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漢上交一件文物,專家說只能獎1萬,故宮:給他1800萬

老漢上交一件文物,專家說只能獎1萬,故宮:給他1800萬

眾所周知,我國的文物非常的珍貴,無論是三代的青銅器,漢唐的金銀器,宋元的瓷器還是明清的字畫在世界上都非常的受歡迎。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的文物流失非常嚴重,所謂的文物流失指的不僅是流失到海外,還指流失民間,總而言之,文物流失指的就是從官方收藏中失去的文物。而國人有一最大的特點就是,文物沒有流失時不太重視,流失後大呼這是國寶,然後大價錢回購。1992年就有一老漢想上交一件文物,他向專家出價500萬,但專家覺得太貴,說文物只能獎勵1萬,老漢二話不說就走了,最後故宮回購時卻花了1800萬。

宋代,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最繁華的時期,儘管宋朝的軍事力量不如北方的各國,但其文化、民生卻是歷代各王朝比不了的。宋朝的官員以文人為主,這些文人騷客在茶餘飯後喜歡吟詩做詞,聽曲賞畫;因而宋朝給後世留下了非常多的詩詞以及數不清的珍貴畫作。

在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中,就有兩幅來自北宋時期,一幅是世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圖》,另一幅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這兩幅畫可以說是中國最重要的國寶級文物,如果非得說其價值,也只能是無價之寶。其實,北宋除了留下了這兩幅國寶級畫作之外,還流傳下來了不少珍貴名畫,張先的《十詠圖》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既然是名畫,歷代以來肯定都是被各界高人所收藏,但不得不說中國歷代以來文物保護做得最好的清朝,因為當朝的皇帝都喜歡收藏曆代文人墨寶、稀世文物,因而無論是民間還是朝中官員都主動獻上自己所收藏的文物。可惜的是,成也清朝敗也清朝,清末時期,故宮珍藏的文物流失各處,而這《十詠圖》也經溥儀之手流失東北民間。

百年後,一老人將這件《十詠圖》文物拿出來給專家鑒定,專家根據畫作內容以及印章知道,此畫正是張先的《十詠圖》。但該專家不敢接受老漢想上交的文物,因為老漢出價太高,高的離譜,高得令他震驚,500萬在現在也是天價更不用說在90年代了。專家以為老漢不懂這件古畫,便隨口一說「這幅畫是真跡,但並不值500萬,您若真想上交,只能獎勵您1萬塊」。

殊不知老漢早已找過文物鑒定機構,機構的人員告訴他此畫是北宋張先的,至少值500萬。但老漢並不想賣掉古畫,畢竟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就算賣也賣給博物館。但專家領情,只給1萬塊,最後一氣之下將古畫收回。不久後,古畫出現在北京的拍賣會,故宮不得不參與拍賣,最後故宮以1800萬拍得此畫。不得不說這次的文物回購是失敗的,畢竟老人找上門來要500萬不給,最後故宮只能給他1800萬了。

但其實,在故宮收藏的諸多名畫中,除了這幅《十詠圖》之外,還有不少是專家回購的,回購的過程也比較順利。建國後,特別是1951年時期,周總理得知建國前有大量的稀世名畫流失到香港,在總理的批示下,文化部門成立了相關小組以及準備好資金,從香港回購了《中秋帖》《伯遠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董源畫《瀟湘圖》、北宋劉道士畫《萬壑松風圖》以及敦煌卷子、古代書畫名跡等一批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忘記歷史就意味背叛 的精彩文章:

辛巴威開放落地簽,看動物、大瀑布、文化遺址……都在等你!
考古挖出「小孩畫像」,距今7000年,考古家:這是太陽人

TAG:忘記歷史就意味背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