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清熱、降濁、升清、散瘀的穴位,懂得使用感覺全身都變好了

清熱、降濁、升清、散瘀的穴位,懂得使用感覺全身都變好了

如果人體血管中血液渾濁藏有淤血或毒素堆積,人會活得很累,容易疲勞且休息時間延長,這類人常見臉色蒼白,四肢無力,食慾小,消化也不好,可嘗試以下穴位保養。

小海穴:面色無華,按摩小海,臉色立即紅潤

該穴有補氣潤腸、通絡活血的功效,常按摩可改善氣血不足,使面色紅潤,身體力氣恢復。

緩解肘臂疼痛,小海配手三里;

防治牙齦炎、咽喉炎、頰腫,小海配頰車、合谷;

角孫穴:排除體內毒素,防治眩暈

按摩可降濁祛濕,對於防治眼部疾病,如針眼、白內障;口腔疾病,如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良好效果。

治療眩暈症,角孫配足臨泣;

耳門穴:除肝膽濕熱,肅降體內濁氣

該穴有降濁升清功效,善治耳朵流膿,耳鳴、重聽、耳道炎等耳部疾病,兼能改善耳聾。

緩解牙痛,耳門配絲竹空;

腦戶穴:升清降濁兼能清熱

常按摩該穴可改善體內熱氣太盛導致的舌頭開裂,出血等癥狀,祛走陽明實熱,對於面赤、眩暈、頭痛等有良好治療功效。

治療頭痛困重,腦戶搭配腦空穴與通天穴;

預防癲狂癇,腦戶配人中、豐隆與太沖穴;

陽溪穴:疏通經絡,順應氣血

按摩陽溪有疏通氣血,散瘀通經的作用,清除血管內阻塞,通常氣血。

治療常見腱鞘炎(腱鞘病)可用陽溪搭配列缺穴;

人生不易,懂得按摩健康常在,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此侵華日軍送完份大禮給抗聯部隊後自殺,其遺書感動國人
別在吹噓二戰德國支援中國抗日了,他們的雙手也沾滿華人鮮血

TAG:子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