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那些很常見卻因為名字一直被人誤用的葯,用錯的後果很嚴重

那些很常見卻因為名字一直被人誤用的葯,用錯的後果很嚴重

提到被用歪了的中成藥,最冤枉的莫過於兩種,一種是龍膽瀉肝丸,一種是牛黃解毒丸。兩種都是中醫里常用的去火藥,之所以被用歪,可能都壞在它們的名字上,一個名字里有「瀉肝」,一個名字里有「解毒」。「瀉肝」和「解毒」都包含「去火」之意,而中國老百姓最能自己做主診斷、吃藥的病症,就是「上火」。

但事實並非如此。中醫講「氣有餘,便是火」。「氣」是指器官臟腑的功能,只有當功能多餘出來,無用武之地的時候,人才會「上火」,所以一般的「上火」會出現在突然地接受了一個新任務、一個新變化、一個新的刺激到來的時候,身體為了適應這種突然的改變而調遣出來更多的功能以應對。所以,「上火」會發生在突然出差、臨時熬夜、短時間內趕出一篇文章的時候。如果你已經是個長年的夜班工作者,肯定不會再因為夜班「上火」了,因為你的身體適應了,不再為此調遣出多餘的功能。

疾病也是如此,如果是急性期,比如突然發生的咽炎,一般多是因為「上火」,在西醫是急性炎症,這個時候,無論是吃去火藥還是消炎藥都會管用。但是,如果你的咽炎已經變成慢性的了,繼續指望消炎藥、去火藥肯定無濟於事,因為中醫有句話說「久病無火」、「久病必虛」,慢性的、長期的疾病不會再有火、有毒,往往已經處於虛損狀態,即便有火,也是「虛火」。

和這些突發的問題相比,慢性的、長期的疾病也好,狀態也罷,發生的概率還是很高的,甚至高於前者,但遺憾的是,國人太討厭「毒」這個詞了,也太喜歡「去火」了,於是很多本來已經「無火」,已經「必虛」的慢性問題都被誤診為「上火」。結果很簡單,那些幫助誤診者達到「去火」目的的「去火」葯也就被用歪,其中就包括龍膽瀉肝丸和牛黃解毒丸。

中醫對像龍膽瀉肝丸這樣的「去火」葯,有個「使用通則」:「中病即止,不必盡劑」,意思就是,病好了就把葯停了,一定不要把手裡的藥物都吃盡!所謂「火」是多餘出來的功能,我們「去火」的目的是使功能恢復到正常,不再處於亢奮狀態,如果「去火」藥用多了、用久了,就會傷害到已經復原的功能,使功能出現虧損,用中醫的話說,就是「折傷陽氣」,這個「腎衰」的老太太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也是經典好葯被用歪了的例子。

牛黃解毒丸的「遭遇」也類似。一個40多歲的女性,因為習慣性便秘,居然吃了3年的牛黃解毒丸,直到因為全身黃疸、出現了肝壞死而去就醫,才被一位有經驗的中醫專家找到了癥結,同樣是濫用「去火」葯造成的惡果。還是那句話,牛黃解毒丸用了那麼多年,用了那麼多人,之所以在她身上出了問題,還是因為用錯了、用歪了。

這樣的例子很多,甚至每天都在發生,只是沒有上述兩個人這麼極端,所以沒被人重視。只有在這種極端的例子被曝光後,人們才意識到,能解毒的中藥原來也有毒!其實,當你弄清了是非緣由,才會意識到龍膽瀉肝丸、牛黃解毒丸這樣的經典名方同樣是悲劇中的受害者,它們被冤枉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康盛好方」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收藏!膽囊炎的治療方法總匯
痛風、糖尿病「雙喜臨門」,該怎麼辦?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