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50億年後的太陽演變成紅巨星之後會不會真的把地球也吞噬掉?

50億年後的太陽演變成紅巨星之後會不會真的把地球也吞噬掉?

地球是一顆典型的岩質行星,它的表面覆蓋著固態岩石,所以我們可以在陸地上活動。相比之下,太陽表面不是傳統的氣、液、固三態,而是呈現為等離子態。所謂的等離子態是原子中的電子和原子核互相分離的狀態,它們的流動性類似於氣態。因此,沒有固態的太陽表面無法著陸。

另一方面,太陽之所以呈現為等離子態,這是因為太陽具有相當高的溫度,其表面平均溫度在五千度以上,即便最冷的太陽黑子區域也至少有三千度。目前人類製造出來的材料無法承受這樣的高溫,所以接近太陽表面都不可能,更何況是接觸太陽表面。

此外,NASA即將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能夠飛到溫度高到一百萬度的日冕(太陽表面之外的最外層大氣)之中,這並不是因為該探測器真的能承受上百萬度的高溫,而是儘管日冕的溫度很高,但那裡的粒子密度很低,探測器實際接收到的熱量其實十分有限。

那麼,50億年後的太陽演變成紅巨星之後會不會真的把地球也吞噬掉?

事實上,50億年後的太陽演變成紅巨星之後不一定會吞噬地球,地球有可能仍然處於晚年太陽的表面之外。事實上,地球早在太陽變成紅巨星之前就已經變得不宜居。這是因為太陽正在越變越熱,大約十幾億年之後,過熱的太陽足以烤乾地球,人類在此之前就必須要做出改變。

如果人類能夠可持續的發展下去,十幾億年後的科技水平將足以使未來人類面對太陽變熱的問題。既然太陽變熱,只要減少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即可。要麼使地球的軌道半徑變大,要麼通過類似戴森球的結構來減少太陽輻射。或者人類也可以改造其他離太陽更遠的行星,例如,火星,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然後移民這些星球。

但不管怎樣,未來人類最終還是要面對太陽死亡的那一天,人類需要想辦法替代太陽。例如,建造小型太陽,或者移民系外行星。當然,這些事情我們現在無需操心,那都是非常遙遠的事情。我們現在在地球上還面臨諸多生存挑戰,眼下要解決好各種問題,人類才有可能延續到遙遠的未來。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五月 的精彩文章:

動物世界弱者病者都會被死亡淘汰,那為什麼人類社會無論優劣都可以生存?
宇宙大爆炸中的這個奇點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