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李白為之作詩感嘆

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李白為之作詩感嘆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裡被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

居住在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

大紅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

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

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

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備註:根據一些古書的記載,跳龍門化龍的魚當是鮪魚與鱣魚。高誘注《淮南子》說:「鮪,大魚,長丈余。仲春二月,從西河上,得過龍門,便為龍。」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引《爾雅》「鱣,鮪也」後也說:「出鞏穴。三月,則上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舊說河南鞏縣東北崖(一說西北)山腹有個洞穴,與江湖相通。鮪、鱣從南方江中來至此穴,然後北入河西,上龍門,化為龍。在魏晉以前,化龍之魚,一般流傳的是鮪魚與鱣魚一類的大魚,而非鯉魚。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原創詩歌 誰不曾走過
三十五句勵志詩詞名句,喜歡嗎?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