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北汽新能源即將借殼登陸資本市場,盈利能力仍待考

北汽新能源即將借殼登陸資本市場,盈利能力仍待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註:北汽新能源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8月8日晚間,SST前鋒(600733,SH)發布更名公告,公司中文名稱擬由「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由電子產品、通訊設備銷售等變更為汽車設計、研發、銷售等。

公告稱,變更公司名稱、經營範圍及修訂《公司章程》,與公司重大資產置換與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實施後的公司主營業務相匹配,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獨立董事同意變更公司名稱、經營範圍及修訂《公司章程》,同意將相關議案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最終確定還要以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最終核准的名稱為準。

此前在7月28日,SST前鋒曾發布公告稱,北京汽車集團等35名交易方持有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即北汽新能源)100%股權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完成。

參考眾泰汽車(000980.SZ)借殼金馬股份,在完成公司名稱、經營範圍等工商變更登記後,便進行了證券簡稱及股票代碼變更,正式完成借殼上市。可見,北汽新能源距離借殼上市僅差一步之遙。

早在2014年,北汽集團內部便為新能源業務獨立上市做著準備,北汽新能源從有限公司轉變為股份制公司,將新能源業務剝離出北汽股份。

2016年3月16日,北汽新能源獲得了中國第一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牌照,此後北汽新能源一路高歌猛進,其A輪融資共吸引22家公司參與,最終獲得30.72億元的融資。寧德時代、泛海投資、360等知名公司紛紛積极參与。最終按照市場法評估,A輪融資後北汽新能源市場估值達到81.92億。

不過,對於依賴財政補貼的新能源汽車而言,一旦政策支持有變動,其資金壓力也陡然上升。

2015年,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補助將逐步退坡,其中,2017年-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 20%,2019年-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2016年末,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又發布了《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關於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發放速度大大放緩。

2017年7月北汽新能源啟動B輪融資,除北汽集團、泛海投資等7名原股東繼續追加,另有7名新投資者加入。最終通過掛牌交易共融得111.18億元,市場估值已經達到280億元。

不過,備受資本青睞的北汽新能源經營數據並不出色。2015年公司凈虧損1.84億元,2016年凈利潤為1.1億元,2017年前10個月凈利潤為3924.4萬元。

更糟糕的是,補貼政策的變動還影響到了北汽新能源的整車銷售。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今年6月份北汽新能源EC系列車型銷量僅為3台,與5月的銷量12624台有著天壤之別。

此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7年北汽新能源EC系列的銷量為7.81萬輛,在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排名第一。外界有觀點認為,由於6月12日起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是北汽新能源EC系列車型銷量暴跌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北汽新能源仍然需要必須尋找更多的輸血方式。上市,成為他新的選擇。然而,按照A股上市的相關規定,北汽新能源必須保證連續三年盈利才可以IPO。

為了儘快上市,北汽新能源選擇借殼上市。2017年年末,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北京市國資委同意將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首創資管直接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

今年1月22日晚,為股改停牌逾15個月的S*ST前鋒公布了一項重組草案,稱擬作價288.5億元,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北汽新能源100%股權。這項重組方案宣告了困擾S*ST前鋒長達10年的股改問題,即將迎來轉機。同時,這也大大縮短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進程。

今年4月27日晚間,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審核通過」。

7月31日,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之置出資產交付及置入資產過戶手續。根據方案,北汽新能源100%股權作價288.5億元注入SST前鋒。

儘管上市的道路已經鋪平,但在政策性補貼減少的大背景下,北汽新能源還是需要在保持產品創新的同時,繼續尋找更多的造血模式,以守住自己在市場的領先地位。(鈦媒體編輯高夢陽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經歷了一個炒作周期,聊天機器人為什麼還沒成功?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