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傳統十大美食與特產

日本傳統十大美食與特產

1、日本壽司

壽司是傳統日本食品,即可以作為小吃也可以當正餐。壽司的主料是米飯,主要烹飪工藝是煮。歷史起源  在江戶時代的延寶年間(1673年至1680年),京都的醫生松本善甫把各種海鮮用 壽司醋泡上一夜,然後和米飯攥在一起吃。可以說這是當時對食物保鮮的一種新的嘗試。在那之後經過了一百五十年,住在江戶城的一位名叫華屋與兵衛的人於文政六年(1823年)簡化了壽司的做法和吃法,把米飯和用醋泡過的海鮮攥在一起,把它命名為與兵衛壽司,公開出售。這就是現在的攥壽司的原型,這種說法早已成為定論。-製作方法  壽司必須的材料是米飯(ライス),其原料是壽司米.米飯煮熟後,加入適當的壽司醋,糖,鹽等調味,待降溫後才用來製作壽司.所用的原料有優質的海苔,紫菜,蛋皮,豆腐皮,春卷等.餡料也極其豐富,而且最能體現壽司的特色!!餡料常用的有海魚,蟹肉,貝類,淡水魚,魚子,煎蛋和時令鮮蔬。

2、日本清酒

日本清酒是以大米與天然礦泉水為原料,經過制曲、制酒母、最後釀造等工序,通過並行複合發酵,釀造出酒精度達18%左右的酒醪。之後加入石灰使其沉澱,經過壓榨就成製得清酒的原酒。但清酒原酒還不是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清澈透明。要想達到這一步,必須在儲存罐內添加定量活性炭,進行脫色作業。在灌裝的前後還有進行兩次低溫殺菌作業,方可瓶裝上市。  日本清酒,因為它的原料單純到只用米和水,就可以產生出令人難以忘懷的好滋味,所以有人將它形容成:用米做成的不可思議液體。而因為日本各地風土民情的不同,且在長遠歷史的影響下,日本清酒也因此成為深具地方特色的一種代表酒。 其代表就是日本各地的釀酒師流派-----杜氏流派。比較出名的是:兵庫的丹波杜氏、新瀉的越後杜氏、岩手的南部杜氏等。它們取名的特點是以出身地的舊地名來命名。

3、日本刺身

刺身(日語音「殺西米」)是將新鮮的魚、貝、牛肉等原料,依照適當的刀法加工,享用時佐以用醬油與山葵泥(日語音「瓦沙比」)調出來的醬料的一種生食料理。以前,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時,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故經常會取一些魚皮,再用竹籤刺在魚片上,以方便大家識別。這刺在魚片上的竹籤和魚皮,當初被稱作「刺身」,後來雖然不用這種方法了,但「刺身」這個叫法仍被保留下來。日本生魚片稱為刺身,一般都是用新鮮海魚、海貝製作,蘸以醬油、山葵等,是日本菜中接近最清淡的菜式,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菜式之一。生魚片(日語叫「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食品。江戶時代以前,生魚片主要以鯛魚、鮃魚、鰈魚、鱸魚為材料,這些魚肉都是白色的。明治以後,肉呈紅色的金槍魚,鰹魚成了生魚片的上等材料。現在,日本人把貝類、龍蝦等切成薄片,也叫「刺身」。

4、神戶牛肉

神戶牛肉(Wagyu Beef)是世界上最有名氣的牛肉。作為日本特產,神戶牛肉常常出現在招待國賓的宴會上。那種香而不膩、入口即化的感覺,能讓人不忍停箸。它曾被日本天皇禁食,亦曾賣出過「天價」。不過,如果你知道了神戶牛是喝著啤酒、享受著按摩長大的,就不會奇怪這美味從何而來了。 出產神戶牛肉的日本但馬地區,是塊有山有溪的地方。溪水中富含礦物質,是不折不扣的 神戶牛肉「礦泉水」;山上生長的牧草中還夾雜著藥草。神戶牛就是如此喝「礦泉水」、吃「葯膳」長大的。可是,這還不是其美味的全部原因。傳說中,神戶牛還會喝啤酒、享受按摩。帶著好奇,記者走訪了當地養牛的農戶。據農場主介紹,因為牛長到一定程度會出現食慾減退,所以他們會喂自家的愛牛喝啤酒以增進食慾。此外,為了幫助牛減輕「精神壓力」、安心成長,養牛人還會定期用梳子給牛做按摩,用燒酒塗抹其毛皮,據說這樣可以加強牛的味道。

5、日本生魚片

日本生魚片  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日本人吃魚有生、熟、干、腌等各種吃法,而以生魚片最為名貴。國宴或平民請客都以招待生魚片為最高禮節。  日本人稱生魚片為「沙西米」。一般的生魚片,以鰹魚、鯛魚、鱸魚配製,最高檔的生魚片是金槍魚生魚片。開宴時,讓你看到一缸活魚,現撈現殺,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不吃生魚的外國人,嘗了一次便想吃第二次了。

6、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即「和食」,起源於日本列島,並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肴。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日本料理,是日語中「日本式烹飪」的意思,也在部分地區的現代漢語中使用,通常也指日本菜。當提到日本料理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壽司、生魚片,或是擺設非常精緻,有如藝術的懷石料理。然而,對許多日本人來說,日本料理是日常的傳統飲食,特別是在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末期所形成的飲食。  日本料理是被公認烹調一絲不苟的國際美食。而一位好的料理師必須成為食用者與大自然之間的僑聯,在料理師用心細緻的烹調下,讓客人嘗到最地道的天然美味。  日本料理烹調的特色著重自然的原味,不容置疑的,[原味]是日本料理首要的精神。其烹調方式,十分細膩精緻,從數小時慢火熬制的高湯、調味與烹調手法,均以保留食物的原味為前提。

7、日本景泰藍

日本景泰藍是日本的而一個特色產品。據說它是中國景泰藍的兒子,具有珍珠般的燦爛光澤和高度的設計藝術性,享有盛名。七寶燒是日語中對金屬琺琅器的稱謂。因其燒制工藝源於中國的景泰藍,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藍之稱。七寶燒的製作過程同景泰藍相似,即以金屬為胎,用細細的金屬絲掐成各種圖案輪廓,將其燒焊在內胎上,然後再根據圖案所需顏色塗點相應的琺琅釉料,精心燒制,最後鍍光,整個製作過程需三十多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七道:制胎、掐絲、燒焊、點釉、燒釉、打磨、鍍光。各道工序中最為細緻複雜的是掐絲和點釉技術,而燒釉和打磨一般要經過多次。琺琅顏色比較多,主要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一般來說,單色七寶燒較為少見。不過,也有透明釉七寶燒,即在經過藝術加工的金屬坯胎上塗飾透明琺琅釉,經烘燒後露出胎上的花紋或圖案。七寶燒的產地較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京都地區。

8、日本漆器

日本漆器在日本已經發展的很好。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中國的漆藝就開始流傳到日本,由於地理環境相似,天然漆的資源豐富,日本也組織起了漆器生產,並逐漸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漆藝行業。在我國的漢代,中國文化輸入日本,特別是漆文化的滲透,日本本土的漆藝受到強烈影響。尤其是唐代鑒真和尚的六次東渡,眾多隨行的工藝匠師把漆藝的種子深深地播撒在了東瀛之國。日本漆藝工匠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本國漆器特色:以金、銀作為裝飾花紋,即日本所謂的「蒔繪」,以金、銀屑加入漆液中,干後推光處理,顯示出金銀色澤,極盡華貴,有時並以螺鈿、銀絲嵌出花鳥草蟲或吉祥圖案。公元10世紀以後日本漆器逐漸形成獨自的和式風格,並迴流中國,受到中國皇帝的喜愛。清朝皇帝不但大量購買,還在宮廷專設洋漆作坊進行大量製作。而如今日本的漆器更是後來居上,成為了一個漆器大國。

9、日本女兒節人偶

女兒節人偶在日本女兒節中是最重要的擺設,這些身穿錦衣的宮裝人偶以精美華麗和做工細膩著稱。女兒節人偶的擺放非常講究,在特製的雛壇上,一般為三層、五層和七層等奇數排列。一個標準的人偶雛壇的頂層為「天子與太后」,以下各層可根據需要配以三女官、負責奏樂的五雛童、侍從以及聽差等。在擺放人偶的同時,還要輔以「桃花、燈籠、梳妝台、日用品」等裝飾,一些地方的習慣中還會放上白酒和菱餅等食品。在日本,每年的三月三日是女孩們的節日,日語叫做「雛祭」,每到這一天,家裡有女孩子的人家都要擺上身著宮裝的男女偶人,祈求女孩的平安和未來的人生幸福,這些男女偶人被稱之為女兒節人偶。在女兒節擺放的人偶很多是長輩贈送的,在過去,它甚至成為女性出嫁時重要的嫁妝。如今,外公外婆通常會事先準備好紅包,讓年輕夫婦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購人偶。

10、奶油炸肉餅

奶油炸肉餅是一道美味的日式料理,選用豬絞肉為主料,先腌入味打至起膠,然後壓製成餅,放入奶油中炸至金黃色,再下鍋燉煮至熟即成。肉餅經奶油炸制後,不僅吸入了香濃的奶油味,還嫩滑可口,又鮮美多汁,是日式便當里最常見的主菜。材料:豬絞肉380克、雞蛋兩隻、番茄一隻、洋蔥半隻 腌料:料酒1/2湯匙、鹽1/4湯匙、海天特級金標生抽王2湯匙、生粉2湯匙、薑末1/2湯匙、雞蛋清1湯匙、 調料:奶油1盒,125克、鹽1/3湯匙、生粉半杯、黑胡椒粉1/5湯匙、白糖1/4湯匙做法:1、豬絞肉置入大碗內,加入腌料拌勻,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打至起膠,腌制十五分鐘。 2、洋蔥去蒂洗凈,切成薄片,擺放於碟邊做裝飾;洋蔥洗凈,切成絲。 3、雙手抹少許油,將拳頭大小的豬絞肉揉搓成團,輕輕壓成餅狀,雙面沾上一層生粉,置入盤中待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nestep檸檬 的精彩文章:

TAG:Onestep檸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