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有人認為崇禎帝身邊有個秦檜,明朝或許能多活幾年?

為何有人認為崇禎帝身邊有個秦檜,明朝或許能多活幾年?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我的一個道姑朋友

 我的一個道姑朋友

鴉青 

00:00/04:47

文/段生軍

一、明朝的滅亡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率領數十萬大軍兵臨北京城,崇禎皇帝試圖憑藉堅固的城防,依靠吳三桂的數千關寧鐵騎和三大營與李自成決一死戰。

但是吳三桂卻停駐不前,三大營十餘萬人不戰自潰,隨後北京城淪陷,崇禎皇帝上吊自縊,明朝滅亡。

二、崇禎皇帝和李自成之間私下見不得人的齷齪事

其實,李自成在兵臨北京城之前,曾經派出使者與崇禎皇帝談判,希望簽訂和議。李自成要求明朝割讓西北一帶,賠款百萬兩白銀,從此之後,大順軍可以為朝廷內遏群寇、外剿清妖。

按理說,憑當下的時局,與李自成的和談無疑是明朝最好的選擇,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時,崇禎皇帝也拿不準注意,就問身邊的大臣,此議何如?然而,眾人都一言不發,只是鞠躬俯首。崇禎皇帝只得回復使者,「朕還沒想好,想好了再頒旨。」

(李自成的大順軍)

李自成收到答覆後,很是生氣,立即斷了和議的念頭,下令全力攻城。隨後北京城淪陷,崇禎上吊自縊,明朝滅亡。

按理說這是一次崇禎帝拯救大明的絕好機會,可是卻被崇禎帝給錯過了,大家就會有疑問,既然可以拯救大明於為難之際,那麼崇禎帝為什麼不同意和談呢?大臣們為什麼沒有人出來勸和呢?

答案很簡單,大臣們不敢勸解,而崇禎帝自己又不會輕易說出議和,如果自己親自說出議和,那麼自己就很沒面子了,至於國破家亡的事,崇禎帝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明軍)

三、崇禎帝很要面子帶來的後果

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發現崇禎帝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先前崇禎與後金議和,也是一次拯救大明帝國的好時機,可惜他也沒有抓住,放過了機會。

那是公元1642年,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為崇禎和皇太極搭橋牽線,眼看和談要成功,不料消息泄露,引起群臣憤怒。崇禎帝立馬翻臉不認人,還將屎盆子扣在了勸和的大臣頭上,最後將陳新甲下獄處斬,以示自己的清白。

通過這次事件,大臣終於明白了,雖然「忠君報國」說得好聽,可是比不上血跡斑斑的前車之鑒。在崇禎帝下面做事,最好是什麼也不做,因為就連迎合皇帝心思的奸臣都混不下去,況且那些為國憂慮的忠良賢臣,豈不是自尋死路。

(崇禎皇帝)

所以,當崇禎帝拿著李自成的「和議書」商討意見時,大家都不發聲,只要不做事,不說話,就不會承擔責任,這樣才能活得下去。既然如此,大臣保持沉默,崇禎帝肯定也不會第一個站出來開口,這個「黑鍋」背不得。

他希望有臣子站出來背這個黑鍋,可是,遺憾的是,臣子中沒有像大宋秦檜那樣的臣子,既有權也願意背黑鍋的人。如果當時崇禎帝身邊有一個秦檜,明朝或許還能多活幾年。

真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次同樣的機會再一次給了崇禎帝,可他還是沒有把握好機會,最終落了個國破家亡,自己自縊而死。

從某個角度來看,崇禎比不上趙構,至少趙構能跑,知道命比臉重要;崇禎也比不上慈禧,至少慈禧一直對背鍋的李鴻章厚待有加。崇禎帝真是活要面子死受罪。歷史已經過去,細節已無從考證,我們所知的崇禎帝也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李自成)

【作者簡介】段生軍,《作家薈》《寫乎》簽約作家,《中外文藝》特邀作者。一個閑暇時喜歡讀書碼字的人。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寶黛愛情與門第有關還是無關?
不管怎麼看,豬八戒就是比孫悟空厲害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