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裕仁並非無條件投降,他向美軍提一秘密條件,美國默認同意

二戰時裕仁並非無條件投降,他向美軍提一秘密條件,美國默認同意

在第二次世界戰爭中,日本在多國的抵抗下終於投降。1945年9月2日上午七點半,日本的受降儀式在暫停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面進行。當受降儀式正式開始前,各國代表按照順序進場。鑒於中國在抗擊日本侵略過程中做出的巨大貢獻,所以中國代表率先入場,其次按照美國、蘇聯、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的順序,各國代表依次入場。九點的時候,儀式正式開始。這次受降儀式最先由麥克阿瑟發表演講,但是麥克阿瑟的演講並不合大多數人的胃口。因為麥克阿瑟沒有突出日本是投降的一方,反而說成雙方是共同協商,從而恢復和平。這樣一來,就大大抵消了日本所犯下的種種罪行。就算是受降儀式這樣重大的場合,日本仍然整出了一些幺蛾子。

日本無條件投降已經成為了定局,不過在投降書上,日本並沒有標註「日本無條件投降」。在1945年8月10日,日本的裕仁天皇發現日本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勝負已定。日本天皇召開會議,經過眾人商議後,決定在不改變日本目前的政治體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這也就是說二戰時裕仁並非無條件投降,他向美軍提一秘密條件,要求保留天皇制度。12日時,美軍回復了日本,默認同意日本不廢除天皇,但是天皇的權力要受制於盟軍的最高統帥。不過如此一來,這樣就跟《波茨坦公告》中的一些條款相違背,因為在公告中明確寫到,要永久剷除日本帝國主義,並且日本的戰犯將要交付審判。造成二戰如此局面的,與日本天皇密切相關。因為日本天皇掌握實權,是三軍統帥,日本發動的一系列戰爭都是由天皇命令的。

日本天皇雖然陰險狡詐,企圖矇混過關,但是日本的御前會議記錄可以證明裕仁天皇是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如果能夠根據《波茨坦公告》,對日本進行嚴懲,那麼日本便無法繼續囂張,不過美國這樣一插手,裕仁還是能夠繼續安然無恙的當這個天皇。既然天皇不用廢了,那麼裕仁也沒必要低聲下氣的,在14日時,裕仁天皇向日本國內頒布投降書,但是在詔書中卻絲毫沒有提及是他們向盟國投降這件事。在詔書中所表現出來的,是日本接受同盟國的和平宣言,並且美化了自己侵略別國的理由。

而如今,我們都知道日本依舊不肯承認他們曾經侵略過中國,就是憑藉他們之前被偽裝的「投降公告」。日本為了掩蓋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並且偽裝成自己是為正義而戰的樣子,他們把那些機密文件全部燒毀了。僅僅在東京的文件,就焚燒了三天。日本雖然把有關毒氣戰、細菌戰和「三光」政策的記錄給毀滅了,但是那些殘存在中國多處地方的毒氣彈卻依舊在原地。因為他們焚毀了那些機密文件,大部分毒氣彈的具體位置已經無從查找。因為記錄這些毒氣彈的文件被毀滅,日本方面也因此逃脫了拆除這些毒氣彈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有一不成文的規定,日軍射殺一特殊兵種,希特勒不敢這樣做
晚清最神秘的組織,她率3000婦女打擊八國聯軍,卻被洋人做成標本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