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期男孩父母不焦慮的秘訣

青春期男孩父母不焦慮的秘訣

如果你認為養育一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男孩的生活讓你覺得充滿各種「驚喜」,那我在這裡告訴你「最大」,「最壞」,「最好」的事情還遠未到來。養育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不僅僅是大胃口或者更大的混亂,還是一種魔力和瘋狂—— 這也是讓生活如此美好的原因。養育孩子,提前學習每個階段孩子的特點,當你發現這些特點都是正常現象的時候你會減少很多的焦慮,而能更好的享受孩子成長的每個過程。

在男孩走向成年那幾年,基本上就是作為男孩媽媽的全部成長經歷中最極致的挑戰。估計大部分作為過來人的男娃媽媽們都會認同這個觀點的,來看看我幫你整理的會在青春期男孩身上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他和你一樣掙扎,這個階段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尷尬的階段,在身體和情感上,他正在經歷許多的新事物。這段從孩子到成年人的路徑,對於男孩來說在很多方面並不輕鬆。

無論男孩女孩,無論孩子多麼優秀統計表示有96%的青少年向父母說謊,孩子撒謊的主要原因是試圖保護與父母的關係,不希望他們對自己感到失望。

你和他之間最好的談話通常會發生在車子裡面,當你們兩個都在凝視著馬路的時候。為了交通安全,務必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哈。

會有一位年輕女士傷透他的心,你會有一點吃醋的感覺。

他經常會幫你修好電視/電腦/手機的小問題。

雖然他拒絕長大,不過他自己對於這個想法也會感到害怕。

他會時不時的鬱悶,聽喜歡的歌曲或穿著破爛的T恤,這樣的事兒似乎會一直持續下去,沒完沒了。

你很容易成為他生命中最不酷和卻最心愛的人。

他會談論他的童年,而且你也會發現自己也喜歡這樣做的。

他仍然喜歡關於他出生時的故事,聽到搞笑的片段,他也許會和你一起哈哈大笑。

他喜歡你保存他的嬰兒衣服,藝術品和最喜歡的玩具。

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擔心R級電影,對他而言一種極大的自由。

你總能看到自己有一天和他成為近乎好友。

他特別能睡,彷彿睡覺就是他的工作。

他很在意他的外表

他會對著鏡子數他的面部毛髮。

他會經常忘記戴牙齒保持器。

他很容易就會超用你給他共享數據包。

他還時常會哭,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某些時候他可能會需要你的許可才會哭。

他會去聞打開的酒瓶。

他需要感到他是被需要的。

他也許會痴迷於某種「無聊」的遊戲(例如水瓶翻轉)。

他很無聊,很無聊,而且總是感到很無聊。

他會有一些些害怕與老師交談。

他有時會生氣,但連自己都不知道生氣的原因。

他仍然喜歡卡通。

有時候他會有一個愚蠢的決定可以改變一切。

他會用你想不到的方式照顧你。

他與父親的關係可能會變得艱難。

他希望他的卧室有鎖。

他現在花的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他四肢變得更長且看上去很笨拙。

他充滿了手指敲擊,咔嚓聲,腿部彈跳,嘴唇砰砰聲,指關節敲擊聲。

他能處理事情的真相。

由於年齡的原因,公眾有時會對他不夠友好(認為他是成人而有更高的要求)。

媽媽的家常菜仍然是他最喜歡的。

他會拚命的吃他最喜歡的食物有時候會吃到吐。

他甚至在吃完之前就餓了。

他不喜歡分享食物(胃口實在太好)。

他對家人非常忠誠。

他經常會像小時候一樣一不小心就讓自己受傷。

當你聽年輕的父母說,希望便盆訓練和午睡時間表是他們最頭疼的事情,你會在心中暗想,「等你們家男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真正體驗到做父母的不易了」。

他特別害怕被拒絕,當他擔心他的意見會被拒絕的時候,他會說他「不在乎」。

有時候你難以確定他到底是健忘,還是懶惰,還是兩者兼而有之。

然後你會發現這一切好像還只是一個開始……

還有許許多多的怪異行為無法窮盡,兒子還未進入青春期的父母請提前學習做好準備。

而青春期男孩的父母,看到這些行為,要知道這絕非你家孩子才有的情況,那麼應對起來就不會這麼抓狂了。情緒快要失控的時候,秘訣就是心裏面多默念幾句咒語「這些都是正常的,這些都是正常的」,讓自己的情緒快快平復。這句咒語的好處在於:

一來可以不用氣壞身體。

二來之前看到「前輩們」和孩子打的不開開交,據說連手機、電腦都往外扔,念咒可以節約財務。

三來經歷過青春期鬥爭父母后面無不懊惱、後悔,知道自己做錯了,沒有理解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多念咒可以減輕懊惱和後悔的次數。

再者可以幫助你們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在這個青少年期(12~20歲)階段的孩子處於自我身份認知vs.角色混亂階段。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多重身份,孩子,學生,朋友,社會公民。。。,這個階段對於角色的判定是迷惑的,孩子的主要任務是知道「我是誰」,建立自我認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如果父母給孩子空間讓孩子對各種不同的角色進行探索,那孩子最終通過自我探索完成自我的認知。而如果這個階段父母還是覺得孩子是孩子,不夠成熟,經驗不足,於是總是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孩子會感到迷失。這個時候的關鍵人物是:孩子的偶像和同伴。

孩子和家長之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會有很多衝突的原因在於孩子希望自主探索,家長認為孩子不夠成熟不給孩子長大的機會。有研究表明自主需求最強的年齡並非從12歲開始逐漸增強,到18歲到頂峰,通常對父母權威的對抗最高峰發生在在14-15歲左右。

這個階段發展順利會孩子會有一個好的自我認知,價值觀的建立,有人生目標,人格完善;如果不順利會有不恰當的青春期行為,個人角色混亂,沒有目標。

父母的愛是指向分離的愛,這個階段的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為自己做主,父母給孩子最溫暖的支持,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榜樣,交益友,實現從孩子向成年的好的過渡。

摘星團隊專註加拿大精英私校的申請

伸手摘星,讓夢想照進現實

孫穎康(Rebecca): 加拿大資深私校顧問,摘星創始人

教育專業畢業。曾在可口可樂、聯合利華擔任市場營銷的資深管理工作,輾轉中國、新加坡(亞太總部)、英國(全球總部),擅長品牌戰略規劃、品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跨文化的品牌市場推廣。

移民加拿大後重回教育行業,是資深的加拿大私校顧問,深入走訪了70多所私校、與加拿大最具權威性的私校信息中心、多大私校研究項目組均有合作,與安省諸多頂級私校的招生部也聯繫緊密。尤其擅長頂級和優質私校的申請規劃、面試輔導、候選人核心競爭力的塑造。

Colin先生: Crescent 前副校長、UCC前高中部副主任 - 學業規劃

Colin先生作為頂尖私校的業內資深精英,與摘星獨家合作,為學生共創美好未來。

Colin先生曾在加拿大頂尖男校UCC(上加拿大學院)工作21年,任職高中部副主任。

之後在加拿大頂尖男校Crescent(新月學校)工作12年,擔任副校長。

Colin先生畢業於西北大學英語系,目前在多大就讀博士,並在私校業界擔任下面方面的資深顧問:

Understanding the Toronto Independent School scene

Navigating Independent School culture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faculty and students

Laura: 摘星專業私校顧問 - 文書演講

Laura 畢業於杭州外國語學校(中學)、廣州外語學院(大學)、多倫多大學 Rotman商學院(碩士),英語的聽說讀寫極為出類拔萃,有18年的英語文書撰寫輔導經驗。

Laura畢業後任職於多倫多普華永道事務所多年,現擔任安省對國際生接收和教育政策以及安省教育部對私立學校審查項目高級顧問。

Laura以親切耐心、高度負責、為每個學生專門定製即高效又極其與眾不同的閱讀、作文、面試基本功培訓見長,不僅成功地幫助了多名已經被私校拒絕的學生申請入加拿大精英私校,而且帶領學生在申校過程中在聽說讀寫和個人氣質魅力各個方面達到質的飛躍。

Laura在撰寫文書,準備面試,提高公共演講技能等方面實績豐碩,口碑優異,受到很多專業同行和家長高度讚譽。

章萍: 摘星專業私校顧問 - 培訓導師

章萍曾任世界500強資深研發總監,帶領過德國、美國、中國數百人的研發團隊打造產品、並獲全球市場份額第一佳績。籍著優異矚目的業績,章萍獲得了上海市區優秀青年、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獎章。

章萍還兼職公司內部管理培訓講師、導師,項目管理講師。特別擅長培養員工,發現員工個人特點,啟發員工並為員工量身定製職業發展路徑。

在擔任培訓導師的同時,章萍一直研究國內外教育體系的動態。移民加拿大以後,投身於教育領域,指導家長和孩子選擇適合的加拿大的本土私校資源,幫助了不少孩子申請到理想的精英私校,特別擅長規劃、面試指導、提高孩子的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摘星 的精彩文章:

TAG:摘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