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邯鄲之戰中,為什麼45萬秦兵攻不破30萬趙兵?有三大原因

邯鄲之戰中,為什麼45萬秦兵攻不破30萬趙兵?有三大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國和趙國為了爭奪上黨高地爆發了戰爭,兩國不斷增兵,竟然打了整整3年,這便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平之戰。戰爭以趙國死亡45萬,秦國傷亡30萬結束,雙方握手言和,趙國答應賠償秦國六座城池。

然而,趙王失信了,秦昭王一怒之下,令王陵率50萬秦兵再次伐趙,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一年後,邯鄲保衛戰爆發。按理說,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的趙國沒有實力應付強大的秦軍,然而,在這場戰役中,30萬老弱趙兵竟然防住了45萬秦軍的衝擊,這是為什麼呢?有三大原因。

1.哀兵必勝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精銳之師損失殆盡,但是,趙國軍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共赴國難。這場戰役中,邯鄲人不會因為趙王的昏庸而拒絕守城,他們知道,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也是為親人報仇。就連平原君都散家財以助國難。

2.秦軍混亂

秦軍這次攻打邯鄲非常混亂,開始時打算用白起為主將,但是白起有病,秦王只得派王陵擔任將領。由於趙國軍民的殊死抵抗,秦軍的進攻很不順利。此時,白起的病已經痊癒,秦王再次下令白起代替王陵。可是白起死活不幹,秦王只得再次換人,又打了幾個月,還是沒有攻下來。

3.合縱成功

邯鄲保衛戰中,趙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與聯合魏國、楚國共同抗秦是分不開的。秦國攻打邯鄲,是想一舉滅趙。如果秦國滅趙得手,魏國和楚國將成為下一塊蛋糕。加上信陵君竊取兵符,毛遂逼迫楚王,最終形成了三國聯合抗秦的合縱態勢。

邯鄲之戰以秦軍大敗而告終,趙王雖然靠合縱成功保住了邯鄲,但是,他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趙國日益衰弱的趨勢,僅僅是延遲了趙國的滅亡時間。這樣,本應該在秦昭王時期就可以滅趙的重任,卻留給了秦王 嬴政。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人擒鰲拜平三藩,受封一等公,卻被康熙活活餓死
清朝時期,百萬富翁有多少錢?慈禧太后告訴你答案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