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2018年已過222天 慎勿放逸
原文節選
孟子云,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此語,極確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說一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各有前因,致獲現果。了此,則只宜自懺宿業,何暇怨人乎哉。所以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受寵若驚,受辱不怨,逆來順受,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一
?復潘對鳧居士書
參考今譯
孟子曾說:有料想不到的讚揚,也有吹毛求疵的詆毀,孟子這句話,極為確切,而沒有說明其所以然。佛說一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各自有其前因,而導致獲得現在的果報。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只應該自己懺悔宿世的業障,哪有空閑去埋怨別人呢?所以君子對上不怨恨天,對下不歸罪他人,現在富貴,就做富貴人應做的事;現在貧賤,就做貧賤人應做的事,現在被貶到邊遠地區,就做在邊遠地區應做的事,現在處於患難,就做在患難中應做的事,受到恩寵,驚喜不安,受到侮辱,沒有怨恨,逆境來了隨順接受,無論到哪裡沒有不自在逍遙的啊!
《孟子·離婁上》第二十一章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八風】又作八法、八世風。謂此八法,為世間所愛所憎,能扇動人心,故以風為喻,稱為八風。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為愛憎所惑亂,則不為八風所能動。八風,即:(一)利,利乃利益,謂凡有益於我,皆稱為利。(二)衰,衰即衰滅,謂凡有減損於我,皆稱為衰。(三)毀,毀即毀謗,謂因惡其人,構合異語,而訕謗之。(四)譽,譽即讚譽,謂因喜其人,雖不對面,亦必以善言讚譽。(五)稱,稱即稱道,謂因推重其人,凡於眾中必稱道其善。(六)譏,譏即譏誹,謂因惡其人,本無其事,妄為實有,對眾明說。(七)苦,苦即逼迫之意。謂或遇惡緣惡境,身心受其逼迫。(八)樂,樂即歡悅之意。謂或遇好緣好境,身心皆得歡悅。
《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如誠法師譯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