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試牛刀」的16,能讓魅族起死回生嗎
這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最沒有懸念的手機發布會。
黃章在魅族論壇上的「過分活躍」,已經讓魅族 16 基本上沒有什麼秘密了。從硬體到設計,外界已經能勾勒出這款黃章「大試牛刀」之作的輪廓。
今天發布會的主講人——李楠也打趣道:「今天要發布希么,大家可能比我們還清楚,不過還是希望大家假裝不知道。」
簡單羅列一下配置,當然你可能早就已經被黃章劇透了:
高通驍龍 845 處理器,UFS 2.1 的內存規格,LPDDR4X 的運存規格;
6.0/6.5 英寸 18:9 1080P 三星 AMOLED 屏幕;
屏下指紋識別;
後置 1200 萬+2000 萬像素雙攝,IMX 380+IMX 350;
3010 mAh / 3640 mAh 電池容量,支持 MCharge 快充;
6+64 起步的存儲規格,最高支持 8+256;
藍牙 5.0,支持 APT-X 和 LDAC;
全系標配屏下光學指紋。
而外觀方面,同樣沒什麼懸念。類似三星 S9,無劉海,但是保留額頭和下巴的全面屏設計。不過,魅族 16 在設計和做工上足夠讓人滿意。玻璃到金屬邊框的過渡緊密,按鍵也不會鬆動。而過去魅族一直堅持的窄邊框也沒有扔下。
魅族 16 的屏佔比雖然沒有 OPPO Find X 那般驚艷,但是在一眾劉海屏當中,也算是亮眼的存在了。
黑色版本比較中庸,後殼是典型的「指紋收集器」;白色版本則相對亮眼,更能突出前面板開孔少、邊框窄的特點。
而「黃木匠」過去一貫強調的手感,這次魅族反而沒有過多宣傳弧度和尺寸,而是拿重量和厚度做文章。152g 的重量、7.3mm 的厚度,李楠驕傲地表示這是 2018 年最輕最薄的智能手機。
當然,輕薄是要有代價的。16 3010 mAh 電池容量肯定稱不上大容量了。
屏幕方面一筆帶過,最終黃章在魅族論壇上提到的「標準排列 Amoled 屏」也沒能實現,1080P 的解析度多少可見像素點,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不過,作為可能是決定魅族命運的一款機器,魅族還是為 16 帶來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是魅族 15 的優點得到了繼承。其首次搭載的 mEngine 震動引擎,在 16 上得到了延續。簡而言之,它的震動更細膩、更真實,能帶來更接近 iPhone 的震動體驗,這也是 15 上最大的差異化競爭點。而 16 則升級到了 mEngine2.0,可編程實現「不同電話不同震動」的效果。
而拍照,16 也基本沿用了 15 那套相機模組,像素麵積達 1.55 μm 的 IMX 380 感測器,支持 4 軸光學防抖。今年流行的自動 HDR 和 AI 場景識別也加入了進來。
在介紹相機環節,李楠幾乎把所有讚美之詞全都用上了,諸如「沒有對手」「無敵相機公式」「全球最強」,等等,16 相機的堆料的確很足,IMX 380 比起一票 IMX 363 的機器有著先天的優勢,但是不知道這樣吹會不會違反廣告法。
而系統方面,魅族也一改往日的「任性」,把全面屏手勢這樣大眾需要、但是跟自家原本操作邏輯相悖的功能一併加入,彷彿在說:「你還想要什麼?我都給你。」
總之,魅族 16 幾乎把能堆的料都堆上了,甚至還有水冷散熱這樣目前遊戲手機上才有的配置。
李楠在介紹相機時,用到了「無敵相機公式」這個宣傳語,其實,這個思路貫穿了魅族 16 始終。它把能堆的旗艦配置都給你,同時針對性地解決,或是避開了先前上市的競爭機型的一些槽點,使得魅族 16 的整體表現稱得上水桶。但同時,魅族 16 也沒有 Nex 或 Find X 上那樣一下子抓住人眼球的「幺蛾子」,當然這兩者的價錢也要更貴了。
硬要說的話,配置上有這麼幾個美中不足的地方:
沒有NFC
沒有生活防水
沒有無線充電
魅族過去一直堅持的 Hi-Fi 沒能得到延續。
關於價格,這是我們期待的環節,也是黃章沒有完全劇透的。
當 2698 元的起售價公布時,略顯沉悶的發布會現場爆發出了最高分貝的歡呼。而這歡呼不僅來自煤油,也來自一大批「見多識廣」的媒體同行。
相比較起來,16 Plus 只是屏幕尺寸大了些,電池大了點,看起來小屏的 16 是更好的選擇。
而剛好比小米便宜了 1 塊錢,這看起來也像是一封作戰檄文:「看,玩性價比,我比你更溜」。
同樣的,跳票兩年的魅族 Gravity 懸浮音響,也拿出了足夠有誠意的價格。
對於魅族來說,16 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眾所周知,現在智能手機市場不景氣,而對於寡頭以外的廠商來說,不只是「不景氣」,而是「看不到活路」。IDC 2018年 Q2 的數據也顯示,除了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以外,Others 的佔比也越來越低,被「華米OV果」統治的國內手機市場,對於任何其他玩家來說都是地獄模式。
魅族這幾年也一直在「Others」里掙扎,經歷了 Pro 7 和魅族 15 的任性,以及內部的動蕩以後,重歸黃章領導的魅族,急需要一款能讓大眾認可的產品。
目前來看,魅族 16 算是開了個不錯的頭。產品方面,大的槽點已經沒有了,性價比甚至稱得上驚喜。做好了產品,魅族另外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供貨,這也是考驗 16 能否成功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
但魅族依然沒有資本去大規模地線下營銷,請代言人,也沒法推動線下渠道。所以,一段時間內,魅族依然還會是個小眾品牌,更多的還是線上用戶與煤油在推動它前行。
魅族 16 這個性價比,可能真的掙不了太多錢,但談利潤什麼的還是太奢侈了,魅族現在需要的,就是讓人們別忘了它,然後活下去。
近期我們會也會帶來魅族 16 Plus 的詳細評測,敬請關注。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這麼大的太陽,每天上班還要生一堆悶氣
誰不需要一個「職場保命利器」
懟天懟地懟到戲精昏過去
穿上這件「職場內心戲系列T恤」
老闆想批評你都得三思而後行
????????????


TAG:虎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