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對話「感謝貧窮」的北大女孩王心儀:擺拍切菜掃地的我,這不是真實的我

對話「感謝貧窮」的北大女孩王心儀:擺拍切菜掃地的我,這不是真實的我

每日人物林秋銘報道

17歲的王心儀這個暑假過得有些特別,這一周來,不斷有人到訪她在河北衡水的農村老家,讓她一遍遍地講述她的經歷。她的名字登上了各大媒體,打上的標籤是「北大女孩」、「707分」,以及最惹人爭議的「感謝貧窮」。

這三個標籤拼湊成了王心儀的故事。今年高考,王心儀以707分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她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試中寫的《感謝貧窮》一文,被媒體記者刊發後,走紅網路。文中,她描述了自己貧苦的家庭環境,她寫道,這是一個「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故事。

該文章被不斷轉載,引發了雪片般的討論,王心儀一夜之間成了棗強縣的紅人。當時的她還在河北省保定市某培訓機構打工,回到家後,面對的是來自新聞媒體、政府、學校等各個方面的關注。

王心儀

在攝像機面前,她反覆回答相同的問題,被要求擺拍一些做家務活的動作。這樣的「大場面」有時讓王心儀十分尷尬,甚至影響了她和家人的作息。對這些「打擾」,她既感到新奇,也感到無奈。

備受關注的那份《感謝貧窮》,王心儀說是自己為準備自招寫的。對意想不到引發的外界爭議,王心怡坦言,「只是表達我怎麼看待貧窮這件事情。並不是說我只感謝貧窮,而忽略了我爸媽、我自己的努力和一些人的幫助,也並不是說因為我窮我才考上了北大。」

8月9日下午,每日人物連線約訪王心儀,在問到最後一個問題時,她急匆匆地道歉,因為一會兒還有人來家裡拜訪,她沒時間了。

以下是每日人物與王心儀的對話:

「他們會讓我做一些不自然的擺拍,那不是真實的我」

每日人物:現在還有在培訓機構上課嗎?最近在忙些什麼?

王心儀:沒有, 7月31日結束的,在培訓機構呆了一個月左右。現在在家看學校推薦的一些書,順便幫忙照顧弟弟們。

每日人物:這段時間找你採訪的人應該很多吧?會感到很累嗎?

王心儀:是的,第一次接觸到這麼多人,但是很多時候在重複那幾句話,他們問的問題都一樣,一直在回答會覺得有點煩。休息不太好,我的家裡人的休息也不好,吃飯都不規律了,人家什麼時候走,我們就什麼時候弄完吃飯。

每日人物:大概有多少媒體找你?有沒有拒絕過他們?

王心儀:沒有數過。一般都沒有拒絕。

每日人物:家人有沒有因此被打擾到?

王心儀:他們到家裡來,也會採訪我媽媽,還有我弟。反正就是覺得有點出乎意料,有的時候讓我做一些不太自然的擺拍,比如擺拍我在切菜、掃地,那不是真實的我。我覺得沒有必要要求我做出怎樣的動作,展現一個怎樣的我。(不然)這樣的話感覺很尷尬。

每日人物:你覺得媒體報道出來的關於你的形象,和你本人相符嗎?

王心儀:我沒怎麼看過自己的報道。我其實挺理解那些記者的,他們採訪時間比較有限,不可能一整天跟著我,所以對我的了解不是太全面,畢竟接觸時間比較少,但是我給他們展示的都是真實的自己,不會故意表現什麼。

每日人物:突然之間被那麼多攝像頭包圍,你的感受是什麼?

王心儀:因為之前也沒想過會有這麼多人來,第一次接受這些東西,有點長見識的感覺。第一次見到那麼多攝像機架在那邊拍。如果沒有那件事的話,我還是我。只能說,這些事也算是自己經歷的一部分。怎麼看這件事,是你的問題,要看你的心態,更好的心態會看到更多正面的東西。

每日人物:走在街上會有人認出你,甚至有人專門來家裡找你,會不會不適應這樣的狀態?

王心儀:不管有沒有這些報道,我還是我自己。我覺得我自己是個很普通、很平凡的一個女孩,這件事發生後,也沒有什麼變化,不會因為一些報道突然變得高大上起來。

每日人物:身邊的朋友們知道你突然出名了,他們和你的相處會有怎樣的變化?

王心儀:和同學們一直都有聯繫,也會聊一些近況。沒有什麼變化吧,大家可能會開玩笑說,哎呀你出名了,但是關係還是和以前一樣的。

每日人物:有很多人把你視為「榜樣」,你怎麼看待「榜樣」這個詞?

王心儀:我覺得榜樣就是像燈塔一樣的東西,它能給你帶來精神上的一些能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家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正版,但是活著活著就成了盜版。我們都沒有必要複製別人。

每日人物:你會因為成為別人的「榜樣」而感到有壓力嗎?

王心儀:如果我有一點小成績,能給社會帶來一點點能量的話,我是很開心的。如果我以後是個平凡的人的話,我也會好好過好自己的生活,我們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王心儀和媽媽在一起

「我並不只是感謝貧窮,而忽略了其他東西」

每日人物:現在家裡的情況現在怎麼樣?

王心儀:家裡目前經濟來源是爸爸在外面打工。其實這篇文章是我以前寫的,後來就有人來我們高中,說想資助一名學生,學校也了解我的家庭情況,所以我和他聯繫後他就一直資助我,家裡的情況有很大的改善。

每日人物:有網友說,其實你不應該感謝貧窮,你應該感謝你自己和家庭,你是怎麼看待這樣的說法?

王心儀:不是說我最應該感謝是誰,我只是發表一些我對貧窮的看法。假如我寫了感謝老師,他們就會說,哎呀你為什麼不感謝你的父母,對吧。但實際上兩件事是不衝突的,這篇文章並不是我考上北大之後要去感謝一些什麼人、什麼事情。那時候是為了準備自招的時候寫的,只是表達我怎麼看待貧窮這件事情。並不是說我只感謝貧窮,而忽略了我爸媽、我自己的努力和一些人的幫助,也並不是說因為我窮我才考上了北大。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扯到這個上面。

每日人物:有因為家境困難而苦惱、委屈過嗎?

王心儀:也沒有很委屈過,有時候聽到別人說我衣服破怎麼樣,我就在心裡想,看人怎麼能看衣著什麼的。後來再想,如果他不了解你,不能看到你的一些長處,那麼忽略他就好了。

每日人物:你有和同學朋友聊過家裡的情況嗎?家境的「貧窮」會不會影響到你們之間相處的方式?

王心儀:沒有,不需要去聊吧,大家平時在學校就聊一些學習上的事情,或者就閑聊放鬆,我不會去強調說我家裡怎麼怎麼樣。平時大家都穿著校服,沒有攀比的必要。身邊的同學也會提到她的新衣服好好看、花了多少錢,我覺得挺無聊的,在學校還是以學習為主吧,沒必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每日人物:我看到你的QQ空間是6月份開通的,之前有通過手機或者電腦上網過嗎?

王心儀:對的,當時是因為自主招生,家裡人給我買了一部手機方便聯繫,這是我的第一部手機。高考結束就開了QQ空間,看一看朋友們最近的生活。有手機以前幾乎不怎麼上網,我知道的那些八卦新聞都是從同學那裡聽來的。

每日人物:會不會因為不經常上網,同學們在聊一些比較新潮的話題的時候,感到有點格格不入?

王心儀:也還好吧,就聽著唄。聽聽別人最近在討論什麼,我覺得沒有什麼格格不入吧,我知道的東西她們也許還不知道呢。

每日人物:暑假有什麼計劃嗎?有沒有和同學們計划出去走一走?

王心儀:沒有,同學們有出去轉悠、玩玩什麼的,我都沒去。第一是沒有這個閑錢,第二是我覺得金窩銀窩都沒有我家鄉好。我還是比較宅一點。可以去同學家玩兒,但是當天一定要回來。

當地政府來看望王心儀一家

「我不害怕光環消失,這沒什麼可怕的」

每日人物:有人說,這篇文章是北大招生辦老師讓你寫的,是這樣的嗎?

王心儀:這個是我準備自主招生在線材料的時候寫的,我不是為了應付一個考試而寫的,我只是想和別人分享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別人對我的生活有一點點的了解。其實這篇文章公開在網上的只是一部分的內容,後面還有一點。當時想和我的過去道個別,所以想講出這些故事。不是招生辦老師要我寫的,我和北大是雙向選擇的,而不是雙向利用,我覺得這種猜測很可怕。

每日人物:當時報中文系,完全是自己的決定嗎?

王心儀:老師同學會說,哎呀你報中文系幹嘛呀,但我的家人是一致同意的,他們覺得既然你想去就去吧,而且他們也認為我們應該去傳承一些祖輩們留下來的文化。現在大家都說經濟學好,但是十年後的事誰知道呢。中文也是我的愛好,只是這個愛好比較冷門罷了。

每日人物:聽說你堅決不接代言?

王心儀:如果我自己用過什麼牌子確實好用的,也會考慮一下的,但是我對一些東西完全不了解的話,就不放心。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影響力,就是很平凡一個人。其實家裡目前的經濟情況也還好,我們家裡人都認為夠用就行,代言這件事可能還是比較遠。

每日人物:你開朗、樂觀的性格是受到誰的影響?

王心儀:有遺傳的原因,有我爸的原因吧,他就是挺開朗的一個人。雖然生活有時候會苦,但是他就是只告訴我一些特別開心的事情。很多事情,你既能看到黑夜,也能看到明亮。

每日人物:爸爸和媽媽哪個人對你的成長影響比較大?

王心儀:媽媽,因為爸爸經常在外打工。一個是教育,她總是給我很多啟發。第二個是對我性格、看待事物的觀點的影響,她會和我說一些她童年時的故事,教會我一些道理。

每日人物:作為家裡的長女,會覺得肩上有重擔嗎?

王心儀:有的。因為我是老大,所以想要承擔一些東西,比如我暑期去打工。其實我挺喜歡被人依賴的感覺,包括在培訓機構里,要對學生們負責,讓我覺得有很大的責任。

每日人物:兩位弟弟會不會因為姐姐這麼優秀,抱怨有壓力?

王心儀:在我家裡,家人都覺得只要做到自己的最好,就OK了,我二弟想要讀中醫,他也在努力。他在別的地方比我強呀,跑得比我快,跳得比我高,做的飯比我好吃,幹活也比我厲害,每個人都有擅長的東西嘛弟弟對待這些比較佛系。

每日人物:上大學以後,可能因為家境或其他原因,會有更多的困難要去磨合,是否做好準備?

王心儀:我不知道會面對什麼樣的困難,自己也沒有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只要抱著坦誠的心態,大多數人還是會坦誠相待吧。現在我也認識了一些中文系的學長學姐,他們都很包容的。

每日人物:去北大讀書,身邊的人都和你一樣優秀,你會害怕身上的光環消失嗎?

王心儀:從小到大,小學到高中,可能我會稍微出類拔萃一點,老師的關注也會多一點,北大應該是高手林立。不過,更強的環境會打造更強的自己,有一個很完美的蛻變吧。我並不害怕所謂的光環消失,每個人都有可能跑到低谷,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我每天都進步就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楊冪新劇評分步步走低,但老戲骨王勁松依然是個好演員
甘肅19歲少女跳樓自盡,生前曾控訴遭班主任猥褻後抑鬱

TAG:每日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