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56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56

俠醫世家導讀:我們學《傷寒論》不能死記硬背裡面的藥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張仲景的辯證思維,以及他對症組方的思維邏輯,只有領悟到他的思維邏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張仲景一樣的中醫。

原文:

175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著,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 二兩(炙) 附子 二枚(炮,去皮,破) 白朮 二兩 桂枝 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註解:

這個方子和前面的類似,我們把它當個醫案來看吧。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這是陰證濕證,肢體疼痛,用桂枝,附子,白朮;「汗出短氣,小便不利」表證加中焦有飲,用桂枝,白朮;「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著」,用桂枝。桂枝證多,重用四兩;其它皆用二兩。再加甘草建中補津液。於是有了這個甘草附子湯。《傷寒論》所授便是這樣靈活的變化組合之道。

這幾條都提到一個「風濕相搏」,搏是交集糾斗在一起的意思,風為表證,當表證和人體的濕氣互相糾結的時候,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像皮膚過敏,濕疹風疹之類也是類似原理。

原文:

176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白虎湯方

知母 六兩 石膏 一斤(碎) 甘草 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註解:

此條定非原文。首先是以脈論治不合仲景法度,其次是表熱里寒不合白虎湯方義。白虎湯是治表裡俱熱且津液虛的。表熱里寒的治法是寒熱葯並用,如果里寒為本且嚴重,表熱為標且輕微,甚至可以只用熱葯,不用寒葯。

原文:

177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

甘草 四兩(炙) 生薑 三兩(切) 人蔘 二兩 生地黃 一斤 桂枝 三兩(去皮) 阿膠 二兩 麥門冬 半升(去心) 麻仁 半升 大棗 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註解:

這個方子用藥很雜,疑非仲景原方。條文也過於簡單,只有一脈一證。

「脈結代」很多醫家都認為是津液虛。熟悉《傷寒論》的都知道,真正的津液虛是要用附子的,這裡沒有附子;況且津液虛的典型脈象應該是弱細脈。那這裡的脈結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從用藥反推出來。

我們先看這裡面用的最重的葯,生地黃一斤,麻仁半斤。這兩味葯主要是祛瘀的。有人說生地黃是滋陰的。其實我們平時說的生地黃是乾地黃,乾地黃既祛瘀也滋陰,這裡的生地黃應該是新鮮的地黃。新鮮地黃的祛瘀作用更強,阿膠和麥冬也是祛瘀和滋陰作用都有的葯,桂枝增加氣化能力,也是能祛瘀的。

還有人蔘,乾薑,炙甘草,大棗,這是建中補津液的葯。

由此來看,這個方子所治應該是祛瘀為主,然後就是滋陰補津液。其則重應該不在虛寒,因為沒有溫陽葯,如果真溫陽要用附子,乾薑,而且不能用那麼多陰柔的葯。如果「脈結代」是表示陰證,那就很陰了,脈都上不來了,不是生薑和桂枝能解決問題的了。所以這個「脈結代」還是以瘀為主的,不是以虛寒為主。後面的煎煮法有用清酒煮,酒只是增強升發之性。酒精一煮酒揮發了,事實上沒多少熱性的作用。

「心動悸」是心臟的異常反應,所以這個方子在心臟病上運用得多。之前學過一個桂枝甘草湯,只有桂枝和甘草兩味葯,是治汗出過多,心臟帶血不上產生劇烈悸動反應的,只用甘草補津液,桂枝增加氣化,也就是增加心臟的帶血能力。這裡呢,用藥很雜,似乎是以淤血為主;又有那麼多滋陰葯,像是有陰虛陽亢。仲景組方治病的原則是抓主證,化繁為簡的思路,這裡用藥繁雜而又含糊,方向不明,所以不像是仲景的原方。

但這個方子作為一個心臟病的基礎方是可以參考的。心臟病的根源是血的問題,因為供血出現了問題,所以心臟才發生一些變化來應對,心臟本身很難出問題,也不會無緣無故的不適。血的問題主要有下面兩個方面:第一是血不足,這個建中就可以了;第二是瘀,血瘀,濕瘀,寒瘀,血液營養物質富集而黏稠,都有可能導致供血不順暢,進而影響心臟。這個方子在這兩個方面都有兼顧。

下面說說幾味新葯

這個方子很有意思,它把最有代表性的三味滋陰祛瘀葯「麥冬,阿膠,地黃」放在了一起,那我們就來對比分析一下這三味葯。

首要這三味葯煎出來都是黏滑的,我們知道有黏質則能滋陰,其實黏質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祛瘀。何為瘀?就是人體裡面一些淤積的黏稠物質。據同氣相求原則,只有黏稠的物質才能去掉黏稠的物質,就像肥皂或汽油才能洗掉油漬血漬一樣。

麥冬微寒,色白,且有一股輕升的香氣,是入上焦的,所以說麥冬能潤肺化痰,痰就是上焦呼吸系統離的淤積。

地黃微寒,色偏黑,味沉稠,是入下焦的。以祛下焦的瘀血為主。鮮地黃主要是祛瘀;乾地黃,也就是今天說的生地黃,祛瘀和滋陰皆可;熟地黃,也就是蒸曬過的地黃,以滋陰養血的作用為主。

阿膠是馿皮熬的膏,性平,不寒不熱,色紅,微腥清香。腥氣是能去淤血的,所以祛瘀血它很擅長。阿膠性質平和,後世有稱之為補血養陰聖葯,是因為它養陰的作用很合中道:平和均衡,既具黏稠之性,能入下焦養腎陰,又清香,能入上焦養肺陰,是滋補調理之品。

這三味葯的共同之處是它們只有在人體有虛熱,或者陰虛陽亢的時候才能起作用,因為這三味葯都是陰柔的。真正的熱證不能用,哪怕微偏寒涼的麥冬,生地黃也不行,因為有滋養作用,用了如同火上澆油;真正的寒證也不能用,《傷寒論》的大原則是從陽引陰,真正的陰證只能用溫熱葯來生化津液,陰上加陰是死路。至於在這兩者之間的情況,只要有津液虛,我們可以用這幾味葯合黃芩,黃連,石膏,或者合生薑,附子來調節我們所需要的寒熱配比。

麻仁就是火麻仁,我們都知道它能潤腸通便,有油脂,有潤下的作用,養陰的作用不大,主要用於虛熱腸燥的便秘,兼能去瘀血。

原文:

178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註解:

此條是講脈象的。

脈不任按,按著的時候來得就緩,說明津血虛,若還忽然停頓一下,然後馬上就來了,這叫結脈,就像繩子上打了個結,疙瘩了一下然後又連上了。如果脈不穩定,有些躁動,又忽然停止,然後又很急躁,不僅打結,還搖亂不定,這是很不好的脈,這叫「結陰」,說明不僅是陰證,還很逆亂。如果脈會忽然中止,沒有了,然後又再跳動,這叫代脈1.這也是陰脈,說明津血很虛了,這是很難治的。

至此,太陽病的三篇就講完了。《傷寒論》雖以六經名篇,但不是按六經的順序講的,它是穿插講的,是按人體的疾病的發展規律橫向來講的。所以這三篇將六經都涉及了。學過太陽三篇的,基本上知道了一個六經的輪廓,可以用六經的思維來辨證治病了。

《傷寒論》部分藥物劑量換算備註:

1斤=16兩=248克=液體250毫升

1兩=24銖=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吳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強烏頭1枚小者=3克

強烏頭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梔子10枚約15克

瓜蔞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實1枚約14.4克

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

如果中醫愛好者學習《傷寒論》,建議參考胡希恕,劉希彥版本《傷寒論》,必會受益匪淺!

人人都可以成中醫,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俠醫世家 的精彩文章: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34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13

TAG:俠醫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