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把錢交給別人代替放生,真的會有功德嗎?

把錢交給別人代替放生,真的會有功德嗎?

導讀

一件善事,一定要一氣呵成,千萬莫生疑心和悔心,最終全部是善報,不生副作用。心不清凈,求報心切,分別執著福報大小,做善事,往往會出現「花錢種了福報,也買來了業障」,不能不注意。

放生隨喜,如果自己不能親自參加,把錢交了之後,就可以做迴向。

有人會質疑,「如果這個錢還沒有用於放生,提前迴向,會有效果嗎?」

答曰:「佛法不可思議,當你拿出錢來,一念發心用於放生,或者一念發心用於流通大乘佛經法音,或供養三寶等,事情雖然還沒有做,但是,就在發心的當下,功德已經圓滿!所以,隨喜放生,交上錢後,放生的功德已經圓滿,自己就可以做迴向。

而後面「收錢"代他人做功德的人,責任重大,因果重大,不是個「好差事」,做不好就會給自己帶來負面的因果,不可不慎。

當年世尊在世,給孤獨長者給佛陀說:「我要發心給世尊及其弟子,建造一座精舍,讓世尊和弟子們可以居住,修行,講法等等」。佛陀聽了長者的話馬上就笑了。

長者問曰:「世尊為什麼笑啊」?佛言:「我笑,是因為,你這一念發心,雖然精舍還沒有開始建造,你來世在天界的宮殿(果報),我已經看見了!」。可見,發心就有果報,一發心,功德就圓滿了」。

有人或問:「如果發心的人,中途後悔了,最終沒有去落實自己的初發心,還會有功德嗎?」

答曰:「發心是發心的果報,後悔有後悔的果報,「沒有落實」,有「沒有落實"的果報;發心時的果報,不會因為後悔而消失,而後悔的果報,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初發心而得以免除!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瓜,不會因為你種豆而消失,豆,也不會因為有瓜而爛掉。真乃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所以,一件善事,一定要一氣呵成,千萬莫生疑心和悔心,最終全部是善報,不生副作用。心不清凈,求報心切,分別執著福報大小,做善事,往往會出現「花錢種了福報,也買來了業障」,不能不注意。

清凈心布施供養,不生雜念,得圓滿的福報功德!南無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藏 的精彩文章:

做事很專註很用心很堅持,為什麼結果還是不能如願?
首次發布!06諸佛讚歎-佛說阿彌陀經音畫史詩

TAG:佛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