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組建小桔車服:數字化賦能是決勝汽車後市場的關鍵

滴滴組建小桔車服:數字化賦能是決勝汽車後市場的關鍵

8月6日,滴滴宣布將旗下汽車服務平台正式升級為「小桔車服」公司,打造一站式汽車服務平台。

8月6日,滴滴宣布將旗下汽車服務平台正式升級為「小桔車服」公司,並對該公司投資10億美元,以打造一站式汽車服務平台。筆者以為,滴滴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汽車後服務市場,與傳統汽車企業、經銷商爭奪產業利潤,不僅意味著汽車後市場未來的巨大增長潛力,更在於不斷的提示出數字化賦能對於發展汽車後市場業務的重要性。

汽車逐步進入存量時代,汽車後市場逐漸成為產業巨型蛋糕。

過去二十年,中國汽車產業突飛猛進,這種迅猛增長的主要表現汽車銷量的增長。但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汽車銷量的增長總會遇到天花板。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業內逐步幾近達成共識:中國汽車市場將逐步進入高基數、微增長的存量時代,汽車後市場將成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蛋糕。

有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年底,中國的私家車數量實現了從1億到3.1億的巨額增長。中國已經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汽車大國。作為龐大車流量紅利的受益者,汽車後市場行業迅速爆火。僅2015-2017年,中國汽車養護增幅超過100%。據預測,2018年我國汽車中車齡介乎4至9年的車輛佔比將超過50%,汽車維修和保養需求將迎來高峰期。預計2018年汽車後市場將突破萬億規模,年增長率將達到30%以上。汽車後市場無疑成為時下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

巨大的蛋糕誘惑之下,吸引無數零售商及電商企業角逐汽車後市場加入汽車消費大軍,過去幾年,阿里、京東、蘇寧、神州、滴滴在內一大批互聯網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進軍後市場。與傳統汽車企業和經銷商爭奪產業利潤。

汽車後市場轉型的最大頑疾:線下信息孤島惡化消費者的終端體驗

高額的市場增速之下,汽車後市場卻暗藏殺機。互聯網開始介入汽車後市場之後,傳統4S店與互聯網O2O爭鬥不止。而對於所有參與者而言,尋找到汽車後市場的病根至關重要。

對於當下的消費者,汽車售後服務已經成為抱怨的最大痛點。究其背後,根本的原因在於,當前線下為主的售後服務模式造就了信息孤島,消費者面臨極度的信息不透明和不對稱。首先是缺乏數據化的服務評價體系,服務和價格沒有統一標準,維修質量參差不齊,檸檬市場嚴重。很多汽修、配件企業利用信息不對稱的漏洞大肆報高配件價格,導致供銷信息嚴重不對稱,配件價格虛高。其次是資源利用率低下,汽車售後資源與消費者的服務需求錯位不匹配,這就導致了用戶在時間與空間上存在割裂,部分用戶可能離需要的4S店過遠不方便。而想趁著假期去維修保養又容易與其他用戶時間重疊,導致排隊等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第三還在於消費者難以通過數字化渠道及時獲取維修保養信息。

汽車後市場未來決勝關鍵:數字化賦能成為關鍵

事實上,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經銷商還是跨界企業,都已經越來越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賦能的重要性。7月31日,2018年7月31日,汽車行業內權威機構J.D. Power(君迪)在京正式發布2018中國汽車售後服務滿意度研究(CSI)。J.D. Power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喬傑(Jacob George)就表示。「毋庸置疑,今天這個時代,數字化在決定消費者體驗和滿意度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數字化體驗,不再只是『加分項』,而是『必需項』。經銷商需要通過多種數字化渠道和觸點更好地與客戶互動。」

對於滴滴在內的跨界企業,無疑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正如小桔車服負責人表示,滴滴的特色和優勢就在於通過大數據精準選址,同時所有的原材料和產品配件都是通過跟品牌廠商直接合作,通過線上線下整合的方式,做到正品低價,整個維修過程從車輛進來到出去實現數據化、可視化、可追蹤。

總而言之,相比於整車市場競爭格局的日益穩定,汽車後市場目前仍然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產業尚沒有形成巨頭。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經銷商還是跨界企業,各方都有自身的優勢,或許都有著巨大的機會。但都需要明白,至關重要的核心通過數字化賦能,構建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競爭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業雜談 的精彩文章:

本月底開始停產、2020年開始停售燃油車,北汽為何如此?

TAG:車業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