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記錄下的那些故事

手機記錄下的那些故事

上一期的手機照片徵集陸陸續續收到一些朋友的分享,看得我很有感觸。

這些照片,記錄下的是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思想以及不同的故事。

心理學裡說,眼睛看到的,其實是大腦想讓我們看到的。

我們心中的世界是什麼樣,我們鏡頭下的世界也就是什麼樣子。

感謝投稿的朋友願意和我們分享你眼中的世界。

你們拍的都好棒!

小綿羊發來三張照片。圖一、圖二是她拍的海鷗,第三張是她記錄的某一處地方,從她的描述可以看出來,對她來說是個很有故事的地方。

圖一:以為自己是老鷹。

圖二:如同戰爭大片中的空戰場面。

圖三:兩棟樓中間有家賣梅菜乾餅的很好吃,好吃到就像樓中間那道光一樣好吃。

Liaihgsilila和我們分享了兩張不同心理狀態下的照片,這樣的照片,是有生活味的記錄。

圖一:傍晚與貓相伴,喝杯茶,看本書,醉了。

圖二:都說一個人吃火鍋需要勇氣,離開家的第一餐,對自己好一些,也告訴自己要勇敢一些。

笨小孩也拍了一張海鷗,他的海鷗感覺漫不經心還有點痞。

圖一:去滇池看海鷗,隨手一卡,哎呦……出片。

Ringo的視角很溫婉,拍攝的物體也比較佛性,是個內心平靜的女孩。

圖一:去磁器口的時候和室友一路擼貓,但是我們卻沒有打擾這個睡在花叢中的小可愛。重慶——這個地方的貓都是風雅的。

圖二:只有開始、不會幻滅。

圖三:小院和它的守護者。

圖四:天津飛往貴陽的途中,突然金光普照。

袋鼠有著很獨特的視角,照片中有些小悲涼,又有些小確信,能夠感受到他自己跟自己對話的瞬間,同時又個性十足。下面是他的獨白。

一個不專業攝影愛好者的救贖

我是一個懶得帶相機的人,劃重點的話,我是一個懶人。

我覺得攝影的魅力在於定格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所以我也有了懶惰的理由,所見即所得,懶於深入研究光影、構圖、後期。

對我來說,憑自己的短見又想去偶遇美麗的畫面,這種心態,是不能成事的心態,可能是個在莫先生拒絕用手機拍照片時期比較鄙夷的那種路人。

在看了上篇《你的手機攝像頭除了自拍還拍了些啥》之後,我也自信地認為我應該拍了很多,所以急匆匆想寫下這段文字,同時,翻看手機相冊,挑幾張,算投個稿。

大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吧,照片尺寸不同可能是來自於不同的手機。

城市裡大同小異的建築以相同的方式割裂了天空

廟裡的三隻腳小貓,滿分模特。

單反窮三代?樂高傳家寶!

從來沒有覺得一個人看電影很孤獨,尤其當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反而覺得非常愜意。

故鄉的秋天的海。

玩脫了的全景照片,可我非常喜歡。

前年吧,某一個凌晨出警,索性坐在海堤上等日出。

比方說,卧室兩隻射燈造就的光影,我按一下手機的快門,就能與所有人分享我的遐想。

15年夏天的錢塘江邊的晚霞,之所以喜歡,是因為像一幅油畫。在這個城市華燈璀璨之前,著一層自然的色。

手機最大的便捷在於,哪怕是等個紅燈,也幫你留住生活里那些讓人遐想的美。

陳槍槍發來好多雲,還分享了他和雲的故事。他說他喜歡雲,喜歡這種自然的天空藝術,關於他和雲的故事,聽起來豐富多彩還富有哲理。我覺得他心中有束光。

其實,喜歡拍照這件事,我也是小時候被天空的雲所吸引,想要記錄這種美,才萌生對攝影的興趣的。

以下是陳槍槍和雲的故事。

這幾年自己陸陸續續用手機拍了那麼多張雲的照片,原因的話,我想是大概是方便,方便取景、方便欣賞。在水泥鋼筋森林裡,山水綠樹都彌足珍貴,可看雲仍是最低成本的觀景。所以,我喜歡雲。

王小波說,「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做好多事情,我想吃、想愛,甚至有那麼一剎那想成為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雲是極度富於詩意和想像力的,藍天作畫布,陽光作油彩,每一幀都瑰麗壯闊、每一幀都絢爛多彩,晴天的大塊積雲、雨天的鋪陳層雲、落日時分的火燒雲……

光與影的交錯重疊、顏色的遞進渲染彷彿是印象派大家肆意揮灑、信手拈來的塗鴉,沒有太陽的天空雖是沉悶的,但沒有雲的天空絕對是毫無美感可言的。

是雲讓我們抬頭就能看見藝術、看見美,所以,我喜歡雲。

我與海對視,浪花翻打。

肅殺瑰麗的黃色積雲。

蘇子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

雲是最平等的景色,不因你富可敵國就獨享一片天,不因你面朝黃土就失去了穹廬,在雲看來,我們都是無差別生活在穹頂之下的渺渺蒼生。

凡是上天賦予的東西,人類都在無差別的享用。雲就是雲,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看雲對我不只造成視覺上的衝擊,還激蕩起樸素人文主義情懷的漣漪,所以,我喜歡雲。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生命金光燦爛,美好客觀存在。

杜甫詩云,「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就參悟了「人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的哲理,萬物皆流,唯一不變的常數就是變化。

天上沒有一塊恆定不變的雲、沒有一塊不流動的雲,我在欣賞景緻的同時也窺見了深沉神秘的哲思,喚醒了關於「哲人王」的遠古理想。所以,我喜歡雲。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珠江退了潮,裸露出溝溝壑壑的河床,於是每一灘淺水都映出一片晚霞。

天好的時候抬頭看雲,我總是釋然的,誰說生活只有苟且沒有詩意?誰說現實荊棘密布消磨了理想?誰又說科學僭越哲學已死?

我不是一個盲目樂觀的人,但正如羅丹所說,生活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關於詩和遠方的童話就藏在抬頭可見的雲翳中,覓得幸福也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

關於攝影,有些小小的個人觀點想和大家分享。

攝影是門藝術嗎?對藝術家而言,它是!

但對我們而言,它是項技術。一項關於情感存儲的技術,就像記事本,記錄著某時某刻的某種情緒。

所以,照片內容本身的意義應該大於照片形式美的意義。

一張照片,記錄的是一個瞬間,承載的可能是一種感受,也可能是一段故事。

我想,這才應該是「好照片自己會說話」的真正意義。

謝謝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莫閑生 的精彩文章:

TAG:莫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