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融海嘯11周年紀念,一張圖顯示大仇已報

金融海嘯11周年紀念,一張圖顯示大仇已報

十一年過去了,多頭的大仇已報。

2007年8月9日,法國巴黎銀行凍結了三隻與美國次貸相關的基金,拉開了一系列災難事件的序幕,最終是房地產泡沫破裂、雷曼兄弟倒閉、全球金融體系遭遇嚴重衝擊。

時鐘快進到2018年夏:金融市場自那以後的反擊依然令人瞠目。

標普500指數距離紀錄高點近在咫尺,全球信貸超級周期滾滾向前,對美國國債和股票市場的擔憂情緒不見蹤影,波動率指標重新跌回了歷史低點。

雖然整體大宗商品市場、歐洲非核心國家股市和歐元區銀行股尚未回到危機前的常態,但貨幣政策干預和上行商業周期令全球各地的價格反彈。

自從2007年8月份的崩盤以來,標普500指數取得了近150%的總回報率,歐元區和美國垃圾債取得了兩倍的增長,新興市場雖然今年大起大落,但依然是大贏家。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實體經濟中的價格增幅——消費者物價指數和薪資——依然沒有達到市場膨脹的程度。

「在那以後的這段時期里,有關金融市場的最大諷刺是,儘管存在少數異類,但全球主要金融資產的回報極為健康,」德意志銀行信貸策略師Jim Reid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此份報告回顧了過去11年資產市場的表現。

撰文:Sid Verma 編輯:馬傑、趙露露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Uber能顛覆整個產業,你也可以改變整個職場
留洋經歷讓他養成「怪癖」:好友聚餐,禁玩手機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