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了2000萬的平台,出事了…

投了2000萬的平台,出事了…

| 金融·理財·生活 |

金融圈生活方式發現者

作者:法蘭橋見聞

來源:好買商學院(howbuyIE)

整整抽了半包煙、喝了2杯咖啡,才決定寫出來。因為這個平台,好買哥不少朋友都投了,粗算下來,應該有2千多萬。而這些人之中,有從事金融行業的投資達人、也有什麼都不太懂的小白。

和外人想的那種「你貪圖它的高息」不一樣的是,好買哥這些親朋好友,並不是沖著高息去的。他們大部分是能承受一定風險並且有投資經驗,且在投資平台之前都會仔細排查的人,但是這次,他們也中招了。

當行業風險來臨的時候,無人生還。

1

一個廣受信任的平台

和以往做現金貸、消費貸、車貸等傳統業務不一樣的是,這家平台主攻的是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所以在某些程度上,他和P2P有有所區別,屬於P2F(個人對金融機構的融資模式)。

這個模式簡單的給大家解釋一下:

不良資產處置就是我想做生意但是沒錢,於是把自己的房產抵押給了銀行,但是很不幸,我生意失敗了,銀行的錢還不起了,於是銀行把我房子給收走了。

但是銀行是有很多這種資產的,他們也沒有精力去弄這些資產處置,就算銀行有精力處理,一般也要1-2年的周期,太長,銀行每年那麼多壞賬,囤不起。於是自然不願意去耗這個功夫,所以他們就把這些資產打包給資產管理公司,讓他們去處置。

資產公司拿到資產包後,就去把資產拆解、變現。這部分利潤其實是很高的。比如我壓的是500萬的房產,銀行150萬就賣給資產公司了,只要能處置掉,怎麼算都不會虧的。

所以這個平台從事的業務,理論上是較安全的。

此外這家平台是某家資產公司線上發行產品,平台成立較早,也是「杭州雛鷹計劃」重點扶持單位,也獲得過「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名譽。

按照普通人的邏輯,這家平台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好買哥的一些大戶朋友還是不放心,因為和裡面的高管團隊熟悉,他們還親自去了公司考察以及深入了解,把公司的業務模式摸透並且確認資產的真實性後,才決定放手投的。

而在合作中,他們對平台的信任度逐步增加,從而又推薦了親朋好友續投。

但是這麼一家看起來已經是安全性很高的平台,怎麼問題說來就來了呢?

問了一下朋友,其實事情引爆也很突然。點爆點是平台7月31日有一個資產包沒按時回款,於是8月2日應該兌付的那些人沒有收到回款,發現逾期後,投資人就都慌了。

現在想來,應該就是資產公司那邊的處置速度跟不上恰好碰見了市場流動性不好,大家對P2P過於謹慎,於是新的錢也進不來。說到底還是流動性問題。

萬幸的是,這家平台的老闆還算負責,沒有跑路,也主動接受了監管的監督,配合核查驗證資產的真實性。但節骨眼上,投資人自然也不敢放鬆,第一批去的維權人,基本算是把大股東「軟禁」在了辦公室……

據了解,高壓之下,老闆在今天給出了兌付方案,貌似資產是可以覆蓋債務的,但是老闆給了一個時間限制,說3年兌付完畢,見期限那麼長,多數投資人當然是不願意。

可我只想說,就算不願意也無計可施。因為這是由不良資產的處理的周期決定的,3年還算是一個保底的時間。

有些人會說,都這樣了,為什麼不直接去起訴?其實在這家平台還有能力償還的時候,起訴的意義特別有限,有時候反倒會影響正在進行的資產變現。

以前寫過不少P2P,但是當危機真正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時候,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無法理直氣壯的去說他們貪婪,也沒辦法譴責他們不懂風險。

而其中,讓我沉思許久的是這兩個人。

第一個是一個朋友,做過記者,也曾是全職投資人,事情發生前,已經是半財務自由狀態。他是一個謹慎有風險意識的人,但這次,他依舊是押上了幾乎全部身家。現在他只能苦笑著告知朋友,等形式明朗後,他將重新出去找工作、賺錢、還債。

第二個是身邊非常親近的一個人。和第一個朋友不一樣的是,他是投資小白,當初好買哥給他推薦過這個平台後,聽說相對安全後,於是不管平台什麼情況,一聲不響的重倉投了一年。而就在今年,他剛迎來自己第二個孩子。

我們總是在強調風險,但是真正信任某個平台的時候,我們總是會低估風險,無論是投資達人還是理財小白。

2

真正的P2P,不跑路

現在P2P行業風聲鶴唳,行業岌岌可危。目前無論是監管層還是從業者還是監管,都在考慮,有沒有「萬全之策」。

北京、上海、杭州,多地互金協會相繼發布P2P平台「良性退出」指引。


小白此刻思考的比任何時候都多。

P2P本質上是屬於撮合平台,自身並不參與借貸,盈利模式主要是收一些手續費。

這樣的模式,意味著即使借款人違約,平台也不至於跑路。換句話說,會跑路的,都不是真正的P2P,而是已經走樣成為間接金融,比如(銀行、錢莊),畸形一點就成了龐氏騙局。

P2P被整治,主要原因是它的模式不再是信息中介,而是弄成了銀行。

銀行是間接金融,和P2P主要不同的是它是可以參與到了投融資裡面去的,並且銀行是有資金池的,這個池子中的水,包含了存款、同業負債、發行債券等。需要放款的時候,銀行就從池子里盛一勺水出來,投放出去,所以銀行的負債與資產間,不存在一一對應關係。

同樣是資金池,為什麼銀行就能有P2P卻不能?

因為銀行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實施的是牌照制,向監管部門申請了許可證才可開業,經營中還受到監管嚴格,防止風險過高。

而P2P呢?不僅沒有受到嚴格的監管,而且為了逐利,他們會拿資金去做高風險的投放,但是風險增大後,壞賬也會增加,最後就變成了放款收回的本息已不足以支付投資人的本息,到這個階段,有些平台就直接跑路,而有些平台會繼續鋌而走險,繼續發標吸收更多的投資資金,從而走上了龐氏騙局的道路。

一句話總結就是,沒有監管的P2P,就是這麼一步步的實現「銀行化—風險化—龐氏化」三部曲的。所以說,P2P沒有銀行牌照,卻偷偷開了家銀行,這就是非法吸存。

網貸行業從14年的龐氏騙局潮到現在的倒閉潮,這一路走的也是波瀾壯闊。好買哥的朋友說,逃過了股市大跌,躲過了傻X合伙人,最終卻死在了P2P上,感覺老百姓手頭上的錢又被血洗了一遍。

是啊,維權群里,李小白看見有人因此分了手、有人病倒了,有人甚至挪用公款……而這些人中,不少人是現實生活中標準的中產,而僅僅一次炸雷,就撕開了他們所有的幻覺。

現在他們在悶熱的夏夜,住在沒有空調的小旅館,聽說颱風又將至,一場雷暴又在醞釀著。

真的,每次的風險教育,都是以極度慘烈的方式來完成的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虎財富 的精彩文章:

2800點之下,抱住今年最粗的大腿!
驚天爆料,FDA審批黑幕!上市25倍售價,百萬美元「贊助」為錢不為命!

TAG:老虎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