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用AI技術修萬里長城

我用AI技術修萬里長城

「我用AI修長城」

去年有一期文章,我們給大家介紹過萬里長城的「無人禁區」:

什麼是長城的無人禁區?說起長城,你可能只知道八達嶺和居庸關,實際上,整個長城接近90%的區域,根本無人問津。也就是傳說中的「野長城」。

過往有人用無人機,拍攝了

一直熱議的「箭扣長城」

這段從未「露面」的長城讓網友驚嘆:

從未領略如此壯美的景色,

這才是萬里長城的真正容貌

但有細心的網友,截取了一張圖:

由於年月遠久,加上風蝕嚴重

這些長城段大多位於險峰斷崖之上

這張被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國名片」

已成殘垣斷壁

(注意下圖的紅框部分)

更為可怕的是,因為環境風化和人為活動的破壞,長城出現了「越來越短」的窘境。

於是有人拋出一個設想:

既然有「我在故宮修文物」

萬里長城有沒有辦法修繕呢?

就在前一段時間,中國有個團隊提了一個絕佳方案:既然無法親臨現場,那為何不嘗試用人工智慧技術(以下簡稱AI)修繕這個巨大的歷史遺迹呢?

通過AI技術、深度學習技術、無人機技術等,如何實現對於箭扣長城的保護與修繕?答案就在下面的故事中。

果不其然,說干就干。第二天,這個科研團隊來到了長城腳下。

由於長城的跨度很大,修繕之前首先需要進行環境勘測。傳統辦法是通過尺子測量以及目測,根本無法得到精準數據。

於是有了我們開頭看到的那一幕:用無人機精確勘測採集長城的破損程度。(他們選中的,也正是最險峻、景色也最壯美的箭扣長城)。

當無人機飛了一輪以後,長城的數據便輕鬆採集完成。

那麼,AI最終又是如何修復的?

當一段長城的損毀部位識別出來後,人工智慧技術就會進行數字化的虛擬修復,在損毀的模型上生成3D的修復效果和磚牆紋理。

在遵循「修舊如舊」的文物修繕原則,形成一個完整的人工智慧文物修繕與保護解決方案。

彷彿穿越了幾個世紀,最終在技術的修復下,一座明長城完整地「復活」在人們眼前,讓人不禁驚喜又驚嘆。

AI數字三維重建的效果

在最後引發一點感悟:

當人工智慧走到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之時,你會發現:以往沒有任何一個時期,會比現在的人工智慧距離我們更近,因為它正在以一種近乎革命性的手段解決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難題。

AI並不偉大,但它未來能做的事情,

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多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序員之家 的精彩文章:

弱爆了!來感受一下別人的密碼

TAG:程序員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