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真實曾國藩:被譽為「千古聖人」,原因竟然每天堅持做這種事

揭秘真實曾國藩:被譽為「千古聖人」,原因竟然每天堅持做這種事

曾國藩,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同治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湘軍的創始人。原名子城,後改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他出身農家,1838年中進士,後入翰林院,為權臣穆彰阿的門生。1849年,被攫為禮部右侍郎。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第二年,太平軍由廣西北上殺入湖南,正在家「丁母憂(其母去世,回家奔喪守制)」的曾國藩奉旨赴長沙,招募組建鄉勇,號「湘勇」,也稱湘軍。

後來,並非朝廷經制之兵的湘軍成為對抗並鎮壓太平天國的主要軍事力量。曾國藩被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聖人。古往今來,獲此殊榮的僅他和王陽明二人。

同時,他也是位毀譽參半的複雜歷史人物,借章太炎的話說曰「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站在清廷的立場看,他無疑是一位力挽狂瀾、再造玄黃的聖相,而站在太平天國立場看,他是一個最兇惡的對手,一個手上沾滿天國將士鮮血的「元兇」 。

曾國藩以理學名臣自居,在京十年,從韓愈、程頤、朱熹、張栻到陸九淵、王陽明,他都一一潛心研究過,並深刻理解了理學的內涵,促使他的一生,嚴格地按照程朱理學模式精髓——「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來鞭策激勵自己、奮鬥不息的。

他被後世譽為「千古聖人」,成為令人敬仰的聖賢,絕非浪得虛名。然而,早年的曾國藩,也有很多毛病與缺點,那麼,他是怎樣化繭為蝶,修鍊成一位令人仰視之「三不朽聖人」的呢?

曾國藩年輕時也有疏懶、抽水煙、好色、說大話、狂妄等毛病,但他很早就已醒悟,在「克己」上狠下了一番工夫。他在寫給諸弟的一封家信中說:「余自十一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已兩月不吃煙,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看來,曾國藩求過的方法,第一是自己主動求過,第二是自我糾錯、改過,奧秘就是每天堅持記日記。

他在日記中說:河南倭艮峰(倭仁)前輩,用功最篤實。每日自朝自寢,一言,一動作,飲食皆有札記。或心有私慾不克,外有不及檢,皆記出。因此他便學習文淵閣大學士倭仁的辦法,在日記中記下自己的過失,時時警惕並提醒自己改過。寫日記並非難事,但終身不間斷,且堅持用小楷書寫,如果沒有超於常人的巨大毅力是不容易做到的。

曾國藩原先有吸水煙的嗜好,這本不是啥大不了的惡習,但他下決心要戒掉,他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鞭策自己,最後「挾破釜沉舟之勢」 徹底戒絕。戒煙本是一件小事,但他能用破釜沉舟的決心去對待,這樣的人才能辦大事。喜聽阿諛奉承的好話,是人之常情。

但曾國藩對朋友們給予的直言忠告,都能誠懇接受。他在日記中寫道:「......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樂於為善。蓋諷余近日好言人之短,見的人多不是也」 。曾國藩這般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並不只是嘴裡說說,日記本里寫寫那麼簡單。

他是說到也做得到,言行一致。他能改掉那麼多缺點,變為令後世敬仰的聖賢,和他堅持「一日三省吾身」有莫大關聯。

從他立志寫日記那天起,無論行軍打仗,還是打理政事,都沒有中斷過一天,直到他去世的頭一天,仍在筆耕不輟,可見他做事是如何堅忍卓絕、持之以恆了。直到他平定太平天國,封侯賜爵,位居兩江總督高位,年已衰老時,在日記里仍然時時檢討自己,不肯稍失檢點。

由此可見,曾國藩的一生,沒有一天不在嚴格地監督、審視自己、教訓自己,他之所以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位極人臣,並成為「三不朽聖人」 ,完全是待自己異常嚴厲的結果。

最初在家庭生活方面,身為長兄的他負有教導四位兄弟的責任,如果他不能以身作則,就不能教育兄弟。後來成為社會名流,他又負有改變社會風氣的重任。如果他不能嚴於律己,就不能嚴以馭下。

曾國藩非常注意個人的道德文章修養,終於在立言立功立德上成就了「不朽」的功業。他一生的成功,在於知錯就改,也是由於他責己以嚴,率先垂範 ,以及付出了遠超一般的辛勤勞苦換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憧憬未來的夢 的精彩文章:

日本海邊出土一件東西,專家看過後嘆息道:終於能確定日本歷史了
中國最牛的墳墓,光緒和慈禧都不敢碰,國家修鐵路都得繞著它走

TAG:愛憧憬未來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