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肥胖高血脂人群警惕急性胰腺炎

肥胖高血脂人群警惕急性胰腺炎

信息時報訊(記者 謝菁菁) 中國急性胰腺炎全國協同大數據研究項目日前公布階段性研究成果,經收錄15500例病例數據研究發現,過量飲酒、膽道結石、高脂血症、十二指腸反流等都可能是急性胰腺炎誘因。據悉,這個由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病專業委員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起的我國首個針對急性胰腺炎臨床病例數達到大數據級別的醫學研究項目,從2015年9月啟動以來,已經有全國超過70家醫院的消化科、急診科、外科、重症醫學科提供1.5萬餘例臨床確診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診斷及治療資料。

酒、膽、血脂容易惹上急性胰腺炎

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表示,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急症,通過多種原因引起胰酶激活,繼以胰腺局部炎症反應為主要特徵,病情較重者可發生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SIRS),伴隨器官功能障礙的疾病。對於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抑制胰酶活性和調控炎症反應是治療的關鍵。

據項目主要研究者、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杜奕奇教授介紹,研究第一階段的9511例病例發現,我國急性胰腺炎起病急、變化快,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MOF)的重症患者病死率高達20%~30%。在美國年發病率約為13~45/10萬,是住院死亡的第五大常見原因,儘管我國目前仍然缺少相關資料,但從數據發現該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杜奕奇表示,急性胰腺炎病因較複雜,過量飲酒、膽道結石、高脂血症、十二指腸反流等都可能是誘因。其中,三大主要病因依次為膽源性、高脂血症、酒精性,區別於歐美國家多因酒精性引起急性胰腺炎,我國因高脂血症引發急性胰腺炎的數據遠高於酒精性,因此,肥胖的高血脂人群,應特別警惕急性胰腺炎來「敲門」。

多學科診治可獲得更好治療效果

李兆申院士強調,推廣急性胰腺炎多學科診治共識,規範胰腺炎的診治流程,可讓中國患者接受更合適的「中國方案」,獲得更好的診療效果。

從截至2017年12月收集的9000多例大數據分析來看,目前國內消化內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最多,佔到60.8%,以內科為主的綜合治療模式獲得專家一致認可。但是,作為突發性的疾病,急性胰腺炎往往來得較為猛烈,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比例分別為33.3%和18.8%,因此,統一規範治療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在治療方面,生長抑素和抑制胰酶活性的藥物應用普遍,據杜奕奇介紹,抑制胰酶活性的藥物以烏司他丁為主,佔到全部抑酶藥物的79.9%。據《中國急性胰腺炎多學科診治共識意見2015》介紹,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 急性期通常為發病至1周左右,在此期間以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SIRS)為主要表現。SIRS持續存在會增加器官功能衰竭發生的風險。烏司他丁具有對抗SIRS的作用,減少促炎介質釋放,提高抑炎介質水平。

《共識意見》顯示,發生SIRS時推薦早期應用大劑量烏司他丁(60000~900000IU/d)靜脈滴注。條件允許時也可採用血液濾過措施,能很好地清除血液中的炎性介質,同時調節體液、電解質平衡,但需注意靜脈導管相關血源性感染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脂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記住這個古中醫驗方,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高血脂的元兇找到了,竟然是生活中經常吃的食物,多數人都在吃!

TAG:高血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