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和殲31誰是中國未來艦載機

殲20和殲31誰是中國未來艦載機

原標題:殲20和殲31誰是中國未來艦載機



圖為正在試飛的殲-31------對於艦載戰鬥機的發展,存在一個說法,認為中型戰鬥機由干體積較小,所以能在航空母艦上部署較多數量,對於航空母艦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作為例證的是美國的F/A-18「大黃蜂」系列,法國的「陣風」-M等。


這種觀點的國內支持者認為,中國未來的戰略目標是確保第一島鏈內部,因此中型戰鬥機殲-31的作戰航程完全適合,而且戰機發展講究傳承,研製了殲-15的沈飛在經驗和工藝上也會更有優勢,你看,更多,更好,難道殲-31上艦不是順理成章的嗎?圖為網友拍攝的殲-31戰機。



實際上,這種思路本身是對航母發展歷史的不了解所導致的,航空母艦艦載機的發展,是朝著不斷重型化的方向發展。美國海軍每一代的主力戰鬥機,都是根據彈射器的最大彈射能力和攔阻索的最大攔阻能力而發展的,每一代戰鬥機實際上都是在不斷的重型化過程中,F/A-18E/F「超級大黃蜂」表面上看起來比F-14「雄貓」要輕,但這兩種飛機實際上是固定翼和可變後掠翼兩種不同的氣動形式。圖為美國重型艦載機F-14。


中型戰鬥機相對於重型戰鬥機,可以取得一定程度的數量優勢,這是一個可以證明的公論。但是數量優勢和作戰能力優勢,有相對應的關係嗎?航空母艦發展史告訴我們--------NO。



二戰時的航母動輒搭載上百架戰機-------------------------------而排水量為當時航母數倍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最多也就搭載80架戰機,------------難道尼米茲的戰鬥力不如二戰航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武惟楊 的精彩文章:

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哈士奇
給韓國壯膽:美軍里根號航母

TAG:我武惟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