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什麼富養你,我的孩子

拿什麼富養你,我的孩子

GIF

我們的上一輩有個觀念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到了我們這一代,變成「窮養男富養女」,然後變成「男女都要富養」。

關於富養,有很多的解讀,有人說是要讓孩子多擁有花錢的體驗,不要長大了被人家幾張百元大鈔就騙走;有人說要讓孩子多長見識,帶他到處去看看;有人說要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不輸在起跑線上。

這些都是注重精神的富養,當然,也都是需要錢來滿足的。

錢真是好東西。那是不是只能靠花錢來富養呢?這就未必了。

富足,是一個人滿足自我需求的能力。

比如:有的人很有錢,他想買什麼,都可以,想去哪玩,都可以,如果他喜歡買,喜歡玩,他就可以用錢來滿足他的需求,他就是富足的。而如果他志不在此,他就想泡個好妞,那個好妞喜歡有文化的,他沒文化,也不想學文化,於是泡不上。那他再有錢也是窮的,他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有的人沒什麼錢,但他有資源。他不用花錢,就可以滿足他的需求,那他就是富足的。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或者不懂得怎樣用錢或者資源來滿足,那錢和資源對他來說就是沒用的,他就是窮的。

富養,就是讓孩子體驗富足感。也就是說,讓孩子擁有需求被滿足的體驗。

孩子的需求,跟大人以為的孩子的需求有很多不同,尤其是很小的孩子。

我的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居住的小區里有很多年齡相仿的同伴,孩子們穿的衣服有的價值兩千元,有的四五百元,有的只有幾十元。衣服穿在身上,孩子自己是感覺不到有什麼不同的,說不定他們眼裡幾十元的才漂亮舒服呢。衣服的價格只是滿足了大人之間的攀比。如果大人不誘導,他們自己不會覺得需要更高價格的衣服。

而玩具就是他們最明顯的需要。誰開了新的小車,誰帶了沒有見過的機器人,都是孩子中的明星。小區里還有一個孩子,經常帶著各種小玩具出來,比如彩泥,飛行器,價錢不貴,但因為新鮮,每次都引得孩子們討好著擁擠著去玩一會他的玩具。

泥巴、水、玩具、有人做飯吃、有人哄著睡,都是孩子的需求。滿足這些,比買一堆優質但孩子無感的東西要強很多。

當然,孩子還有一些更隱性的需求,比如幼小的孩子都是非常需要父母陪伴的。有爸媽在身邊的孩子,比沒有爸媽在身邊,而是爺爺奶奶帶的,保姆帶的,滿足感更強。同是父母在身邊,積極、愉快地與孩子互動的父母,比沉默、機械、玩手機、無回應的父母,給孩子的滿足感更多。

如果孩子說,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媽媽說,不玩,沒空。這種不滿足給孩子帶來的貧瘠感比缺吃少穿要大多了。

孩子的需求,有的父母是不在乎,有的父母是與他們自己的需求混淆了。

富養的含義就是,滿足孩子所需要的。要玩具,給他玩具;要吃的,給他吃的;要兩個,給他兩個以上;要你陪他玩,你就陪他玩。

如果他的需求是你滿足不了的,比如他想要很貴的玩具,而你錢不多了;或者要的東西不衛生,有危險;或者你要上班,無法陪伴他,那就真實地告訴他,為什麼不能滿足,而不是評價他要什麼是對的,要什麼是不對的,讓他為自己的要求負疚、羞恥。

孩子可以要,父母可以拒絕,都是正常,而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要求產生羞恥感,長大後會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實需求。

而你能滿足的那些,要痛快滿足,不要提條件:「你叫我什麼什麼我才給你,你做什麼什麼我才給你」。最糟糕的是孩子叫了,做了,你又給不了,或者又提新的條件。這樣做給孩子下的咒語就是:「我不可能很順利地得到我想要的」。未來他生活中也是不能順利得到自己所需。每次得到,都要付出很多努力,或者每次要得到之前,就會出點岔子。這些看似是客觀的原因,其實都是自己內在信念創造的外部世界。

需求被最大程度滿足的孩子,覺得自己是被世界歡迎的,會創造出自己被歡迎的事實,做事更順,生活更好;不被滿足的孩子,覺得自己是不被歡迎的,會創造出不受歡迎的事實,外界障礙更多,成功更難。這就是富孩子和窮孩子的區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會帶娃 的精彩文章:

看起來很玄很神秘的事,說穿了,沒啥

TAG:我會帶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