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魚腥草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魚腥草

↑ 點擊標題下「養生正道」關注更多養生知識 ↑



導言:

魚腥草為三白草植物蕺菜的全草。功能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癰腫瘡毒、熱痢、熱淋等

(編輯/三木)



藥用魚腥草



臨床用於治療肺癰咳吐膿血,常與桔梗、蘆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作用。(相關驗方:

取桔梗15克,加水約200毫升,文火煮沸10~20分鐘。加入魚腥草20 克,再煮沸3分鐘,過濾取汁,服用即可,一天分兩到三次喝完。該方治療老慢支有良效。




用於治肺熱咳嗽,痰黃而稠等,常與黃芩、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藥同用。




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常與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內服外用均可。



用於治療熱淋小便澀痛,常與木通、滑石、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葯同用。




現代以魚腥草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藥製劑有魚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用於治療肺膿瘍、痰熱咳嗽、白帶、尿路感染、癰癤等。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魚腥草

《履

岩本草》


【來源】

為三白草植物蕺菜的全草。主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地區。通常在夏秋季採收,將全草連根拔起,洗凈,晒乾。

【異名】

豬鼻孔、臭腥草。


【性味】

性微寒,味辛。

【歸經】

歸肺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癰腫瘡毒、熱痢、熱淋等。


【成分】

含揮髮油、魚腥草毒、月桂烯、月桂醛、氯化鉀、蕺菜鹼等。


【適用人群】

本品對多種革蘭陽性及革蘭陰性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還有抗病毒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具有利尿、抗感染、鎮痛、止血、促進傷口癒合及鎮咳作用。臨床上還用於治療各種呼吸道感染、五官科化膿性炎症、皮膚感染性炎症、淋菌性尿道炎、肛周膿腫、帶狀皰疹等疾病。


【注意事項】虛寒證及陰證瘡瘍者忌服。不宜久煎。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10 ~ 15 克;鮮品30 ~ 50 克。

在葯膳、保健食品製作時,可選用炒、燉、蒸、燒等烹制方法,還可涼拌。




(視頻建議在WiFi連接下觀看)

食膳與實際應用




部分人可能記得,小時候感冒發熱的時候,媽媽榨了魚腥草汁給自己喝,味道賊難聞,但喝下之後沒過多久感冒就好了。風熱犯肺,中醫又稱風熱表證,即風熱感冒,宜用清熱疏風宣肺治法。若肺熱壅盛宜用西瓜白虎湯、魚腥草枇杷飲、絲瓜根汁、香蕉根汁等



魚腥草食療


急性支氣管炎


風熱犯肺型



【臨床表現】


咳嗽、咳痰黃稠,或見發熱、微惡風寒、口乾咽痛、鼻塞流黃濁涕,舌尖紅,苔薄白乾或薄黃,脈浮數。


【食療葯膳】


雞蛋魚腥草方:

雞蛋1 枚,魚腥草30 克,將魚腥草濃煎取汁,滾沸的葯汁沖雞蛋1 枚,溫服,每日1 次


痔瘡


濕熱



【臨床表現】


肛門墜脹灼痛,便血,大便乾結或溏,小便短赤,口乾口苦,舌邊、舌尖紅,舌苔黃厚膩,脈弦數。相當於內痔炎症期。


【食療葯膳】


魚腥草

涼拌馬齒莧:

鮮馬齒莧250 克,鮮魚腥草250 克,麻油、醬油、味精、醋、白糖適量。前2 味同入開水中稍焯,撈出待涼,放入佐料拌勻





今日登場書籍


《葯膳食療學》


詳細闡述中藥材的性味歸經、成分適用人群及應用等;對中醫藥膳的食材進行分類研究,詳述食材的選取及營養成分研究;介紹葯膳的烹飪技術及中醫材的烹飪宜忌,區別葯膳製作與日常膳食的製作。本書適用於中醫中藥及中醫康復專業學生使用,授課於基礎課之後,為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後期臨床課程奠定中醫藥膳和食療方面的理論及臨床應用技能。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

《葯膳食療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劉志勇 游衛平 簡暉

 ◎主編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新鮮魚腥草圖片作者:KaoruYamaoka,蛋湯圖片作者:Geoff Peters,魚腥草拌菜圖片來源於Pexels。


商業合作或投稿:whkpbjb@163.com

點擊

「閱讀原文」

優惠購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常見腦病的中醫治療——腦出血
眼保健操第三輯:四白穴,緩解目赤痛癢、口眼歪斜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