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二胎爸爸胃癌晚期!抗癌成功的李開復說:想活命,別拚命!
劉凌峰迴老家看自己的墓地
Photo via 楚天都
市報
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多年辛苦工作
我一心只想給他們
多存點兒錢
將來可以讓他們有更好的
教育環境
可是今天我發現
我錯了
他們需要的
是一個爸爸
上面這段話,是37歲的劉凌峰在朋友圈寫下的遺書。
他的故事,一經楚天都市報報道,就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Photo via 楚天都
市報
劉凌峰
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地產廣告策劃人,高薪的背後,也伴隨著高強度的工作。
每個月平均出差五次,經常凌晨兩點後睡覺,最拼的一次,他連續工作了70個小時。
via楚天都市報
其實在被確診為胃癌前,他已經查出患有膽結石、胃潰瘍、腹部積水,但這些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
等到確診癌症的時候,他才真切的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可是已經太晚了。
Photo via 楚天都
市報
同樣的事情,似乎在不斷的重複。
2016年的時候,王雅珊在微博寫下 「
生命進入倒計時!
」,讓無數人心酸垂淚。而當有人談到疲勞和癌症的時候,
王雅珊說,她自己就是例子。
在生命垂危的時候,她希望自己能挺過這一難,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
28歲的她,才剛剛體會到生命的可貴,但因為肝癌的不斷侵擾,不久後,便與世長辭。
每一個類似的故事都讓人心酸落淚,但每一次,只有在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的時候,才能真正理解到:
這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也曾經是個工作狂。
除了偶爾陪伴家人,他幾乎是隨時隨地的在工作。
而在2013年9月5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上感嘆:
「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天,他宣布自己被檢查出淋巴癌。
六個月的化療時間,九個月的休養時間。最開始,他以為自己活不到100天,不過幸運的是,17個月後,他
跨過死亡的幽谷,
全身已經檢查不出來癌細胞了。跟37歲的劉凌峰一樣,其實李開復的身體早就預警了:長期睡不好、痛風、便秘,還得了帶狀皰疹。
同樣跟
劉凌峰一樣,他沒把這些當回事兒,說自己「
狂心難歇
」,直到查出淋巴癌的時候,他才感嘆到:
努力把「拚命」作為自己的標籤
這種以健康為代價的堅持
不一定是對的
我們太多的時間花在事業和金錢
生病了,才知道最珍貴的是親情和友情
最不能失去的是健康
生病期間,李開復開始反思自己,他把得癌歸結為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好。
而面對死亡,他說這是他修的「
學分
」。- 睡眠 -
Photo via Huffington Post Highline
年輕時,
李開復
就很不注重睡眠,讀大學的時候,每到考試之前就會猛灌咖啡,喝十杯咖啡,晚上不睡覺,後來甚至直接吃吃咖啡因藥丸,連續幾晚都不睡覺。進入職場後,李開復仍舊很拚命,每晚兩三點睡覺是常態。每天的睡眠只有4個多小時。
而他也把這些拚命,當做自己的「榮譽」之一,甚至經常和朋友說:
每天少睡一小時,人生多活1/24。
而生病之後,他才意識到,睡眠對身體的重要。他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與改變,就是好好睡覺。
腫瘤的發生,是由體內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控制的。原癌基因,是可能激起細胞癌變潛能的基因。抑癌基因,是可以抑制腫瘤產生的基因。
而很多的研究都表明,
熬夜、睡眠不足,極有可能導致抑癌基因的功能變弱,從而促進了腫瘤的產生。
加拿大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13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與1179名健康女性的健康資料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組別相比,夜班工作達30年以上的組別,患乳腺癌的幾率增加了兩倍。
除了癌症,其實睡眠不足更容易導致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最近我們經常談到的話題:猝死。
波士頓科學家用 30 年來研究 19 萬例既往身體健康的護士,最終發現長時間輪值夜班的護士會增加冠心病風險。
睡眠時間較短的人,容易患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
關於好好睡覺,我們已經寫過很多:
早睡覺的20種方法
比訓練更重要的事情:睡個好覺
- 運動 -
生病之前的李開復,極少運動。甚至還調侃那些愛運動的朋友。
比如我們介紹過的酷愛跑步的潘石屹曾經發微博說:
「美國科學家通過對幾萬人、多年的觀察研究發現:『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
李開復這樣回復:
「會不會這多出的七年都在跑步?」
同樣是生病過後,他才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他遍訪名醫,而各路名醫,不管是
中醫、西醫還是自然療法醫生都告訴他,
運動無比重要。
有氧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脂肪燃燒而達到減肥的效果,還能促進癌細胞凋亡,也是活化自然殺手細胞的良方。
同樣是在16年,美國癌症中心研究員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而論文顯示:從多達 144 萬歐美人的數據顯示中看,運動能顯著降低 13 種癌症發病率:
食管腺癌(42%)
肝癌(27%)
肺癌(26%)
腎癌(23%)
胃賁門癌(22%)
子宮內膜癌(21%)
骨髓性白血病(20%)
骨髓瘤(17%)
結腸癌(16%)
頭頸癌(15%)
直腸癌(13%)
膀胱癌(13%)
乳腺癌(10%)
劉凌峰在自己的遺願清單中寫到:希望跑一次馬拉松。
可是,已經太遲了。
Photo via 楚天都市報
reference:
Moore S C, Lee I M, Weiderpass E, et al. Association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26 types of cancer in 1.44 million adults[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6, 176(6): 816-825.
MLA
people.com.cn
dxy.com
# 來,今天在評論區 #
「為這個37歲的爸爸,送出你的祝福吧
」
·
·
·
根據心率訓練減脂最高效
來
入門科學化訓練
▼
點擊圖片,查看2018心率課程詳情
▼
戳
閱讀原文
報名!


※揭秘四種體型的減肥健身訣竅
※小偷苦練跑步三年,但遇到真正的跑者後!結果居然是……
TAG:跑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