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台灣 那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台灣
文史
08-10
1972年,台北的老街。街道兩旁是一家又一家的商店,其中不少是百貨行。
位於台灣桃園縣的石門水庫,是台灣著名的人工湖之一。除了發電、農業灌溉以外,這裡還被開發成一個著名的旅遊觀光區。
街上拉木頭的老牛,力氣大得很。
台北的北投公園一角。北投公園很是幽靜,是台北市民的一個好去處。
台北的一處寺廟。在台灣,這些傳統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而當年在大陸是什麼樣子,就不用我多說了。
走在台灣,四處可見稻田,這景象和大陸南方頗為相似。
日月潭邊的一條小小商業街,兩邊不少賣紀念品的商店。
位於日月潭畔的佛寺玄光寺,建於1965年,專門用來供奉從日本迎回的玄奘法師頂骨。
拍攝這些照片的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工程師。1972年他因為工作關係,來到了台灣,留下了這些老照片。
那時候兩岸關係很緊張,老蔣一直要反攻大陸,而這邊也一直要解放台灣,當年我們都認為台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看了這些照片,您覺得當年到底是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喜歡我發的老照片,還請您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看得見的歷史」(kandejiandelishi)


※老照片:二十世紀初俄羅斯的摩托化部隊
※70年代的剪紙《我是公社小社員》 60後70後的兒時回憶
TAG:那些看得見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