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僧跟兩位信佛者承諾到了西天跟如來給他們說句話,為何不兌現?

唐僧跟兩位信佛者承諾到了西天跟如來給他們說句話,為何不兌現?

話說取經團來到通天河,打敗金魚精之後望著一望無際的水面一籌莫展,此時通天河原住民白賴頭老黿自告奮勇,把他們載到對岸。三藏上崖,合手稱謝道:「老黿累你,無物可贈,待我取經回謝你罷。」老黿道:「不勞師父賜謝。我聞得西天佛祖無滅無生,能知過去未來之事。我在此間,整修行了一千三百餘年;雖然延壽身輕,會說人語,只是難脫本殼。萬望老師父到西天與我問佛祖一聲,看我幾時得脫本殼,可得一個人身。」三藏響允道:「我問,我問。」那老黿才淬水中去了。

唐僧響允,也就是大聲應允,小意思,老王八,這事包在我身上,無非動動嘴皮子幫你問一聲,好說。但是唐僧到了西天之後,玉真觀沐浴,凌雲渡脫胎,步上靈山,專心拜佛及參諸佛菩薩聖僧等眾,意念只在取經,他事一毫不理,那還顧得上老王八這點破事。當他們取了經回到通天河,老王八還望穿秋水等信呢,結果唐僧無言可答,卻又不敢欺,打誑語,沉吟半晌,不曾答應。老黿即知他不曾替問,將身一幌,唿喇淬下水去,把他四眾連馬並經,通皆落水。

其實除了老王八,唐僧還騙過一位虔誠的信佛者,就是寇員外。寇員外自四十歲上,許(願)(施)齋萬僧,大門上掛著「萬僧不阻」的牌子,只要你是個和尚,就能來我家白吃白喝。取經團一行在寇員外家胡吃海塞十幾天,寇員外還到十里長亭相送,又設簞食壺漿,擎杯把盞,相飲而別。員外猶不忍舍,噙著淚道:「老師取經回來,是必到舍再住幾日,以了寇洪之心。」三藏感之不盡,謝之無已道:「我若到靈山,得見佛祖,首表員外之大德。回時定踵門叩謝,叩謝!」說說話兒,不覺的又有二三里路,長老懇切拜辭,員外放聲大哭而轉。

但是唐僧到了西天之後,根本沒向如來提這茬。也就是說寇員外這麼多飯就是餵了狗,也能聽見兩聲汪汪,但是給唐僧四眾純粹白吃了。搞得寇員外:有願齋僧歸妙覺,無緣得見佛如來。那麼問題來了,為啥明明唐僧做不到這些事,還要信誓旦旦承諾呢。古人云,輕諾者必寡信,輕易承諾的人都是沒有信用的人,因為他根本沒有能力兌現自己的承諾,或者說從來沒有想過要兌現。所以如果一個人輕易就向你拍胸脯保證啥啥啥,那你就要小心了,此人十有八九是個騙子。可是唐僧卻是個得道高僧,或者說以得道高僧自居,一生不打誑語,為啥卻兩次撒了謊呢。

原來唐僧並非故意撒謊,而是情況起了變化。唐僧在取經路上還是凡僧一個,不知道靈山水深,也不知道如來難纏,換句話說比較單純。他以為如來是個慈眉善目的主,能說的上話,憑藉自己千辛萬苦歷經劫波取經的功勞,給別人問一兩句閑話也是舉手之勞,再說自己就是問問,如來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不管結果如何,自己的心意盡到了。萬沒想到到了西天之後,如來不僅對他的取經事業態度冷漠,而且百般刁難,開始給了無字真經,後來還讓阿難迦葉索賄,把李世民御賜唐僧吃飯的碗都要走了。唐僧於是認清了現實,知道自己累死累活乾的這點事在如來眼裡簡直不如一個屁。於是一心只想著怎麼把經取上回去給李世民交差,再不敢節外生枝。因此他承諾老王八和寇員外的事並非忘記了,而是不敢問。退一步講,即使唐僧忘了,唐僧承諾的時候猴豬沙都在場,孫悟空可以問啊。猴哥百無禁忌,他又不怕如來,為啥不能替唐僧問一聲。原因在於猴哥跑了好幾趟靈山,跟如來打過好幾次交道,知道靈山並非樂土,該說的話能說,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能說,所以也沒有開口。

參考書目:《西遊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荊軻:一個不務正業的刺客,那種詩意的凄涼和孤獨沁入骨髓
孫悟空師父菩提祖師就是東來佛祖彌勒佛的三大鐵證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