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陽「霸氣」、氣溫「傲嬌」,白衣戰士送鎮靜!

太陽「霸氣」、氣溫「傲嬌」,白衣戰士送鎮靜!

近期,全球天氣進入「發燒」模式,國內各地也普遍迎來酷熱天氣,改寫高溫歷史紀錄。熱浪逼人,一方面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不適、推升了熱射病等患者的數量,另一方面也給衛生應急和常態工作提出挑戰。面對「霸氣」的太陽、「傲嬌」的氣溫,全國各地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在堅守崗位的同時,攜手居民,對熱浪說不,向健康要「YES」。

GIF

■24小時待命值守

「大夫、護士,他中暑了,快幫忙看看啊!」 近日,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名中年患者。隨行的工友說,患者在工地上中暑,接診時已經昏迷3個小時,此前曾噴射性嘔吐不止。「患者頸項強直,雙側瞳孔對光反射弱,是熱射病,趕快處理!」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醫生立刻判定了病情,經過搶救,患者腋下體溫很快降到39.1攝氏度,藥物降溫後肛溫控制到38.5攝氏度,瞳孔反射恢復,四肢能夠活動。隨後,患者被收治到ICU,生命體徵逐漸平穩。

「熱射病是中暑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死亡率很高,約有30%的存活患者可遺留神經系統及其他系統的後遺症。」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醫生表示,近期高溫天氣肆虐,熱射病患者也隨之增多,主要是一些室外工作人員。

記者從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獲悉,入伏以來,北京持續高溫,中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多,各種突髮狀況頻發,該中心急救工作量持續增長。目前,該中心已啟動高溫應急預案,提前配置解暑急救藥品和設備,對救護車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車輛行駛安全和車內溫度環境適宜,全市180個急救站醫務人員24小時待命值守。

北京很熱,東北更是經歷了多年來罕見的高溫。在遼寧省瀋陽市,各醫院急診收治熱射病、熱傷風和腸胃炎患者也急劇增長。近日,在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室,一位因高熱引發癲癇發作的女性患者剛被推進搶救室,又有一位因高溫發病的男性患者被送入急診室,須立即進行氣管插管。該院急診科主任馮偉表示,幾小時內,就接到「120」急救車呼嘯送來的20餘名患者,其中一半以上是熱射病及併發症患者。當前,急診室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冰袋、擔架車、監護設備、人員、床位等均出現了緊缺狀況。

記者在該院看到,護理團隊一路小跑來回奔波,白班護士晚上還在一線忙碌,臨時增援的內科醫生紛紛投入搶救,職能科室員工擔任起了護送員,將一位位重症患者推入病房。沒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也沒有人顧得上擦一把汗。深夜的急診科,診室桌子上放著還未來得及吃的晚飯。

GIF

■健康宣教走進社區

據瀋陽市統計,僅在7月29日,35家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接收因持續高溫引發的就診患者達4202人次,瀋陽急救中心調度急救車輛500餘台次;7月30日,因持續高溫引發的就診患者達4677人次,調度急救車輛800餘台次。

據了解,瀋陽市衛生主管部門已印發通知,要求保證門急診一線醫務人員數量和醫療技術力量,加強對中暑患者的醫療救治;市急救中心合理安排人員、設備、藥品和車輛,保證急救電話暢通,迅速妥善處置和及時轉運患者。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做好人員、技術、藥品、設備及設施等應急準備,開展高溫中暑臨床救治專業培訓。在發生高溫中暑事件後,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根據時間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應急響應級別,控制和應對高溫中暑事件。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的「高溫中暑病例報告系統」,對就診的高溫中暑病例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報告。

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積極開展夏季預防中暑健康宣教工作。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給社區的所有簽約居民發送了夏季養生注意事項的簡訊:夏夜不宜晚睡,應按時起居;運動後不要快速大量喝水;以少量出汗為最佳,大量出汗有損健康,損傷津液和元氣……

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湖街道小皋埠村,時值水稻收割季節。室外溫度超過40攝氏度,當地家庭醫生李佳俊正帶領著團隊赴田間地頭,進行健康護航工作,雖然是「全副武裝」,但沒有走多遠,他就已經是汗流浹背、口燥舌干。「李醫生,這麼熱的天,你出來做啥呢!」「沒事,老沈,我就來看看你,怕你中暑了,給你送點防暑的葯來!」短短問答,讓簽約對象沈雲水非常感動。

GIF

■讓住院患者過得更安逸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除了收治中暑患者外,也會遇到因空調病前來門診的居民,大部分人表現為長時間頭暈目眩、耳鳴、關節痛,甚至噁心嘔吐。」多地的基層醫務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做了充分的預防中暑知識培訓,居民的防暑意識相對比較高,反而容易因身體內熱外寒、忽冷忽熱誘發空調病。醫務人員建議,居民應避免從戶外回到家中馬上開空調、攝入冷飲、冰鎮食品,越炎熱的天氣越應避免讓身體受到冷熱的刺激,盡量喝溫水、溫茶水,常溫食物。

如何讓住院患者過得更安逸,免受酷暑煎熬,在剛剛經歷「最長最熱7月」的湖北省武漢市,醫務人員也在積極想辦法。「請大家輕輕閉上雙眼,隨著這美妙的旋律,逐漸放慢呼吸。現在,放鬆我們的表情,舒展眉心,嘴角微微上翹。接下來,挺直腰背,放鬆雙肩,放鬆雙臂,讓脊柱向上無限延伸。」近日,在湖北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一病區活動室,響起了舒緩的音樂,近40位患者在該院「欣然心理工作室」成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萬詩燕的引導下,體驗腹式冥想。

「今天這個體驗真好,讓我平靜了很多,突然就感覺好像不燥也不熱了。」患者陳三河表示,「我本來這兩天胸悶得很,經過這個呼吸訓練和冥想,好像呼吸真的順暢了好多」。

湖北省腫瘤醫院院長魏少忠介紹,為幫助腫瘤患者安然度夏,醫院各主要醫用大樓內均安裝有中央空調,24小時不間斷供應冷氣,鼓勵各科室從患者需求出發,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上述冥想體驗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讓患者感受清涼與舒適,後勤保障不能缺位。近日,在浙江省腫瘤醫院,維修班長徐錦斌和工友剛剛完成一條蒸汽管道的維護,蒸汽泄漏後的室內溫度高達40攝氏度,像一個大蒸籠,汗水浸透了每名在場維修人員的衣衫。徐錦斌說,他和20餘名一線維修技工承擔著14.5萬餘平方米院區的維修任務,平均每名技工需負責7250平方米的維修範圍,每周除了完成日常的報修任務,還要巡查醫院6.5萬平方米的室外場地,15幢樓宇室內的所有水、電、木、氣,以及百餘台設備的運行狀況,「確保醫院正常運轉,保障醫療安全」。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葉龍傑

記者李琳 閻紅 俞欣 王芳

特約記者 姚秀軍

通訊員車晨菲 王屹峰聯合採寫

編輯/張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新聞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報新聞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