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官員遍布全國,工資如何發放到賬的?答案太出乎意料了

古代官員遍布全國,工資如何發放到賬的?答案太出乎意料了

中國從秦朝開始,就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大一統王朝,而且採用郡縣制度,各地官員都由中央任命。僱人幹活,就要付工錢,具體到國家機器上就是俸祿。

在當時貨幣體系還不完善的時代,完全的貨幣時代還沒有到來,因此存在著相當數量的以物易物的交易,而且,當時的百姓向上交的賦稅也不是錢幣,更多的是實物,比如糧食、絲綢、布匹等。所以官員更多時候,領到的俸祿就是實物。

漢朝俸祿一年一發,所以叫「年俸」,工資額以糧食來結算。所以漢朝形容官員品級時,常是「年俸XX石官員」。不過具體執行起來,也不止發糧食。漢朝的賦稅里,就有收取錢幣的算賦。所以西漢政府發工資,也經常把糧食折算成錢。

到了東漢時,乾脆改成「錢穀各半」,京城以及各地大小官員,每年固定時間,在所在地指定倉庫領取錢糧。隨著經濟的發展,貨幣在俸祿中的比重逐漸超越了祿米。而到了唐宋時期,絕大多數的支付俸祿的形式成為了貨幣。

到了宋朝,官俸的領取憑證稱"券歷",內含各種以實物形式發給的補貼,通稱"給券",具體名目有館券、驛券、倉券等區分,均由持券者到指定地點領取。

明朝就很有意思了,明代官俸折實的花樣特別多,總是受祿者吃虧,明朝鄭和下西洋後,國庫中堆積著大量西洋帶回的香料胡椒等物品,一度作為官員的俸祿進行發放。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漢朝《漢官儀》記載每年臘月皇帝都會對文武百官進行賞賜,稱之為臘賜;而且歷朝歷代大多都有了這一制度。這種賞賜由皇帝規定,然後統一發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樓故事 的精彩文章:

唐代大詩人王維,為什麼當了叛國賊?這個人太無恥了!
由古至今,為啥都用石獅子守大門,而不用石老虎?答案太出乎意料了

TAG:古樓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