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吃貨」享受海鮮時,可否會想來年能否吃得到?

廣東「吃貨」享受海鮮時,可否會想來年能否吃得到?

廣東居民是海洋產品的「忠迷」。近兩年,美國及墨西哥象拔蚌、孟加拉黃鱔、日本扇貝等進口海鮮正源源不斷進入廣東市場,為廣東吃貨們提供了很多優質食材。然而,你有無想過,漁業資源若沒得到合理捕撈,有可能這些美味海鮮將成「絕味」?

「中國消費市場的快速升級,消費者對於海產品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然而,如何保證健康的漁業資源持續發展?這個問題現已經成為市場中的熱議話題。」8月8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和永旺共同主辦的第五屆2018「可持續海鮮周」啟動儀式,在廣州花都永旺店拉開帷幕。

在現場,MSC亞太區總監Patrick Caleo先生提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海產品消費市場,每年消費全球38%的海產品。為了讓更多消費者、採購商採購和食用可持續生產的海產品,該機構通過將藍色生態標籤應用在野生捕撈海產品中,將來自可追溯與可持續的漁業的海產品在全球市場中進行推廣。

全國上千家零售企業參與售賣「可持續海鮮」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Technavio的數據,中國消費者已經「吃掉」全球35%的海產品,這數字在明年將達到 50%。

廣東居民尤其是海產品的「忠迷」,來自深圳官方部門的一份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口岸海鮮進口9700批、重1.26萬噸、貨值約2.3億美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52.4%、28.1%、50.7%。主要進口品種有美國象拔蚌、墨西哥象拔蚌、孟加拉黃鱔、日本扇貝、美國龍蝦等。

記者從廣東零售企業永旺方面獲悉,該公司承諾,到2019年底,永旺在中國銷售的可持續認證海產品占冷凍水產品的比例達到30%,門店平均SKU數由25個增加到40個。

永旺(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商品部總經理尾本正利先生表示,隨著中國可持續海產品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終端零售將MSC可持續海產品納入到採購供應鏈策略中,並將其作為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內容。

記者從該啟動儀式上獲悉,今年舉辦的「可持續海鮮周」從即日起一直到8月18日止,參與的零售企業除了永旺旗下50多家店鋪外,包括山姆會員店、Ole』、宜家、深圳天虹、盒馬鮮生、沃爾瑪、家樂福、順豐優選等在內的10餘家零售企業共同踐行綠色採購供應鏈的目標。它們還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在內的全國30餘個城市,開展以「你的選擇決定海洋的未來」為主題的可持續海產品宣傳活動,參與的活動門店數量從去年的130家迅猛擴展到1,300多家。

這些零售企業在終端,以不同形式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向消費者推廣綠色可持續消費,倡導綠色消費生活新時尚。

據悉,國內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正在採取積極行動,實施綠色採購。隨著消費市場的升級,健康、環保產品的銷售逐年增加,而可持續海產品也正成為零售市場中的一個重要品類。

永旺也表示,要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通過購買可持續認證的海產品,參與到保護海洋資源、保護人類「藍色糧倉」的行動中去。比如,引導消費者購買貼有MSC藍色生態標籤的海產品等。

漁業面臨挑戰,全球1/3海產資源過度捕撈

我國零售業推動採購和食用「可持續海鮮」,原因是全球有1/3 的漁業種群資源面臨過度捕撈的問題。

記者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最近發布的《全球漁業及水產養殖業報告2018》獲悉,當前國際漁業正面臨著各種挑戰,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出「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號召國際社會有效規範漁業捕撈,終止過度捕撈、非法捕撈和破壞性捕撈,並採取科學的管理方案,以恢復魚類資源。

上述報告呼籲,在可持續漁業領域,需要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間開展有效合作,特別是在政策協調、財政和人力資源調動以及先進技術運用方面。同時,需要制定相應戰略幫助漁業部門適應氣候變化、加強防範、減少海洋中的廢棄物等,升級回收計劃,實現循環經濟。

MSC亞太區總監Patrick Caleo表示,做出可持續水產品承諾的零售企業,他們門店中帶有MSC藍色生態標籤的海產品具有很高的呈現度,「過去5年中,MSC的推廣得到了中國產業與市場終端的積極響應,通過每年『可持續海鮮周』期間多種形式的市場宣傳活動,提升標識產品數量以及中國消費者對可持續海產品的認知。」

據透露,在2018年7月發布的MSC全球消費者調查報告中顯示,中國市場有8%的消費者對MSC生態標籤有所認知。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該協會希望通過發起全國性的可持續消費周活動來推動可追溯、可持續的認證產品與市場對接。在政府指導下,制定綠色採購行業標準,搭建平台,引導並鼓勵零售商建立和實現綠色採購目標,引進更多綠色可持續產品,讓中國消費者容易識別產品可持續性信息並進行日常購買。

據悉,「可持續海鮮周」是「綠色可持續消費宣傳周」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活動以「綠色消費,品質生活」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者活動。該活動還得到商務部、聯合國可持續生產與消費10年框架計劃(10YFP)One Planet Network的指導與支持。

鏈接

何為可持續海產?

是指通過可持續漁業獲得的海產品。可持續漁業,要求捕撈行為保證目標種群的自我恢復能力,並將對其他物種的兼捕和對周邊生態系統的影響減少到最低;從而使漁業從業者的生存收益、漁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和生態系統的健康性通過良好的管理得以統一,保障未來有充足的漁業資源。

不論是來自野生捕撈或養殖的海產品,只要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的方式能夠確保海洋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健康完整,使這些生態系統能夠為人類長期持續地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即可視為可持續海產。

【記者】歐志葵

【校對】符如瑜

【作者】 歐志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PLUS 的精彩文章:

你25年前輸過血嗎?醫生喊你查丙肝!貧困患者還有免費治療藥物
江門地王廣場一女子被捅數刀身亡,警方通報這樣說

TAG: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