際更細長。俗話說:「隔著門縫瞧人——把人看扁了。」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最強烈的錯覺現象要算是旋轉和方向上的錯覺了。你看,這個向中心環繞的「旋渦」,有什麼奧秘嗎?你用手指或拿筆從A點出發,沿著弧線畫下去,結果你又回到了A點。原來這不是螺旋,而是若干個彼此不相連的同心圓!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擰繩」錯覺。

也許這會兒你已經對自己的眼睛徹底失望了吧?千萬別這樣。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還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只不過對錯覺多加些小心就是了。

錯覺是眼睛對客觀事物的歪曲,如果沒有科學驗證是無法自行糾正的。因此,對錯覺現象的研究具有很實際的意義。目前視錯覺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廣泛應用於商業、交通、醫學、教育和軍事等領域。

日本大阪有座長750米的淀川大橋,橋面寬闊平直,駕駛員往往超速行車,以至橋上交通事故不斷,損失十分慘重,當地人怵目驚心地稱之為「殺人橋」。雖然大阪府當局在大橋兩側設置了「限制車速」標誌,但收效甚微。

1991年12月,他們在大橋的雙向車道上,漆上對稱的箭形圖案,使駕駛員誤認為橋面及行車道變窄了,前後行駛車輛之間的距離變小了。在多種視錯覺的效果下,駕駛員一個個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車速行駛,減少了車禍。

對此感興趣的少年朋友不妨先從發現身邊的視錯覺現象入手。比如:太陽為什麼早晚看起來要比中午時大些?有雲的夜晚,為什麼月亮好像在雲里穿行……仔細觀察,好好想想,還有什麼嗎?

孫嶄 柯群 文

孫以增 畫

本文選自1994年5期《少年科學畫報》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年科學畫報 的精彩文章:

關於防晒,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漫畫:大白熊的日常爆笑生活(2)

TAG:少年科學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