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命運與因果

命運與因果

佛教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

而我們對它

卻一無所知。

甚至有著種種的

誤解與偏見。

假如你想透徹的

了解人生與未來

真實的獲得

幸福與快樂。

那麼你未必一定

要信仰佛教,但是

卻不能不去了解它

好,讓我們一起

走近佛教吧!

人們常說的「命運」,

實際上就是業因果報。

故事一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一位名叫弗迦沙的商人在進羅閱城的時候被一頭母牛觸死。牛的主人怕它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就匆忙把它賣了。

買牛的人牽著牛回家,半路上到河邊給牛飲水,哪知它突然獸性大發,兇殘地將新主人觸死了。他的家人勃然大怒,將牛殺死,挑到集市上賣。

一個農夫買下了牛頭,用繩子系著牛角要擔回家。半路上坐在樹底下休息,將牛頭掛在樹上,哪知系牛頭的繩子突然斷裂,牛頭掉落下來,可憐的農夫當場被牛角刺死。

一頭牛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個人!全城的人都紛紛議論這件不尋常的事。

消息傳到國王耳中,他也覺得不可思議,就去請教佛陀。

佛陀開示了其中的因緣:

在過去世中,有三個商人相約到外地做生意,為了省錢,決定不住旅店,就到一位老婦人家借住,並約定付給租金。

但到了第二天,這三個商人趁著老婦人外出,竟偷偷溜走了。老婦人回家發覺此事,非常憤怒,追上去向他們索要租金。

三個商人見老婦人年老可欺,不僅賴帳不還,還用惡言侮辱她。

老婦人無可奈何,憤怒地詛咒說:「你們這些無賴,欺負我年老孤單,以後一定會有報應的!今生我奈何不了你們,來生我一定要你們以命償還!」

那頭凶牛就是老婦人的後世,而同日被牛觸死的三個人就是欺負老婦人的那三個商人。

可見,我們此生的習慣和遭遇,皆是過去業因的果報顯現。

在承受果報的同時,又種下新的業。生命就是這種生滅流轉、循環不息的業因與果報的相續。

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一種果報,所以叫「報身」。相貌的美醜、壽命的長短、前途的好壞等屬於正報;而物質生活的優劣、親屬的尊卑等屬於依報。

這些都是我們過去所作業因的顯現,並不是外來的。都是自作自受。

因果規律活潑潑貫穿於一切事理,它是宇宙人生顛撲不破的真理。

然而,

如果依照佛法修行,

是可以轉變

乃至消滅

已造業因的惡報。

1

根據因果法則的「果須眾緣」的原理,從過去的因,到現在的果,中間尚須具備許多外緣,若外緣不具備,果報便不能顯現。如果遠離惡緣,合集善緣,或另造強大的善因,則能阻礙惡果的成熟,以此轉移業報。

2

業由心造,可由心轉。業力雖大,但不及心力之大。心具有創造一切、消融一切的神奇能力。佛法提供了大量對治業障(累世惡業,障礙正道)的方法:念佛、禮佛、供佛、拜佛、觀佛、塑畫佛像、讀誦經典等,對所犯過錯深自懺悔,以實際行動痛改前非。

3

歷劫修行的諸佛菩薩,積聚了能消滅眾生業力的無量功德,且已發願救度眾生。眾生依願奉行,以諸佛菩薩的加持為強大增上緣,可以轉移、消除已作的惡業果報。《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說:重罪之人命終之時看見獄火來迎,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十聲,於念念中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即得蒙佛救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據此,我們可以在知命、安命的基礎上,隨宜擇法,積極修持,掌握自己的未來,改變命運。

故事二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則故事:

明朝有個袁了凡先生,少年時被雲南孔先生推算一生運程:功名止於貢生,某年任知縣,歷時三年半,壽五十三,無子孫。趕考名次、所得廩米(官府所發糧食補助)數目多少都說的很清楚。

此後二十餘年間,袁先生趕考名次、所得廩米等都得到了印證,與孔先生所推算絲毫不差。袁先生因而確信:命由前定,妄想追求徒勞無益。

一次,袁先生偶然拜訪南京棲霞山雲谷禪師,與其對坐三天三夜。聞禪師開示,方知命由心造,可由心轉,未來可以把握。從此振作,發心改過,隨緣濟世,廣積陰德。

孔先生的預言也從此不靈:袁先生進士及第,官居高位,子孫興旺,壽過六十九而猶康健。

袁先生集一生心得寫成《了凡四訓》,成為指導後人修身立命的經典之作。

六道輪迴是

因果相續的結果

心識,也可稱之為性靈或神識,它通過我們的大腦、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維持自身生命,作種種分別、取捨、愛憎等,並依據自我的心理趣向,做出善、惡或非善非惡的行為。

心識不但給物質身體賦予了感情色彩,還不斷地以心力執著著身體,維持著生命體的獨特形態與結構。

心識是真正的生命之源,生命體要依賴它的活動而成立。

生命從心識而來。當身體壞滅的時候,生命力卻仍然存在,因為心識不會隨身體的散滅而消失。

身體的敗壞並不代表生命的消亡,相反,卻給生命帶來更多的活動機會,因為生命可以擺脫原來衰弱不堪的舊身體,投向新的生命體。

故事三

看看這則故事:

退休女工瑪利亞的故事在美國流傳很廣,是典型的「生死之間」的經歷。

1975年,當她到西雅圖探望朋友的時候,心臟病不幸發作。在治療的過程中,突然病況轉危,停止了呼吸。

急救人員把她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以後,她把自己停止呼吸之後的奇怪經歷,告訴了社會工作者夏普女士。

瑪利亞指著天花板說,她曾待在那裡看醫療人員搶救她。她詳細準確地說出了房間里當時在場的人,以及他們所站的位置,他們做過什麼,講過什麼。

瑪利亞後來飄到病房外面,在醫院大樓附近飄移。有趣的是,她在大樓某處三樓窗台上,看見一隻穿舊了的深藍色網球鞋,左邊小腳趾處已經磨損。她當時對這隻鞋注視了一陣。

夏普女士是一位有過生死之間奇妙體驗的有心人,聽了瑪利亞的陳述,她決定馬上去驗證最後一個情節是否屬實。

她開始在醫院大樓一間房一間房地搜尋,在三樓第四個房間里,她把臉貼在窗玻璃上往下看。她看見了那隻鞋:深藍色,陳舊,但看不出小腳趾那一邊是否磨損,因為那一邊是朝外的,只有從外面朝里才能看見。

當她最終將那隻鞋拿在手裡時,發現瑪利亞的描述完全是正確的。

瑪利亞出院時,把這隻鞋送給夏普女士以作紀念。

摘自:《假如這樣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視界 的精彩文章:

年輕網紅突患腦疾 彌留之際助念生西
母念佛送溺水兒 往生兒護母念佛

TAG:凈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