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米飯加一物,防栓、利濕、強免疫!學會這一招,蒸飯更好吃!

米飯加一物,防栓、利濕、強免疫!學會這一招,蒸飯更好吃!


今天,你吃「飯」了嗎?




我們日常吃的大米都是經過下圖中幾道去殼、拋光等工序加工而成的:








看上去潔白美觀,煮出來口感也很柔軟的大米,就是最後的胚乳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大米外層中的部分維生素流失,其中維生素B會損失70%以上。




米飯作為我們國人的主食之一,在飯桌上總少不了它。在家過日子的、做飯的,也會備個電飯煲煮點米飯。




煮飯時,順手加點東西,作用可不小!



加點燕麥:防血栓



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且氨基酸構成相對合理。燕麥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有助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預防血栓的形成。







煮飯時用燕麥代替一部分大米,煮出的飯更黏更軟糯,對中老年人來說,不僅有助於腸道蠕動,也能更好控制血脂,保護血管健康。


加點赤小豆:利水濕



紅小豆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是典型的高鉀低鈉食物。中醫認為,紅小豆能利濕利尿、消除水腫。






煮飯時加入可控制血糖。不過,對於慢性腎病、尿毒症、高鉀血症等患者不適用。



加點紅薯:助排便



紅薯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如果長期有便秘困擾的人,可以試試煮米飯時加紅薯,有助於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的效率。






但對於胃潰瘍、胃酸過多、血糖高的人,紅薯不宜一次吃得過多、過燙。



加點糙米:控血糖



比起精白米,糙米的顏色偏黃,正是因為這一層微黃的穀皮、胚芽,糙米也就富含了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煮米飯時多加一小把糙米,能夠幫助消化,減少糖分轉化,對控制血糖有益。



加點綠豆:強免疫



綠豆清熱祛暑,夏天煮飯時加入可促進消化,也適合暑熱嚴重和容易上火的人群。






綠豆的蛋白質含量高於穀類,而且其蛋白質對於清除體內重金屬有效,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加點芸豆:護心臟



紅芸豆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放入米飯中食用,對於「三高」、動脈硬化等心臟病的人來說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此外,紅芸豆富含花色苷,有抗氧化功效。






要提醒大家的是,芸豆必須要高溫煮爛才可食用,否則無法消除芸豆中的凝集素,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加點紫米:健脾養胃



紫米富含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B1等多種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鈣等人體所需礦物元素。




煮白米飯時加入紫米,味香且糯,對於預防便秘、高血壓和高血脂等有幫助。







黑米含錳、鋅、銅等無機鹽以及葉綠素、花青素等營養成分,煮飯時加入可健脾養胃,適合病後調理。



加點豆子:營養更全面



豆類主要指綠豆、紅豆、黑豆、蠶豆等,它們的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高。




大米和豆類雖然營養都很豐富,但各有缺陷。比如大米中的賴氨酸較少,豆類中較多;







而大米中的蛋氨酸較多,豆類中則較少。單吃哪一樣,它們的蛋白質都不能很好吸收,但是一搭配,就可以實現一定的互補。




由於豆類的皮都比較硬,所以為了讓豆與大米同步煮熟,要提前冷水浸泡數小時,或者提前煮20分鐘,再與大米混合做飯。






學一招讓米飯更好吃!




1、熱水蒸飯:




熱水煮飯不僅可以縮短蒸煮的時間,還可以防止大米中B族維生素因長時間高溫加熱而受到破壞,從而可以保留更多的營養物質。




2、先泡後煮:




先把米在冷水裡浸泡1個小時,讓米粒充分吸水,這樣可以縮短加熱時間,減少營養損失。




3、水米配比:




若蒸白米飯,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較合適。




如果是大米裡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糧,則要適當多加水,因為粗糧很「吃水」。 




4、添油加醋:




在蓋上鍋蓋之前,加入半湯勺植物油,可使做熟的米飯油潤透亮,顆粒分明。




此外,在蒸飯前滴入幾滴米醋,也可讓蒸出的米飯鬆軟清香,並減慢米飯在炎熱季節變餿的速度。





5、再燜一會




當加熱開關跳至保溫開關之後,不要馬上拔插頭,讓它處於保溫狀態5分鐘;拔完插頭後讓米飯繼續燜5分鐘,這樣蒸的米飯吃起來口感更好,而且還不容易粘鍋。  這樣做能避免飯底部出現鍋巴。




覺得本文有意思,記得和朋友們分享哦~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人民網健康(rmwjkpd)、國醫大師健康(gydsys),特此感謝!


編輯:高繼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中國 的精彩文章:

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糖尿病!不想得病,這幾句話一定記牢!

TAG:養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