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了142歲,被稱為藥王,臨死前呼籲世人:務必將這個藥方毀掉
在我們印象中,很多人認為張三丰是活得最久的人(可信的)。然而並非如此,據據史書記載:他生於西魏大統七年(541年),永淳元年(682年),享年142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更是在他臨終前呼籲世人:務必將這個藥方毀掉,那麼這個藥方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秘密。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唐朝的藥王孫思邈。孫思邈一生鑽研醫學著作,並且親自採集草藥,研究藥物學,再加上他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經驗中提煉出新的醫藥學研究成果,以畢生精力撰成了醫學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千金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百科全書,被譽為「東方醫學聖典」。正是他在醫藥學上的卓越成就,因此後人尊稱他為「藥王」。
其實孫思邈從事醫藥學只是個副業而已,他的主業是個道士。孫思邈從小聰慧,7歲的時候就認識一千多個字,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精通道家典籍。《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聖童」。他一生不愛仕途,熱衷於道學和醫藥學,整天隱居在大山之中,並且自己也總結了一套完整的養生理論,最後他就創紀錄的活到了142歲。
今天,我么所要說的藥方並非是什麼關於孫思邈的長壽藥方,而是一個很古老的藥方——五石散。五石散又名寒食散,鐘乳石、紫石英、白英石、硫磺、赤石脂五種石葯構成,其藥方為道士練不老葯的產物。雖然歷代關於五石散的藥方各不相同,但其藥性都燥熱繪烈,服用後使人全身燥熱,並且可以短暫的迷惑人心,但是實際上是一種慢性中毒。
三國時期,魏國的駙馬何晏是五石散的狂熱的喜愛者,他以身試藥,並且改良了藥方。他服用後,就痴迷於此物,並且對外宣稱五石散是個好東西,不僅可以治病,而且可以令人神清氣爽,體力增強。於是,在他的帶動下,五石散風靡全國。後來,藥王孫思邈在研究了五石散的藥方後,發現經常服用此葯就會產生幻覺,很容易上癮,並且是一種慢性毒藥,甚至長期服用會中毒而亡,實乃害人的毒藥。
俗話說:」醫者父母心「,作為一個醫生,孫思邈在發現了五石散的有毒的秘密後,他決心要銷毀這害人的藥方,但這是一件艱巨的事情,直到孫思邈142歲去世的時候,他也沒有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在他臨死前呼籲世人:」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後來,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最終將五石散的方子真正的銷毀,這也算藥王孫思邈的一件大功德。


※看了乾隆皇帝寫給英國國王的回信內容,大清不亡天理何在
※二戰後猶太人能夠建國,要「感謝」一個仇人,還有一個好爸爸
TAG:密探零零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