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該成語出自司馬懿之口,最能體現其性格特徵,有人卻沒看出來

該成語出自司馬懿之口,最能體現其性格特徵,有人卻沒看出來

原標題:該成語出自司馬懿之口,最能體現其性格特徵,有人卻沒看出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孫禮傳》,時間是在曹魏少帝曹芳掌權期間,主人公是孫禮和司馬懿。原文如下:

時匈奴王劉靖部眾強盛,而鮮卑數寇邊,乃以禮為并州刺史,加振武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往見太傅司馬宣王,有忿色而無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恚理分界失分乎?今當遠別,何不懽也!」禮曰:「何明公言之乖細也!禮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魏室,上報明帝之託,下建萬世之勛。今社稷將危,天下凶凶,此禮之所以不悅也。」因涕泣橫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時匈奴王劉靖兵強馬壯,鮮卑又多次入侵,朝廷便派孫禮為并州刺史,加封振武將軍,持符節、護匈奴中郎將。赴任之前,孫禮去拜會太傅司馬懿,面帶怒色卻不說話。司馬懿問他:「現在你成了并州刺史,難道還嫌職位太低?還是因為當初處理兩郡分界的事情而生氣?現在就要分別了,怎麼不高興呢?」


孫禮回答說:「您說的不對!我雖然修養不高,難道還會介意官位和一些陳年舊怨呢?我本來認為您能與伊尹、呂望那樣,輔佐曹魏皇室,上報明帝的託孤重任,下建萬代不朽之功勛。但如今國家社稷即將陷入危險,天下動蕩不安。這便是我不高興的原因。」說完眼淚奪眶而出。司馬懿說:「先不必採取行動,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事情。」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司馬懿口中的「忍不可忍」,意為忍受逼人不能忍受的事情。這也是司馬懿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孫禮是曹魏中期的一員名將,先後擔任過太守、尚書、荊州刺史、冀州牧等職。在他擔任冀州牧期間,曾經因為當地清河與平原兩郡的分界問題與曹爽發生分歧。曹爽認為孫禮藐視自己,卻捏造罪名將孫禮逮捕下獄。後來北方邊陲遭受匈奴和鮮卑入侵,曹爽這才不得不重新任用孫禮,將其任命為并州刺史。


對於曹爽的專權,孫禮非常不滿。本文介紹的這個成語故事,其實就是孫禮藉機向司馬懿發泄心中的憤怒,並暗示司馬懿能夠早日誅滅曹爽。而這句「忍不可忍」的成語,最能體現司馬懿隱忍的性格特徵。他深知要消滅曹爽一定要出其不意。後來,司馬懿以裝病的方式騙過了曹爽,數年後,司馬懿發動突然襲擊,將曹爽一黨一網打盡,最終控制了曹魏政權。直到此時,曹爽才明白過來,但為時已晚。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曹操的堂妹夫,做過一件大事,病逝後曹操流淚哭泣
曹操得到一降將,為何興奮地向荀彧報喜,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