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穆濤:「華夏、中國、中華」名稱的由來

穆濤:「華夏、中國、中華」名稱的由來

華夏、中國、中華,這三個名稱是有來頭的,也是歷史沉澱形成的。

我們的大歷史,自夏代才清晰一些,在夏之前,因無史載,基本上是縹縹緲緲的傳說和臆想。夏代先人的生活方式開始定居下來,以農耕和城居為主。當時的社會生活就是兩件大事,農業生產和築城而居。農耕,水是重要的,因而夏代重視水利,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布至今。夏代不僅重視大河的有益有效治理,也看重小流域的保護。《論語》說到禹功,「卑宮室而儘力乎溝洫」,輕樓堂館所重水利命脈。我們今天也重視河流治理,但治理的方式問題太大,黃河被治理的時而斷流了,更多的小流域乾涸現象已十分嚴重和迫切。

築城而居始自夏代,開啟了古代城邦的雛形。史載有「鯀作城郭」「禹都陽城」。陽城不是地名,指在山南或水北築城。城中之地稱為「國」,住在城中的人即為「中國人」或「中國民」,簡稱「國人」。」《說文》是這樣存義的:「夏,中國之人也。」這時期的「中國」意為「國中」,用以區別游牧民族。

西周上承商代,但因襲夏,以夏為稱號,周代轄域內的土地稱為「區夏」「有夏」「時夏」,「區夏」即夏區,「有夏」中的「有」是語助詞,這種表述習慣今天也有痕迹,如葛優做的那個廣告,「我有吃」。「時夏」的「時」為「是」,古代表述文字里常見,即「這個」之意,史載有「用肇造我區夏」(《尚書》),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尚書》),「我求懿德,肆於時夏」(《詩經》)。

西周分封建國,最多時分封了八百多個諸侯小國家,這些小國總稱為「諸夏」。「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左傳》)。周王東遷洛邑(洛陽)後,王室的權威下挫,諸侯國之間頻繁兼并,列強國家出現,個別諸侯國做大做強,支流漫過主流。這一時期的「夏」限指中原地區,「居楚則楚,居越則越,居夏則夏」(《荀子》),此時,「華」字開始用於文字表述中,「推衍出一個『華』字來,按華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其音相近,增用一個字有加重語氣的作用。二字可單用,亦可以合用,夏和華二字互舉為文,與裔和夷二字互舉為文相同」(王樹民)。《左傳》里的記載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今而始大,比於諸華」「諸華必叛」「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華夏兩字並稱,在春秋時期就有了,但使用之初,是指中原一帶,或有中原地區生活方式的地方。

春秋之前,涵蓋我們國家地理全範圍的詞並不固定,史載有「禹甸」「禹跡」「禹域」「天下」「四海」「九州」「九有」「九域」「九隅」等,這些詞都有些含糊,不夠明確具體。選取典籍里記載的我國地理全境的三段文字:

「自恆山至於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於江,千里而近;自江至於衡山,千里而遙;自東河至於東海,千里而遙;自東河至於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於流沙,千里而遙。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盡東海,北不盡恆山,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禮記?王制》)

「凡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有始覽》)

「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管子?地數》)

以「中國」為我國的通稱,自漢代開始,「中於天地者為中國」(揚雄),「中國」一詞的內涵也有分別,統一時期指全國疆域,分裂時期指中原地區。「中華」一詞也在這一時期開始被使用,「中華」一詞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東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陽門也。第四星曰上將,所謂四輔也。」(《天文經星?中宮》)以人世間的宮城比擬天宮的構造,東西兩面各有三個門,中間之門以「中華」命名,在「中國」與「華夏」兩詞中各取一字,兩側以太陽門,太陰門命名。後世的皇帝也有借「奉天意」之名以「中華門」命名宮名的。

華夏,中國,中華,如今指的是我國全境,這三個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面。

本人選入穆濤《先前的風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總社《陝北民間美術考察》被評為2018年陝西省優秀科普作品
《圖解日本史》:從舊石器時代到現代日本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