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不讓孩子贏,那麼就等著他在社會中輸

你不讓孩子贏,那麼就等著他在社會中輸

作者:林子樹(爸媽精讀主筆)

輕音樂

輕音樂

文勁松

00:00/02:16

武志紅老師說:「中國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考場』上,幾乎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考試夢,而考官就是自己的父母。」

我們習慣用自己家長的權威來挑戰孩子,對他們的成長形成絕對的控制,讓他們完全按照你預想的路來走。

如果他們取得些許成就,我們也不會誇讚,他們在成長中也永遠品嘗不到贏的滋味,只能在社會中輸。

孩子考試發揮的不理想,我們會這樣說:「怎麼考這樣啊,你到底在學校里做什麼呀,實在不想念書就別念了,真是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似乎不願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對孩子造成的這個結果一通抱怨,在你的眼裡,孩子就是不爭氣,他怎麼做都不行,都不會得到你的讚美,都不會贏。

知乎網友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小的時候,因為考試考砸了,母親整整罵了她兩天,她低著頭一聲不吭,感覺到非常羞愧,母親覺得她不爭氣,給她丟臉了。卻從沒想過孩子為什麼會考砸。

父母感情不好,考試的前一晚,他們大吵了一架,傢具摔得稀巴爛,孩子當晚失眠了,她完全感覺不到父母的愛,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偷偷的哭泣。

第二天考試發揮失常,母親彷彿找到了情緒的宣洩口,對她破口大罵。

她說:我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從小到大我都是失敗的,在母親的眼裡我就是一個失敗者,永遠不會得到她的讚美」。

長大後,這位網友非常自卑,人生也過得很苦

如果總是無情堅定地去禁止孩子的自由意志,最終讓孩子形成脆弱生命力,如果我們從來不讚美他們,也從來不讓他們贏,那麼他們一定會在社會中輸。

著名的音樂天王邁克爾·傑克遜一生也在與父親做鬥爭。

邁克爾·傑克遜與父親

不論自己怎麼表現,父親就是不認可他,當他在比賽中拿的冠軍時候,父親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很正常的,你要是失敗了才真的丟人。」

邁克爾·傑克遜在1993年接收專訪的時候就說,自己從小和在父親的博弈中,就一直處於下風,這讓他長大後曾經非常自卑。

在父親的眼裡,邁克爾就是一個笑話,他根本沒資格和別的孩子比,他曾嘲笑邁克爾長得太丑了,鼻子簡直不是人的鼻子。

他的這些話深深傷害了邁克爾,那段時間,邁克爾對生活徹底失望了,他甚至想把自己藏起來,離開這個讓自己痛心的世界。

後來,他慢慢長大,但父親的影響卻根深蒂固,為了能讓自己贏,他在1981年首次進行了隆鼻手術後,從此再未停止過。

他不斷地在自己身體上從頭到腳大修理,接受過十餘次面部整容手術。

然而即便是這樣,他的內心依然是痛苦的,就算成就再大,內心一直充滿痛苦。頻繁的整容不僅讓他的精神上癮,而且也擊垮了他的健康。

哲學家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作為父母我們要引導鼓勵她,給他們贏的權利。否則,這一生都會活得痛苦無力。

如果孩子的童年缺少愛、沒有共情能力,我們不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而是讓其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那麼他們對自己以及生活都會很不滿,還自以為是的認為是為了孩子好,這其實是極大的自私。

父母與孩子間也是有權力遊戲的,在這個遊戲中,如果一直是父母懂得讓孩子贏,那麼孩子的未來也一定會非常棒。

朋友在這一點做得就不錯,女兒妞妞今年10歲,前段時間參加鋼琴比賽,平常一直發揮很好,但這次卻沒有得到好的名次。

她本來覺得媽媽會狠狠的批評自己,沒想到媽媽說:

「妞妞已經很棒了,要是我肯定做不到妞妞這樣。」

因為得到了媽媽的認可,妞妞變得更加有自信,從表面上看,妞妞是在比賽中輸掉了,但實際上她贏了,懂得了自己的人生節奏,也具備了贏下去的信心。

我們一直說如果不讓孩子贏,那麼他就會在社會中輸,這實質上就是說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能否給他足夠的信任和信心,能夠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不去和別人比較。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孩子的未來自然會很璀璨

但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強迫孩子,這實質上等於害了他。

生活中,我們有時候喜歡不斷地貶低孩子,我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他們,拿他和別人的孩子做對比,讓他在生活中失去信心,這樣的孩子心裡會特別苦,他們一輩子都在努力尋求父母的認可。

電影《帕丁熊2》里有一個細節,當監獄裡兇悍的廚師鐵拳說出那句:「爸爸總說我一無是處。」時,我哭了,因為一直以來我也是這麼做爸爸的,也總覺得孩子一無是處,出現問題就想訓斥他,時間久了,兒子看我的眼神都充滿恐懼和自卑。

有人說:「很多傷痛,會隨著時間的蔓延而修復。可有的傷痛,卻一直會留在自己的身上」。

特別是在父母面前一直輸的孩子,他們總希望找到其他的方式來獲得信心。會努力地在父母面前贏一次,可這真的很難。

作為父母,我們應當鼓勵孩子的自由意志,哪怕孩子非常不聽話,讓你一直生氣,你也不應該扼殺他的自由意志,從來不讓他贏,只會讓他慢慢地失去抵抗的能力。

嚴格來說,我們並不是合格的父母,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做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去壓制他們,忽略他們的感受、讓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生活,這其實是一種悲哀。

在長久的對抗中,孩子會慢慢屈服的,他的自由意志也會很快被毀滅,他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胳膊永遠擰不過大腿,還不如早早的投降,在這場博弈中他們選擇了屈服。

一直無法贏得孩子,會有一種自卑的心理,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原生自卑。」形成這種自卑感的外部原因就是父母,他們會覺得自己非常弱小,不如同齡人。

如果父母一直讓孩子輸,從來不誇讚孩子,常常把孩子的錯誤掛在嘴邊。時間久了,等待孩子的就只有輸了。

就像武志紅老師在文章里寫的:

「如果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就被壞的考官(父母)審判,一言一行,從來都沒有接受到正向的鼓勵與誇獎,被迫遵從他人意志,自發性被大大打壓,那麼孩子就已經輸了。」

願你能讓孩子贏,這樣他才不會在社會中輸。

婚姻七大法則,暴露了幸福家庭的根本

被「拼多多」毀掉的中國孩子

這三種教育方式,最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作者簡介: 林子樹,富書籤約作者,做過記者,玩過期刊,我有一支筆,帶你游紅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17歲網紅「殺魚弟」喝農藥自殺:養而不教,愧為父母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