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延禧攻略》:史上最甜的帝後 CP,終一生,愛一人

《延禧攻略》:史上最甜的帝後 CP,終一生,愛一人











《延禧攻略》追到現在,說真的,魏瓔珞到底第幾集才能當上令妃這個問題,我已經不感興趣了,只想看

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這對帝後 CP 怎麼日常撒狗糧





我隨便摘幾個出來,你們感受一下。



選秀當天,在皇后面前開啟毒舌吐槽模式,把那些秀女批得一無是處。







底下妃嬪滿座,皇上的眼裡心裡卻只有皇后一人,見她手涼,握著她的手,又是著急又是緊張。







荔枝珍貴,為了讓皇后品嘗到最新鮮的荔枝,千里運送,直接把荔枝樹都搬到皇后的寢宮,別的妃嬪卻連個荔枝皮都沒有。







在皇后那兒過夜,第二天早起,皇后幫他更衣,皇上像小孩子一樣撒嬌說不想去上朝,就這樣陪著她多好。







自己的妃子和未出生的孩子都快被害死了,皇上難得關心幾句,竟然還是擔心皇后因為這事擔憂受累。







宮裡放煙花時,皇上很自然地轉頭對著皇后說,今夜的煙花很美,你和我一同欣賞怎麼樣,全然不顧其它妃嬪會吃醋嫉妒。







我的天,這也太甜了吧!妥妥的寵妻狂魔!既像文人筆下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更像尋常百姓家的普通夫妻,寵你、愛你,白首不分離。




以前看過的宮廷劇,皇上和皇后向來都是貌合神離。



皇上是花心大蘿蔔,

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忘一個;

皇后是腹黑心機 girl,每天枯坐深宮,不受寵愛,看見新入宮的小年輕就恨得牙痒痒。




但是,

乾隆和富察皇后,怎麼看起來像新婚夫婦般恩愛甜蜜呢?







原以為是編劇故意為了反套路做的劇情效果,沒想到,

歷史上乾隆對富察皇后的深情,比電視劇里更勝千倍百倍。









富察皇后出身滿洲鑲黃旗,地位尊貴,祖上三代都是清朝赫赫有名的高官,兩個伯父一個是三朝首輔,一個位極人臣。可以說,她就是當時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








但她身上卻沒有名門大小姐的驕矜任性,相反,她端莊文靜、知書達理,又受過良好的正統教育,文化修養很高。




總之,

從出身到樣貌,從性格到處事,富察皇后都是無可挑剔的完美女性。







在她 16 歲第一次參加選秀時,就被雍正皇帝一眼相中,指配給在雍正心裡已經是皇位繼承人的寶親王弘曆當嫡福晉。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給自己兒子挑一位媳婦兒,而是在給大清王朝挑選未來的皇后。




16 歲的富察皇后在雍正心裡,就已經擁有身為大清皇后所必須具備的各種

品質。







於是那一年,富察皇后和弘曆大婚。

一個是名門淑女,一個是少年英才,婚後,這對小夫妻相敬如賓,恩愛異常。




不久,富察皇后就接連生下了弘曆長女、次子和第三女。他們就像尋常夫妻一樣,一起談論詩歌,一起外出郊遊,侍奉雙親、逗逗孩子,日子過得平靜而幸福,令人羨慕。







雍正十三年,弘曆繼位為皇帝,改年號「

乾隆」,隨後立即冊封富察氏為中宮皇后,母儀天下。




坐上這個位置,身前是夫君的百般寵愛,身後是顯赫的高官世家,

富察皇后年輕的生命,就已經承載了無數女人夢寐以求的榮光。









但是,「皇后」這頂鳳冠,卻不是戴上了就人人都能戴得好的。




皇后是一國之母,是六宮之表率,要為在前朝忙碌的皇上管理好六宮諸事,使他免除後顧之憂。這項工作一點都不簡單。




因此,

冊封后的富察皇后就時刻不敢忘記肩上的重任,一心一意盡好做皇后的本分。







自古婆媳矛盾最難處理,帝王家也不例外;然而,富察皇后與皇太后的關係卻極為融洽。




她對待自己的婆婆非常恭敬孝順,說話謙卑有禮;皇太后吃飯、生病時,她都寸步不離侍奉左右,從不假手於宮女。




所以

皇太后對這個兒媳婦也是一萬個滿意,打心眼兒里喜歡她、疼愛她。







富察皇后生性節儉樸素,即便貴為皇后也從不鋪張奢靡。




有一次,乾隆對皇后聊起關外舊俗,說祖輩創建帝業時,衣服袖口上的裝飾是用鹿尾絨毛搓成的線縫的,可不像如今宮裡盛行的風氣,衣服要金絲銀線精工細綉。




富察皇后聽完,特地做了一個

鹿尾絨線縫製的小荷包送給乾隆,以示不忘滿洲本色、創業維艱。乾隆非常珍愛這個小荷包,一直把它戴在身上。







還有一次,富察皇后帶領眾妃嬪在蠶壇祭祀嫘祖,併當眾演習養蠶織絲之術。後來蠶絲太多,富察皇后不忍心扔掉,就下令把它們染色、織成御衣,親自獻給皇上。




乾隆一下就明白皇后的苦心,當眾誇讚她,多次穿著那件御衣登朝、祭祀,還下令宮裡崇儉去奢,逐漸壓制了奢靡的風氣。







富察皇后一直為乾隆分憂解勞,兩個人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乾隆得過疥瘡,身體虛弱,太醫吩咐需要靜養百日。富察皇后為了照顧病後初愈的乾隆,親自搬到他的寢宮外屋,每天寸步不離地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為他熬藥煨湯,直到三個月後乾隆身體康復,她才搬回自己的宮殿。




富察皇后寬容大度,

嫻於禮法,

一直以身作則,將整個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也贏得後宮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尊敬。她為大清創立最富強的乾隆盛世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就連乾隆自己也說:




「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富察皇后用自己的一生,盡職盡責地完成了一個皇后所擔負的責任。









就在富察皇后一心一意輔佐乾隆創下大清盛世時,乾隆也給予了富察皇后無上的榮寵,以示自己對她的深愛。




他倆剛結婚時,雍正就賜居長春仙館作為他們在圓明園的寢宮;過了幾年,雍正又賜弘曆號

「長春居士」。




乾隆登基後,立即給愛妻在紫禁城賜居長春宮,在圓明園賜居長春仙館。







對於皇后生的孩子,乾隆也是一直非常喜歡和器重。




乾隆登基第一年,就

將富察皇后的第一個兒子永璉秘密立為儲君

,還評價他

「聰明貴重,氣宇非凡」。那時候,乾隆才不過 26 歲,永璉也還只是一個 7 歲的孩童。







後來永璉不幸夭折,乾隆非常傷心,按著皇太子的儀禮,為永璉辦了隆重的喪事,還多次去祭奠他。




過了幾年,富察皇后又生了皇七子

,乾隆依然對這個小兒子格外偏愛和重視,認為他是自己所有皇子中最漂亮、最可愛、最聰明的,

親自賜名永琮,還把他內定為皇位繼承人。







除了對富察皇后本人和孩子極盡榮寵,就連富察皇后的娘家,乾隆也給了很多超出常制的賜封,一點也不避嫌。




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恆和他的兒子福康安,是清代少有的非宗室親王,福康安一生所受的恩寵更是絕無僅有的。




富察氏一族也成為清代皇恩最為優渥的外戚家族。

《清宮詞》上記載:

列戟通侯十四人,外家恩澤古無倫。







乾隆皇帝一生有過 40 多位妃嬪,她們都勤勤懇懇給他生兒育女,唯獨

富察皇后在他心裡,是無可比擬的,是他一生摯愛的女人。









太完滿的幸福,總遭人嫉妒,

就連老天都忍不住伸出一隻黑手,撥弄富察皇后的命運。




富察皇后的第一個兒子,剛 9 歲就生病去世了,這給了他們夫妻巨大的精神打擊。過了 7 年,富察皇后好不容易又生下第二個兒子,才養到 2 歲,就因為出天花而夭折。




短短几年之內痛失兩個孩子,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徹底毀掉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呢?







在那之後,富察皇后的身體和精神就一天不如一天,終日以淚洗面,悲痛成疾。她就像一支立在風中的蠟燭,生命的火光隨風搖擺,一點一點被蠶食著,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為了替皇后祈福,保佑她身體康健、早日誕下龍子,乾隆十三年,乾隆侍奉皇太后,富察皇后隨駕,隊伍浩浩蕩蕩離京東巡。







在濟南,他們一起謁孔廟、登泰山、遊覽趵突泉,度過了幾天歡樂的時光。誰知皇后卻突然病倒了,乾隆原本打算停止返程回京,陪富察皇后在濟南安心養病。




但富察皇后不願因為自己一人而耽誤返程的時間,就堅持按時啟程。他們在德州改陸路為水路,可是

當天晚上,富察皇后就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







乾隆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幾天前還和他一起開心出遊的愛妻,如今卻永遠離開他了,再也不可能回來了。




他正值壯年,大清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正一步步繁榮昌盛起來,可是他的髮妻卻沒能親眼看到,在她的輔佐之下,國運昌平的繁榮景象。




他們曾經約好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做一對白頭偕老的恩愛夫妻,可如今只剩下乾隆一人形單影隻,對著這偌大的江山,空嘆美人不復。




乾隆握著富察皇后的手,想儘可能地留住她的體溫,但他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她的手,一點點冰涼,體溫一點點消失。







那一年,富察皇后才 37 歲。




在這塵世間,還有她放不下的夫君和孩子,還有她未盡完的職責和孝道,還有許許多多還沒和乾隆去做的事。




只可惜,她再也沒有機會去擁有、去盡責、去完成了。









富察皇后的去世,給乾隆的精神世界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他變得情緒暴躁、嚴厲刻薄。




皇后去世時乘坐的青雀舫曾保留她最後的體溫,乾隆就下令把這艘船運到北京城。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乾隆一意孤行,差點把城門樓拆掉。




最後是禮部尚書想了一個辦法,動用了一千多名工人,才把這艘巨船運送到京城。







皇長子和皇三子因為在皇后去世後表現得不夠悲傷,被乾隆痛罵了一頓,還被公然宣稱絕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




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冊文,不小心將「皇妣」

一詞譯成了

「先太后」,惹得乾隆勃然大怒,相關官員全部被下獄治罪。







光祿寺給皇后準備的祭品不夠乾淨,工部給皇后準備的冊寶製造粗陋,全部被處分,降級的降級,調任的調任。




一時之間,整個紫禁城人心惶惶,生怕一不小心因為富察皇后的事惹怒了乾隆,讓自己丟了性命。







至於皇后生前居住的長春宮,乾隆下令要保留原來的所有陳設,就好像皇后從未離開過一樣。




每年臘月二十五日和富察皇后的忌日,乾隆一定會來長春宮憑弔,在椅子上呆坐一個下午,回想著曾在這裡與皇后度過的幸福時光。





這樣的習慣,乾隆堅持了 40 多年,直到乾隆 60 年,他才下令撤掉這些陳設,允許其他后妃搬進來住。







乾隆一生自恃才情甚高,寫了四萬多首詩,絕大多數都是文筆平庸,

唯有 100 多首悼念富察皇后的詩寫得情深意切、真摯動人




在這些詩作里,乾隆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而是一個痛失愛妻的無助的男人,在每一個無眠的深夜裡,用詩歌來抒發內心無盡的思念和悲傷。




每一次想她,乾隆就把它寫進詩歌里,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天。







除了寫詩,乾隆還經常到皇后陵墓去祭奠,對著墓碑喃喃自語,說自己最近發生的故事。




乾隆二十年,他去祭奠亡妻;嘉慶元年,他還去祭奠亡妻。




86 歲的時候,乾隆在富察皇后的陵墓前寫下了:




你先走了,剩下我一個人,活得再長,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大家都祝我長命百歲,可是我一點都不希望活那麼長,和你已經分開 48 年了,我只想快點見到你。」




他們相愛相守了 21 年,乾隆又在無盡的絕望中思念了她 48 年。







都說情深之人最怕長壽,一旦與愛人陰陽兩隔,對於長壽的人而言,餘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種折磨;世人所渴盼的長壽,卻是對他最惡毒的詛咒。









生於帝王家,嫁入帝王家,

最難得的,就是遇到一份不被世俗左右、不被政治綁架的感情,彼此真情相待,真心相付。




富察皇后是令人惋惜的,37 年短暫的歲月里,她失去了兩個摯愛的孩子,也未能兌現和相愛之人白頭到老的誓言。




富察皇后是幸運的,她遇到了一個願為她拋卻帝王之威、像一個尋常男人那樣寵愛她的夫君。




那個男人,哪怕已與她天人永隔,也依然用自己的深情,將她的音容笑貌永遠銘記在記憶里,用往後餘生一點一點去回味、去重溫。







一輩子很長,也很短,能遇到一個真正懂你、愛你的人,不容易。




很多感情,不是轟轟烈烈才足夠令人回味,也不是非要靠名利和財富才顯得它足夠真誠;




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同心同力、相濡以沫,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守護最簡單的幸福。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路


本文首發於看書有道(ID:iikanshu)



轉載請於後台回復「轉載」




   

猜你喜歡

 


情感好文

?

什麼脾氣,就什麼命





觀點好文

?小心這 3 件事,正在浪費你的生命




↙↙

買買買,才對得起夏日的好心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有道 的精彩文章:

拉開人與人差距的,就這三件事
有些你認定能做的東西,要堅持

TAG:看書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