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5個關鍵點,看阿根廷墮胎合法法案為何夭折

5個關鍵點,看阿根廷墮胎合法法案為何夭折

當地時間8月9日,阿根廷議會宣布否決墮胎合法法案。該議案要求政府允許13歲以上女性在14周的孕期內以任何理由墮胎,並在要求提出後5天執行墮胎。這一提案於今年6月驚險地通過了下議院投票,但由於宗教影響和道德觀念差異,反對墮胎合法化的聲音越來越響。而周末一位支持提案的議員退出更是大大打擊了推進提案的動力。但不論如何,提案走到這一步已經創造了拉丁美洲的歷史。

周一,100萬名女性集中在議會門口的廣場上給投票者施壓。


法案投票結果如何?

當地時間9日上午出爐的投票統計公布,阿根廷參議院最終否決了墮胎議案,意味著這場馬拉松式的戰役以提案失敗告終。公開聲明中,反對提案的議員以38票否決了支持提案的31票。否決原因被概括為「議案過於寬泛」,但本次投票也為未來敞開了大門。

上月的民意調查顯示,49%反對該議案,41%贊成,另有11%沒有表示觀點。

根據政府2017年統計,阿根廷的意外懷孕率達到60%。反對提案者說,國會應專註於生殖健康和性教育,因為阿根廷在這方面嚴重落後於其他國家。而布里奇(Esteban Bullrich)批評道,該提案並非在阻止悲劇的發生,卻取而代之將其合法化,「那是把失敗合法化」。


阿根廷墮胎現狀如何?

根據衛生部統計,阿根廷每年有50萬例非法墮胎,非法墮胎沒有安全執照,糟糕的衛生環境和醫療手段使墮胎成為阿根廷孕婦喪生的主要原因。即使墮胎成功,術後護理的缺乏、女性對向正規機構求醫的恐懼往往釀成悲劇,導致每年有超過5萬名女性在非法墮胎後,必須被送往醫院救治。「人權觀察」組織的塔拉丘克(Tamara Taraciuk)解釋道,無法支付墮胎費的女性不可能付得起私人診所的治療費用,更不要說安全措施和後續治療。

2007年,19歲的安娜·瑪利亞是3個孩子的母親,她被診斷出患有下顎癌。病情惡化時,醫生髮現她懷有兩周身孕,隨即取消了她的化療計劃,但拒絕為她墮胎。安娜·瑪利亞的母親求醫生救女兒的命,但醫生讓她拿來法院指令,而法官又打發她回醫院繼續說服醫生。六個月後,安娜·瑪利亞通過剖腹產產下了女兒,但早產女兒卻在一天內死去,她自己也在兩周後去世。

拉丁美洲的墮胎禁令是世界上相對而言最嚴格的,目前阿根廷女性除非是在強姦導致懷孕、胎兒畸形或生命健康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可合法結束妊娠。即使符合條件,南美女性在墮胎路上依然障礙重重,比如她們需要法院授權,還需自行找願意做手術的醫生。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inal)總秘書長把這種情況形容為「對女性暴力的極端形式」。

抗議者身著根據反烏托邦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使女的故事》中的服裝,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上低頭默默前進。


無法合法墮胎的難處是什麼?

生育權利中心拉美及加勒比地區負責人馬丁內茨(Catalina Martínez)解釋道,墮胎權過去在拉美未得到支持有兩個原因。首先,宗教因素占重要角色,保守的天主教一直在公共生活中發揮巨大影響;其次,教會勢力已在各政黨得到延伸和鞏固,造成大多數黨派對此問題都持有強烈態度,故墮胎一直是忌諱。

2015年掀起的「綠潮」——綠色頭巾和手帕是墮胎權運動的標誌。

阿根廷的宗教因素非常複雜。因為阿根廷是羅馬天主教皇方濟各的故鄉,所以天主教在阿根廷的影響力要大於在愛爾蘭。如今,阿根廷65%人口是天主教徒,比1995年的87%差了許多。即使天主教在阿根廷的地區勢力在逐漸減小,天主教和教皇依舊是社會不接受墮胎的主要原因。

身在梵蒂岡、心繫祖國的方濟各反對墮胎已不是秘密。今年三月,他在寫給阿根廷人民的信中要求他們優先保護「生命與正義」。三個月後,他在羅馬再次譴責針對先天畸形的墮胎,稱該行為無異於「納粹凈化種族」的行為,只是加了一副「白手套」。根據阿根廷當地報紙報道,他已動員反對墮胎合法化法案的議員向立法機構施壓,讓他們拒絕提案。

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此前表示,自己雖然「擁護生命」,但如果議會通過法案,自己不會反對他們的決定。

當地許多反對者發起活動,其中既有天主教徒也有新教徒,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反對墮胎不是宗教問題,而是道德問題。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的白領Matías Ferrari發起了「接受生命」(Yes to Life)活動,他認為反對墮胎是出於宗教因素。「科學證明生命起於受孕……我們永遠都不應該結束一條生命。」他堅持道,受孕前後都有許多選擇,墮胎是毫無必要的。

雖然78%人口為天主教,愛爾蘭於今年5月正式解除墮胎禁令。

還有人說,其實阿根廷在乎的並不是墮胎和領養問題,而是關於安全和不安全的墮胎。「人權觀察「組織的塔拉丘克(Tamara Taraciuk)認為,如果法案被否決,女性將必須繼續接受禁止墮胎的現狀,進而墮胎也會繼續「偷偷摸摸」。在安全和衛生措施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在把女性推向生命和健康的危險中。

墮胎支持者已經做了什麼?

自千禧年,28個拉美國家中有27個已對墮胎權進行自由化。多虧女權運動的重新崛起,才使阿根廷近年向墮胎合法化邁進途中有很大進步。2015年,20萬人打著「一個都不能少「(「Ni Una Menos」)的口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遊行,抗議基於性別的暴力和殺戮女性。之後,「不落下一個「被用來譴責由於拙劣墮胎技術而導致的死亡。

根據《號角報》透露,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正在考慮採取新措施,使墮胎在一定程度上合法化,這樣可以用明文規定保證,女性墮胎後不必坐牢。


提案對南美洲其他國家有什麼影響?

在過去13年內,阿根廷共出現過6項關於墮胎的議案,但無一通過眾議院投票。直到今年6月14日,經過22小時的激烈辯論後,阿根廷眾議院勉強批准此案。

如果此次參議院通過法案,阿根廷將成為拉丁美洲合法墮胎的最大國家。支持立法的議員維多利亞·多達(Victoria Donda)說:「阿根廷(墮胎)合法化將對其餘拉美國家產生巨大影響,因為他們大多仍在『禁區』中。」

拉丁美洲的23國加上加勒比海國家中,只有古巴、墨西哥城、烏拉圭、蓋亞那和法屬蓋亞那地區,實現了最高12周孕期墮胎的合法化。在任何情況下,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尼加拉瓜、宏都拉斯、海地和蘇利南6國完全禁止墮胎。

自2012年烏拉圭合法化、2017年智利部分合法化後,阿根廷鄰國巴西近日也在考慮墮胎合法化,並舉行了關於「12周孕期內合法墮胎」的公開聽證會,邀請了60位專家和意見雙方民眾代表。

阿根廷提案支持者坦言,不論如何他們看到了墮胎權已進入了新時代。即使最終議案被否決,它的提出本身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而他們也將繼續嘗試。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小暑到,「燒烤模式」已開啟!你和烤肉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王俊凱的廚藝如何?這可能要問問法國科爾馬人民了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