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反思之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反思之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儒家重視修身,他們把修身看作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大學》開篇即提出「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孟子繼承和發揚了早期儒家修身為本的思想,以性善論為理論基礎,創建了完整的關於修身的理論體系。

在孟子的修身思想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反求諸己」,它的含義是凡事多開展自我批評,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孟子說:「愛別人但是別人不親近你,那就得反問自己的仁愛夠不夠;管理別人卻不能夠管好,那就得反問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問題;有禮貌地對待別人卻得不到相應的回敬,那就得反問自己的禮貌是否到家——任何行為如果沒達到預期的效果都要反躬自責,自己行為端正了,天下人自然就會歸附。」

關於這一點,歷史上的大禹和商湯可以說是開展自我批評的先驅者。正如《左傳·庄公十一年》中所說:「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夏禹、商湯與唐堯、虞舜被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最英明的君王,被後人視為賢明君主的典範。夏禹商湯雖然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他們卻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承擔責任,自省其過,並努力加以改正,所以他們受到百姓擁戴,統治區域迅速擴大、勢不可擋。

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經常反思自己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理性的表現,有助於汲取教訓,糾正錯誤。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幾段故事,幾首詩詞,幾份情懷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與管理:方爾加教授大道知行講堂開講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