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對孩子的過度期待里,藏著對自己深深的不滿!

我們對孩子的過度期待里,藏著對自己深深的不滿!

在這裡,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作者:木末

1

過度期望就是虐待

有一天,兒子忽然冒出一句讓我傷神的話:媽,你講理挺厲害的,可我就是不想聽,扎心啊!

我一時無語,竟然想不起到底對他說過什麼「扎心」的話。

沉住氣問兒子,到底哪些話讓他「扎心」,結果就是些多讀書啊,別磨蹭啊,少玩遊戲啊,學霸不是吹出來的之類的話。

這不是每個媽媽都會對孩子叨叨的嘛,哪個媽媽對孩子沒有這些期待呢?

當時忍著沒和他理論,但心裡卻寫滿了「不服」,我這還不是希望你好嗎?!

最近,看了曾奇峰老師的《過度期望就是虐待》,才恍然大悟,也許,兒子說的「扎心」就是這種被虐的感覺吧。

過度期望的背後,隱藏著不滿,當不滿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被察覺,就可能造成心理傷害。

反覆看這句話,再回味一下我那些「希望你好」的期待,全都變了味,每一句都包藏著對他的不滿。

多讀書——就知道玩,有空就不能看看書?不趁著小學讀幾本大部頭,到了中學哪還有時間?讀書少怎麼能學好?怎麼打開視野?怎麼和人競爭?

別磨蹭——這麼點兒作業,磨磨唧唧一兩個小時,就不能效率高點兒嗎?有沒有時間觀念,有沒有計劃性?

少玩遊戲——說好了二十分鐘,拿著手機就不撒手,一點兒都不自覺,到底是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學霸不是吹出來的——計算都能出錯,還想當什麼學霸,開玩笑!就不能認真點兒,努力點兒嗎?!

這些潛台詞,都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地傳達我對兒子的不滿,所有我覺得他需要改變,可以做得更好的期待背後,都藏著對現在的他的否定與不接納。

說白了,積極期待的前提是對孩子的基本肯定,孩子能從中感受到力量與支持,而過度期待的前提則是對孩子的否定,孩子當然會感受到壓力與打擊。

我們在意識層面上說的是「希望你好」,可在潛意識層面傳達的卻是「你不夠好」。

這一切,兒子說不清楚,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所以他才會說「扎心」吧。

2

怕什麼,來什麼

看了那麼多教育孩子的書,卻還是不自覺地讓孩子有這樣被否定的感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給予他人過度期待,實際上是向他人傳遞自己的焦慮的一種方式,簡單地說就是推卸責任。

沒錯,很多時候,對於學習,大人比孩子更為焦慮。

我們當然可以為自己找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社會競爭激烈,人才更迭迅疾,孩子小不懂事想不長遠,父母考慮得多當然會焦慮。

但是,這樣的焦慮,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嗎?是成績提高了,還是能力增強了?是更有學習動力了,還是更自律了?

兒子還是一如既往地磨蹭,大意,隨心情看書,經常打遊戲。

而更嚴重的情況是,我們飽含焦慮的過度期待,甚至還可能讓孩子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去。

一對名校畢業的夫妻,用盡心思培養孩子,希望孩子也能讀名牌,但孩子的成績卻一路下滑,最終高考成績連本科線都不到。

一位特不喜歡悲觀的父親 ,從小就教育兒子要樂觀,但兒子卻越來越悲觀了。

這背後的心理運作機制,到底是什麼呢?

3

被壓抑的生命力

原來,過度期待中,包含著正反相對的兩面。

正面是對某些特質超乎尋常的渴望,反面則是對與之相反的特質超乎尋常的恐懼。

我們特別渴望孩子能夠勤奮,高效,優秀,成功,樂觀,往往是因為我們特別害怕孩子會懶惰,拖延,無能,失敗,悲觀。

但是,優劣,好壞,勝負,榮辱,A與-A,這些相反的特質,真的能截然分離,獨守其一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強調的就是這些看似對立的特質往往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組成。

西方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人格與陰影」說,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外顯的人格,而和這個人格對立的「陰影」則藏在潛意識的深處。

武志紅老師也在他的課程中講,每個人身上都有「好我」與「壞我」,A與-A在一個人身上並存,這是不可否認的真理。

切斷與-A 的鏈接,實際上就是壓抑了一部分生命力。

當自體虛弱時,我們不能接納自身的-A,無法承受面對-A時糟糕的感受,心理防禦機制就會將其壓抑進潛意識, 並會不自覺地將其投射到他人身上。

也就是說,真正讓我們焦慮的,可能不是孩子不夠好,而是我們在潛意識中覺得自己不夠好,而由於不能承受這種感覺,所以就把它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投射到他人身上,一方面可以讓我們逃避內在不好的感受,另一方面,又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找到了某種優越感,讓自己感覺到「我是好的」。

當然,這看似曲折複雜的心理過程大都是在潛意識中自動完成的。

4

「我不夠好」的輪迴

一旦對此有了覺知,就可以擴大意識的範圍,去看看我們對孩子的過度期待中,到底蘊藏著什麼值得挖掘的寶藏。

原來,對孩子的過度期待中,藏著我們對自己深深的不滿。

認清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順藤摸瓜,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會對自己如此不滿?

也許,只要回想一下,孩子是怎樣從一個不知道考試為何物的懵懂頑童,變成了提到考試就愁眉苦臉,考不好都不敢把試卷給你看的憂鬱少年的歷程,答案便不言自明了。

當年的我們,在感受到來自我們最信賴的父母以負面的期待傳達出的否定時,也會有這種「扎心」的感覺吧。

而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沒有能力和機會去探究他們內心深處那些莫名其妙的恐懼。

那種「我不夠好」的感受,深深刻印在他們的靈魂中,並像輪迴般,以過度期待的方式,代代相傳。

5

讓自己的東西變成自己的

是時候,拿回我們自己的恐懼,承擔我們自己的責任了。

1. 試著對小時候那個不自覺地用過度期待否定你,打擊你的媽媽,或者說今天那個已經被我們內化的頭腦媽媽說:

我也許永遠不會像你期望的那麼好,但我希望我能夠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麼好,這就足夠了。

看到曾老師寫的這句話,跟著讀的時候,當年那個在媽媽的眼裡一無是處的小女孩一下就浮現在眼前,感覺每讀一次,內在的力量就增強了一點。

每次因孩子而焦慮甚至抓狂的時候,嘗試先回過頭來,處理自己的恐懼,多對自己說幾次,我們對自己的過度期待就會慢慢鬆動,最終放下那些早已不合時宜的內在圈套。

⒉ 學著看見並接納-A

①一條一條寫下因恐懼而對自己產生的過度期待,比方說,我絕對不能失敗。

仔細體會,說這句話時身心的感受,後背會不會聳起,呼吸會不會急促,內心會不會很緊張?

②試著更換絕對否定的詞語:我有時候可以失敗。

再次體會身心的感受,有沒有鬆一口氣?

③試著找出-A 存在的合理性:

初次做某事,我可以失敗;

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我可以失敗;

不喜歡又不得不做的事,我可以失敗……

再體會一次,有沒有感覺更自由,更有力量了?

正如武老師所說,當我們能夠擁抱人格特質的對立面,告訴自己,「我既可以A,也可以-A,我可以同時擁有A與-A」的時候,實際上就喚醒了那部分被壓抑的生命力,這讓我們的人性更完整,也更靈活。

⒊ 為自己的期望承擔責任

一個人能夠承擔責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有充分的自由。如果一個人被他人過度期望,他就變成了他人期望的奴隸,他活著的目標,只不過是滿足他人的期望而已。

父母的過度期待,會讓孩子處在不是自己滿足自己需要的動力驅動中,而是被他人的期望所驅動。這就剝奪了他為自己活著的動力。

當我們把父母的過度期待還給了他們,就不必再為滿足他們的期望而活,就可以擁有為自己而活的動力和自由,也就能夠為自己的期望承擔起責任,而不必繼續走那條老路,用過度期待去操控我們的孩子了。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為自己的期望做些什麼上,而不是放在自我否定與批判,並通過投射來逃避責任上了。

當我們對自己有了積極的期待,也就能學會如何給予孩子積極的期待,讓他們因感受到肯定與鼓勵而更有動力了。

更喜歡武志紅老師的那句話,

比積極的期待好上太多個層次的是,滿滿的喜歡。

用滿滿的喜歡,給孩子創造一個抱持性的環境,在他發展好時,認可他;在他受挫時,支持他:讓他擁有為自己而活的內驅力。

但是,如果我們還沒有學會如此對待自己,那就很難在面對孩子身上各種讓我們抓狂的A時保持冷靜。

所以,還是先學會給予自己滿滿的喜歡吧,如此,才有希望把滿滿的喜歡傳遞給我們親愛的孩子。

圖片來源 | 韓國插畫師Aeppo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有了二胎以後,我就成了偏心公

TAG: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