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40年前最有名的爆款文章,是如何出爐的?

40年前最有名的爆款文章,是如何出爐的?

全文共3400字 | 閱讀需7分鐘

編者按

1978—2018。

今年,中國改革開放邁入了第40個年頭。

人民日報海外版、商務印書館共同選取40位代表人物,通過他們的故事來反映這可歌可泣的偉大曆程,並編輯成書。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實踐者、參與者,更是重要見證者、推動者。他們的經歷與奮鬥,讓後人得以窺見改革開放40年的每一次彷徨與前進,每一次探索和成功。

今天,我們推薦其中一篇文章——《胡福明: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文章略有刪節),讓大家了解40年前的爆款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華社隨即轉發。這篇文章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引發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作為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當時正任教於南京大學哲學系。

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40周年之際,我們再次見到了胡福明教授。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學習是幸福的】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1955年,胡福明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自小飽嘗民生疾苦的他,曾夢想當一名作家,能為群眾發聲,於是他選擇了新聞學專業。「我認為從事新聞工作可以深入了解社會,這是搞文學創作的基本要求。」但是,他很快又發現,新聞工作者需要敏銳的頭腦,而胡福明覺得自己並不適合。於是,他又主動到哲學系去聽選修課,自學哲學。畢業時,國家剛好要培養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為此要從應屆生中選送有志學習的人繼續深造。就這樣,1959年的夏天,胡福明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班錄取,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哲學。

雖然沒當成作家,但胡福明那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心還在,這驅使著胡福明更加刻苦地讀書。他重視學習馬列原著,認為原著才是作者的真實思想。面對這些書籍,他如饑似渴,先是逐章閱讀,然後逐字逐句閱讀,給每個段落歸納內容,分析論點與論據。每讀完一節,他便給每一節的內容進行概括,寫心得體會。如此,讀完全章,再給全章作小結,寫感想……每每讀完一本書,他幾乎可以背誦全書的論點和各章各節的基本觀點。

生活被哲學的燈塔照亮,他徜徉在深奧的哲學書籍里,甚至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這個年輕的讀書人,也許從未想過,在此階段所打下的深厚功底,多年以後激起一場時代大潮。這是命運的偶然,或許也是歷史的必然。

1961年北京的仲夏,在胡福明的記憶里是甜蜜的,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與從家鄉無錫趕來的張麗華結婚了。1962年12月,面臨畢業分配,中國人民大學的校領導6次找胡福明談話,動員他留校。但因為妻子在無錫當小學老師,他想回南方,就申請分配到了南京大學任教。於是,胡福明的另一段人生開始了。當年從鄉下田埂上走出來的窮小子,成為中國高等學府的青年教師。常言道:「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彼時,讀書近二十載的胡福明,還需要將人生這本大書,慢慢讀透。

1978年前後,胡福明(右)在南京大學與師生研討。

【因為「兩個凡是」失眠】

「文革」期間,胡福明遭到批鬥。「肉體上的痛苦是次要的,思想上的折磨是我最無法忍受的。」說到動情處,胡福明的雙眼不禁蒙上了一層淚水。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同全國老百姓一樣,胡福明以飲酒吃蟹的方式來慶賀「四人幫」的倒台。南京大學師生自發聚集到大操場列隊上街遊行,那段時間,胡福明開心得像個孩子。他認識到「文革」已經結束,開始積极參加批判「四人幫」的鬥爭,陸續發表了許多文章,著重從政治理論上揭批「四人幫」。

但不久後,胡福明又變得憂心忡忡起來。1977年2月7日,「兩報一刊」發表《學好文件抓住綱》的社論,提出了「兩個凡是」。揭批「四人幫」、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突然降溫、剎車。南大校園當時私下批「文革」的很多,但從沒有聽說過要批「兩個凡是」。

1977年的三四月間,正是胡福明思想鬥爭最為激烈的時期。「我這輩子從來不失眠,但兩段時間除外。第一段是被打成『黑幫』之後,白天被批鬥、遊街,我晚上睡不著,想不明白。第二次失眠,便是在那個時候了。」胡福明說。

他開始醞釀寫文章了。長期與哲學打交道的胡福明敏銳地捕捉到,破解所有問題的總開關就是破除「兩個凡是」,否定「句句是真理」,否定「天才論」。

「我始終相信,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人民一旦覺醒了,是沒有一種力量能使他們屈服的。」胡福明凝視著書桌上的五星紅旗,感慨地說。

【醫院裡完成了提綱】

就在胡福明把文章的主題和結構大概定下來的時候,家裡出了一件大事:妻子張麗華在體檢時查出腫瘤。

胡福明急了,放下手裡的一切工作,帶著生病的妻子四處奔走。「『文革』時她被我牽連,接連又被病痛折磨。」對於妻子,胡福明的言語中有著滿滿的愧疚,「如果她再出事,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好在查出是良性腫瘤,全家人都鬆了口氣。一心想陪伴妻子的胡福明,索性在醫院的走廊里過夜。

南京的夏天無比悶熱,蚊蟲眾多。深夜難眠,胡福明發現醫院走廊里的燈光尚可,他便在走廊里擱一條凳子,把書一批批地帶到醫院。早已翻了無數遍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毛澤東選集》再一次鋪排在眼前,走廊的燈光有些昏暗,但他的心卻通透得像面鏡子。「兩個凡是」是違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他現在就是要以實踐標準來批判「兩個凡是」,批判唯心論、先驗論和形而上學。

他忘我地在馬列著作中挑選著語錄、資料,尋找有關實踐標準的論述,蹲著身子在椅子上草擬文章提綱,累了就用幾張凳子拼起來,眯一會兒。面對每一部分的論證材料,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他全然不顧走廊里來來往往的人群。這麼多年來,他太需要痛痛快快地說些什麼了!他彷彿再一次回到了學生時代,回到那些沒日沒夜啃嚙哲學書籍的日子裡,每一筆每一畫,胡福明的手都在顫抖……

一個星期以後,妻子出院,胡福明的提綱也接近完成。為了防止再受打擊,胡福明撰寫文章的時候,並未和同事們提及,免得連累他們。同時也未告訴家人,怕家人擔心自己。「一人做事一人當,傳統上也有『文責自負』的規矩,要進地獄,我一個人去!」他的眉眼間透著一股知識分子的執拗勁兒。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

【寄出文章,「此生不得安寧了」】

1977年9月初,胡福明從南京大學郵局門口,將8000字左右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文章,寄給了曾向他約稿的《光明日報》哲學組組長王強華。走出郵局的那一剎那,他在心裡想著:「此生不得安寧了。」

文章寄出後,整整4個月沒有一點消息。那半年間,只要看到郵遞員,他總會上前查看有沒有自己的來信。一直到1978年1月19日,胡福明才收到了王強華的來信及文章小樣,希望作者對文章做進一步修改。4月,恰巧胡福明到北京開全國哲學討論會,王強華便把他接到報社,討論改稿事宜。於是他白天參加會議,晚上討論修改文章。第二天一早,《光明日報》的編輯就把修改的大樣拿去,傍晚又把重新排版後的大樣送來。

胡福明南京大學的同事李華鈺,當時也在參加哲學討論會,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至今歷歷在目:「《光明日報》的同志就修改文章的問題,不止一次和他進行了討論。他晚上回來和我們談起討論的內容,我們都表示支持他的觀點。」後來,光明日報社總編輯楊西光看了清樣,表示「這是一篇重要文章,放在哲學版可惜了」,於是胡福明、楊西光、馬沛文、王強華,還有中央黨校的孫長江、吳江等人共同參與討論修改,以此增加文章的針對性和戰鬥力。所以,胡福明一直強調這篇文章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經胡耀邦同志審定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了這篇文章。新華社於當天轉發了文章全文。

這篇文章及其引發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受到鄧小平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注。鄧小平同志在各種場合反覆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根本方法。他在1978年6月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在以後視察東北三省,都對黨的思想路線問題,對怎樣正確看待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了深刻而精闢的闡述,尖銳地批評了那種違背實事求是,搞「照抄照搬」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觀點。鄧小平同志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魄力,有力地推動了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深入開展。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衝破了「兩個凡是」的嚴重束縛,推動了全國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解放運動,從此,解放思想成為中國人民思想樂章的主旋律;從此,改革開放大潮在中國大地不斷湧起。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掃碼加小編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考過這張80年前的試卷,你就可以進清華了
中國的招財貓才是正宗的:古人為什麼認為貓能辟邪招財?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