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團大戰打掉了蔣介石投降日本的打算?

百團大戰打掉了蔣介石投降日本的打算?

日軍攻佔武漢、廣州等中國廣大地區以後,由於戰線過長,造成兵力、財力枯竭,陷入勢窮力蹙境地,迫切想與中國「停戰」,用戰爭以外的形式鞏固其侵華成果。更由於中國人民堅持抗戰,使其稱霸世界的戰略受到極大影響,處處被動。

汪精衛(左三)與東條英機(左二)

日本被迫調整其侵華方針,開始實施「桐工作」策略。政治上,放棄過去「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立場,轉而對國民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以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軍事上,停止對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重點鞏固已有佔領區。在經濟上,加緊經濟掠奪,力圖「以戰養戰」;把軍事打擊的重心移向對付其後方的抗日游擊戰。

此時的蔣介石,面對如何收拾「爛攤子」,一時進退維谷。為了儘快擺脫困境,結束戰爭,蔣介石曾暗中與日本參謀本部策划了一次媾和運動。

談判之初,汪精衛在日本的支持下,在南京籌組偽國民政府,蔣介石以「先行解決汪逆」為談判條件,但之後主張嚴拒。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汪偽政府成立,蔣介石自感上當,認為日方求和乃是「欺誘」行為。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中共發動的百團大戰取得成功。

蔣介石和日本達成某種協議,中共立即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因為這次和談的條件就是中日合作共同防共。一旦日偽蔣合流達成,八路軍和新四軍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百團大戰粉碎了蔣介石和板垣的迷夢。

日蔣代表會晤極度機密,中共只有靠在港澳和重慶的強大諜報力量,才能察覺投降派的陰謀,不得不發動戰役了。

因此,如果單純從軍事觀點,說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對華北根據地的囚籠政策,遠遠不夠。實際上,百團大戰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拯救了整個民族,同時也拯救了中共。據日軍資料顯示:接近成功的桐工作,偏偏就給百團大戰攪黃了。

當然,百團大戰也減輕了蔣介石的壓力。大戰前,日軍不用調預備隊就可以攻下宜昌,威脅重慶;大戰後,日軍不得不調主力到華北對付中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眼流年 的精彩文章:

夏侯惇眼睛怎麼瞎的?他最後怎麼死的?
順治皇帝到底是當了和尚還是死了

TAG:一眼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