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妝容 > 我做化妝品只想賺快錢

我做化妝品只想賺快錢




每一個安分守己的背後,都有一顆想一夜暴富的心。




朋友是跑在化妝品行業一線的老油條,他說存款沒見多少,賺快錢的客戶或同行,倒是見過不少。有的人聽說這裡有「錢途」,果斷捨棄幹了十多年的老本行投奔而來。




月賺幾十上百、年賺幾百上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他們幾個月就全賺到了。摸著良心自問,我也想啊!



那麼,他們是如何快速把錢賺到手的呢?


 






短線操作的心,山寨大牌,迅速擴大占市率,撈一筆就撤。


 


這種套路簡單粗暴,形象包裝設計高度相似,品牌名就是多一橫少一橫的事。乍一聽還以為是某國際大牌,以假亂真,不過,倒也忽悠了不少消費者。

 


比如「伊卡璐」這個發水品牌,沒用過他們家的產品,也聽說過名字吧?山寨品牌叫「伊佧潞」,只改了兩個漢字,發音都一樣,懶得夠囂張的了。


 


類似的還有「周住牌」,「雕牌」知道了估計要派只雕來打人。


 


「高維 · 薇姿」的山寨品牌,在品牌名的英文字母上「偷梁換柱」。英文學的好值得點贊,只是用來耍小聰明就不討人愛了。


 


還有「肌專」,山寨日本的品牌,有點欺負近視眼或者色盲的朋友了,名字相似度99%,包裝設計相似度90%,沒有一雙火眼金睛真發現不了。


 


這樣的「品牌」有很多,

搭上正牌知名度的順風車,路確實能走得快些

。只是這招打著侵權的擦邊球,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走上阿迪王的老路。畢竟,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專門引進低折扣、高利潤的產品,什麼火就賣什麼。


 


畢業的這幾年我在一家化妝品門店做BA,親眼目睹了老闆是如何將一家新店的生意,做到讓同一條街上的大門店眼紅的。



老闆看我工作比別人更賣命,也就願意傳授給我她的生意經:我們要專挑折扣低、利潤高的產品引進,而且,什麼火就賣什麼。

至於產品質量、門店定位什麼的,賺了再說吧


 


大道理聽得多了,我卻越來越不相信自己。


 


前一兩年老闆確實賺了點小錢,但從今年開始,顧客一去不回頭,業績下滑。想法跟老闆碰不到一塊去,我打算辭職了。


 






不重視產品品質,添加違禁成分,誇大功效,營銷為先,寄希望於招商收款,不做長線。


 


這種套路是行業里想賺快錢的人,百用不厭其煩的「萬金油」。


 


聽說近期廣州有好幾個廠家,生產的粉剌液、祛痘精油、美白霜等,被查出非法添加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化妝品禁用物質。


 


有的幾個月前,還在某山水寶地召開招商會,

效果棒、高復購、動銷佳

……再來個「史無前例」的

政策,在座的代理商「怦然心動」。


 


如今「知道」真相的代理商感到「受傷害」了,但又能怎樣?這輩子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給我下的套路。


 






國外註冊公司,產品包裝精美,定個高價,加上「海龜」鍍金的身份,不少代理看到利潤高,打款爽快得很,並積極繼續發展二三級代理,但實際上,品質根本禁不起考驗。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前幾天我同學邀我去他公司喝茶,聽他不斷提起一個做面膜的微商「高手」,日銷8萬盒。開始我不是很信,但是,能讓每個做面膜的人拿來做談資,這本身就屬於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了。


 


後來,我研究了一下這家公司,韓國註冊,面膜也是新牌子,不過玩微信的人應該見過這家的廣告,也有很多人在賣這個牌子的面膜。


 


他們在淘寶天貓以及其他渠道的銷量,都非常一般。主要是藉助微信朋友圈,不斷地發展代理去消化產品。




但消費者買了沒,我不知道。至於為什麼能快速起盤,這可能是我聽過最「狗血」的劇情:

我的面膜銷售為什麼會火爆,包裝漂亮、政策誘人。



 






賣假貨。進貨價十幾元的假貨,以正品價200多元賣出去。只要手握進貨渠道,和相關部門打好關係(檢查時提前把假貨換為真貨),短短几個月就撈了一筆。


 


一個朋友的美妝店裡做著進口品,為了照顧她的生意,我從她那裡買了10盒面膜,單價215元。後來一個同事告訴我,他老婆是做同款面膜的代理。




一次出差開會,這位同事喝多了,我在酒桌上開玩笑說,你老婆賣那麼高大上的面膜,你咋一臉褶子啊。我同事說:「她那個是A貨,十幾塊進貨,200塊賣出去,都是騙人的。」我當時就汗了。




這種例子其實也是老生常談了,曾經年銷量超1000萬的韓國網紅面膜「麗得姿」,被「代購」和「海淘」帶到中國後,「假貨」便開始遍布線上下,線上單片售價甚至低至幾元一片。




那些年,雖然漂亮的數據給這個品牌長了不少面子,但畢竟更多的錢跑到了別人的口袋。

眼看某些人馬上就要成為下一個「西紅柿首富」,最終還不是「邪不壓正」給一鍋端了


 






地下工廠起量低、價格低,專門吸引初創品牌「入坑」,客戶打款之後,等不到出貨,工廠就關門大吉了。




高中化學課代表的他,幾年前看到國內化妝品市場增長的新聞後,從皮革業轉行,開了家地下小作坊,專門幫助化妝品品牌OEM。




他很清楚,自己的設備跟不上,競爭力並不強。為了快速吸引客戶,打出「中小型企業孵化平台」,以價格低

、起量低的「雙低」吸引成單。




有些剛起盤的品牌,因資金緊缺,心動了,結果自然是打款後

貨沒出,工廠就關門大吉了


 






主業還沒做好,聽別人說什麼賺錢就跑去幹什麼。


 


老王做代理商十多年了,被「行業紅利期已過」、「未來10年這些職業將淘汰」此類負能量論調包圍後,每日每夜地活在焦慮中,非常痛苦。


 


他曾經試著努力改善處境,但最終屈服現實沒能堅持做好本業。


 


比特幣火的時候,他抱著豁出去的心,挪用店家貨款炒比特幣;最近聽說區塊鏈很賺錢,日賺上百萬,有人一個月撈了好幾個億,他又沉迷「鏈圈」無法自拔。


 


這種就是傳說中的「牆頭草」,

異業沒成功,本業也被連累

。最後行業沒有死掉,他們倒是把自己玩「死」了。






當前幾乎所有行業的人,距離事物的本質漸行漸遠,每個人都浮在空中,意淫著可能要到來的幻覺。但這樣做的結果「非死即傷」,即使賈躍亭這樣一個為夢想而窒息的人,也逃不過「制裁」。


 



 



相信賺快錢的神話,是窮人的自我麻醉。

吳曉波曾說,他不相信三五年可以做成什麼事情,於是他選擇了「老火慢煨式」。那些想賺快錢的化妝品同行,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呢?


 


放任的不應該是個人對金錢的慾望,而應該是時間和積累的力量,讓成功變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責編:梅庄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妝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美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