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樹立正確的護膚觀念有多難?護膚品成分10個真相

樹立正確的護膚觀念有多難?護膚品成分10個真相

原標題:樹立正確的護膚觀念有多難?護膚品成分10個真相


1.護膚品能解決一切?



圖:護膚品


顯然不能,每天鍛煉健身保養都沒變成范冰冰,你還想洗把臉就成天仙了?要想靠護膚品變得驚為天人還不如通過養生來得實在。 個人認為護膚品的廣告效應遠遠高於實際效果,多吃蔬菜水果、作息規律、經常鍛煉、保持心情愉快比很多護膚品都有效。不過護膚品還是有點用的,不然配方師早就沒飯吃了,因為你的皮膚不可能時刻保持在很好的狀態,這時候就需要一些輔助。另外護膚品配方是一件很複雜的事,光看配方表未必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含量和其他成分的疊加都會影響效果。

2.防腐和酒精



圖:防腐劑和酒精


把這兩個放在一起是因為大眾對它們產生了極大的誤解,真是太可憐了,我要為你們平反 (ノ`Д′)ノ先說防腐的問題,化妝品肯定要加防腐劑,藥用生產標準都沒法完全控制細菌,絕對的無菌是幾乎不可能的。


在化妝品中使用防腐劑主要作用是防止產品酸敗(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初級代謝產物,一般為酸),使化妝品性質穩定不易變質。


一般水分越多的護膚品防腐劑越多,膏狀和蠟質的細菌不容易生長,防腐劑也會少一點。不過如果你能把它做成針劑疫苗還是可以勉強稱為「無防腐」的,比如說安瓶(是叫這個名字吧?)和膠囊狀包裝的護膚品。就是真空包裝與氧氣隔絕,一次用一小管,用不完也要丟掉。普通罐裝的化妝品肯定會變質。


說下防腐劑的種類,一些鹽類(比如鎂鹽)可以調節滲透壓,讓細菌無法生長;表面活性劑(下面有講到)可以降低水的張力,細菌也不容易增長,還有一些可以調節PH值破壞細菌生長環境的,比如果酸,同時也可以美白、剝離老化角質什麼的(敏感肌慎用)。


不過有防腐劑其實也不可怕,因為一般正規廠家生產的防腐劑劑量一般在能控制細菌增長而不被皮膚吸收的範圍內。除非是是敏感肌或者皮炎,一般少量的防腐劑不會對皮膚產生刺激。所以不要再說「有防腐劑啊啊啊啊啊啊啊」了, 就像一滴果酸放到一噸水裡,你覺得你的皮膚可以敏感到有反應嗎?你是化學試紙么?非要沒事找事,為啥還要護膚?


再說酒精。酒精的確具有一定刺激性,但其刺激程度取決於濃度和你皮膚本身兩方面。那為什麼要添加酒精呢?是因為對於許多物質來說酒精是很好的溶劑。一般來說低濃度的酒精對於大多數沒什麼問題,敏感皮膚就要避免高濃度酒精了。


3.潔面


圖:潔面乳


表面活性劑油性皮膚和經常外出吃灰塵的人要經常潔面,不然毛孔的污垢和氧化的油脂會使皮膚無法正常呼吸,皮膚代謝速率減慢;混合性和中性皮膚如果頻繁洗臉(而且還用鹼性洗面奶)或者去角質,對皮膚是有害的。


臉不能不洗也不能老洗。比如說防晒霜、化妝品要洗,在外面吃了一天灰塵也要洗;不過對於混合型、乾性皮膚的人就少洗一點,洗洗T字區就差不多了,別把臉洗得太乾淨,油脂角質都洗沒了。嗯…其實天氣乾燥的時候我就老不洗臉_(:зゝ∠)_...


潔面產品的表面活性劑一般有皂基、SLS/SLES和氨基酸三種,好像還有一些其他的不過我不是很了解。


表面活性劑能降低水的表面張力,提高有機化合物的可溶性,一般在洗髮水洗衣液沐浴露裡面都有用到。有離子型(陽離子型、陰離子型和兩性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一般認為清潔度、刺激度:皂基>SLS/SLES>氨基酸。


有些表面活性劑去污力弱一些,洗完臉以後總是滑溜溜的(這就是為什麼用沐浴露洗澡總覺得永遠洗不幹凈),這樣對中性和乾性皮膚好一些,因為可以防止角質被過度去除。皂基的原理和肥皂一樣,就是油脂和皂發生了皂化反應,將皮膚上面的油脂污垢溶於清潔產品,在親水集團的作用下被水衝掉。


皂基就是脂肪酸+鹼,或者看到一個脂肪酸鹽的名稱(比如棕櫚酸、月桂酸)。皂基去脂力強,似乎更適合油性膚質(呃…),洗完臉之後剛開始感覺清爽,不過過後會感到非常乾澀緊繃(某名稱為三個字的大眾品牌洗面奶尤其明顯)。呃…其實我個人認為皂基的去油能力太強,特別是對於乾性皮膚,還是少用為好;


SLS(十二烷基硫酸鈉/月桂醇硫酸鈉)和SLES(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鈉)爭議一直存在,有人認為「SLS對皮膚具有刺激性的事實。因為過強的去脂力,將皮膚自然生成的皮脂膜過度的去除,長期下來將使得皮膚自身的防禦能力降低,引起皮膚炎、皮膚老化等現象。 」對於SLS、SLES一直沒有定論,不過一般出現在沐浴洗髮產品多一些,潔面產品不是太多,如果你是油性皮膚問題也不是很大;


氨基酸表活。這個最溫和,不過價格一般也要貴一些。成分表中名字的前面是某醯基,中間是一個氨基酸的名字,最後是鈉或鉀。如果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買就選氨基酸的吧,怎麼說也要溫和一些,總不會洗壞的。

4.防晒




圖:防晒霜


我們防晒防的是紫外線中的UVA(令皮膚衰老)和UVB(曬紅、晒傷)。SPF是用來防UVB的,PA表示UVA防晒指數。


防晒產品都標明防晒係數SPF(Sun Protection Factor),表明防晒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晒效能的高低。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晒用品後)/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晒用品前)。


舉個栗子,假如你不用防晒產品皮膚被UVB曬紅的時間是15min,你現在用了SPF15的防晒,那就可以把被曬紅時間延長到15*15=225min以後。那麼選多少SPF值的防晒霜比較好呢?現在很多護膚品的SPF值都比實際標註的要低,比如標註SPF30的大概只有SPF15~20,一般來說溫和的陽光下用SPF15的防晒就夠了,紫外線強烈再用SPF30以上的。


為什麼不推薦直接用防晒值高的護膚品?因為防晒劑對皮膚有刺激性,高SPF值的刺激性更高,所以最好盡量選擇低SPF值的產品。


因為SPF值並不與防晒功效成正比,一般情況下,SPF15可阻止約94%的UVB,SPF30可阻止約97%的UVB,SPF50可阻止約98%的UVB(數據來自天涯某大神)。SPF指數成倍增加,防晒效果卻相差不大,可是對皮膚的刺激性卻成倍的增大了。


再說說防UVA的PA吧。很多防晒霜里標明PA+、PA++什麼的,這裡指的是UVA的防晒指數,「+」號越多表明效果越好。但是不是沒有PA的防晒就不能買了?其實不是, 因為目前對於PA值,國際上並沒有認證標準,所以「+」到底表示有多大作用也沒辦法說清楚。

一般防晒產品的成分都會把UVA、UVB都考慮進去了,還是看SPF比較靠譜。


5.保濕



圖:保濕乳液


膚質通常分為乾性、油性、中性、混合性和敏感性。


一般來說乾性皮膚潔面以後臉部緊繃感消失需要40min,中性和油性是30min、20min,不過這也是大概的說法。


膚質的乾濕大部分是受先天遺傳,因年齡增大(年齡越大油越少)、不良生活習慣、疾病油性皮膚可能會變干,但少有乾性變油的。乾性變油往往是生活不規律、內分泌失調引起的,所以不要太開心;


油性皮膚容易長痘痘,頭髮一天不洗都能滴油下來,不過其實也沒那麼慘,因為油皮不容易顯老(終於可以安慰自己了_(:зゝ∠)_...)。


在保濕方面油性皮膚的人可能會輕鬆一點,乾性皮膚的人就選擇一些高保濕的護膚品,比如含有凡士林、棕櫚油、神經醯胺、甘油、尿素、丙二醇什麼的。


膠原蛋白和玻尿酸都是人體里本來就有的物質,膠原蛋白是一種在哺乳動物體內分布很廣、含量很多的功能蛋白,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骨、軟骨、皮膚、腱、韌等)中;玻尿酸是人體真皮組織的成分之一,是一種透明的膠狀物質,1g的玻尿酸可以吸收500cc水分,相當於甘油500倍吸水能力。玻尿酸還可以做微整形的填充劑,不過這個是後話了。

膠原蛋白到底有沒有似乎爭論了很多年都沒有定論,現在的情況是沒有證據表明有用,也沒有證據表明沒用,我個人傾向於沒有用。


先說外用,膠原蛋白塗塗抹抹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說法,皮膚是人體最大的保護屏障,如果隨便塗點什麼都能滲透的話我們還長皮膚幹嘛。


所以一般外用就別想讓它滲進皮膚長成真皮了,不過它還是有一定的滲透力的。塗抹的話針對保濕還是有一點點用處(但不如其他護膚品),其他方面就不要太強求了;


再說口服,最近林志穎都被扒爛了,想了解詳情就自行去查查口服膠原蛋白粉之類的文章吧。


食物的話一般是拿豬蹄來舉栗子,從營養價值來說其實膠原蛋白不是特別好的食物,因為少了一個必需氨基酸(色氨酸)。


因為膠原蛋白不能直接吸收,都會在消化道里消化成氨基酸和肽,而肽也不能被人體利用,你吃別的蛋白質也能分解為氨基酸,用於合成各種蛋白質。健康人正常飲食即可保證氨基酸供給,不需要額外補充。要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只要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瘦肉、魚蝦、蛋、奶和大豆),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整個飲食比較均衡合理,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注意防晒,激素平衡正常,身體合成膠原蛋白就會很順利。


一般來說健康人是不需要通過「多吃豬蹄」來補充膠原蛋白的,不過你要是喜歡也可以多吃點,反正豬蹄挺好吃的,胖了也顯得水靈。


6.抗衰老/抗氧化



圖:抗衰老和抗氧化的護膚品

我覺得很難定義「抗衰老」的界限,因為這是一個無比巨大又複雜的工程。


從最簡單的來說,首先要保持心情愉快,規律作息,健康飲食;然後要做好防晒和保濕,還可以補充一些營養素,像維生素、膠原蛋白什麼的。


抗衰老就是保濕加除皺嘛,保濕的話上面已經講到了,皺紋的話可能是因為乾燥缺水引起的,這時候就補水;


也可能是因為年齡增大導致真皮層膠原流失,這個化妝品就起不了太大用處了,因為可以說皮膚的衰老是個不可逆的過程,還是去醫院打點玻尿酸或者膠原蛋白比較快,也可以自體脂肪填充。


說說氧化吧。氧化就是細胞會產生自由基,引發一系列鏈式反應,損傷細胞結構並凋亡。那麼抗氧化就應該清楚自由基,抑制因自由基引發的一系列氧化活動。


年輕人的細胞分化活性高,細胞本身生髮的速度足以抵償周圍環境以及身體內部因素造成的細胞凋亡,所以抗氧化不是那麼必須;但老年人細胞分化活性下降,細胞凋亡的因子逐漸累積,活細胞製造趕不上消耗的狀況,特別是激素水平和代謝水平下降,就顯得抗氧化是相對重要了。


現在廣告做得比較多的是維生素C、左旋C、SOD、青花素OPC、果酸、水楊酸、氨基酸、維生素各種衍生物、膠原、透明質酸之類的。其實不用太強求護膚品裡面添加很多抗氧化的東西,因為理論和實際總是差別很大,目前還沒有什麼產品是添加了某些抗氧化之後能讓人返老還童的,儘管許多實驗結果表明了抗氧化的機理,但在生產生活中的確沒有十分令人信服的效果。


所以說這麼多,實際上就是讓你做好防晒+保濕,然後每天多吃蔬菜水果就差不多了。


7.祛斑


圖:祛斑產品


祛斑是個世界難題,一般被認為難以根治,不過可以減弱。


斑有很多種類型,不過一般來說多是由於黑色素增加,就是日晒、壓力、化學物質等增加了酪氨酸酶的活性,加速黑色素形成。


簡單的淡化色斑的方法是內服,平時多吃膠原蛋白、VA、VC和VE的食物和營養品。


外用的話首先要防晒,之前已經說了日晒可能會加重色斑形成。另外還可以用一些美白產品,不過幾乎所有的化妝品都只能做到「淡斑」,很難做到徹底根除。


其實我對化妝品祛斑毫不樂觀,尤其是對陳年老斑。建議大家可以先去皮膚科看看自己屬於哪種斑再做決定。


如果是曬斑就注意防晒,如果是因為內分泌失調或者其他疾病(比如肝、腎等)引發的斑趕緊上醫院治病去,如果是遺傳(比如我= =),還是洗洗睡吧。


還是說點有用的吧。淡化色斑比較常見的是果酸煥膚,還有抗壞血酸葡糖苷和對苯二酚等,這些東西最好別自己配,別沒事貿然用猛葯,除非你想毀容。


還有飲食和生活必須規律。其實你生活健康了,一般來說臉上是不會亂長東西的。不要情緒不穩定亂吃激素(包括避孕藥)胡吃海喝作息顛倒。


講來講去很多東西都是養生的問題,做好這些就已經能解決很多問題了o(╯□╰)o

我覺得祛斑還是醫療美容最管用。比如激光、微晶磨皮、果酸換膚什麼的,要去正規醫院,別自己弄啊~


8.美白



圖:美白產品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女孩子想要美白,其實我覺得皮膚黑也挺好看的~依我看膚色不是很重要,均勻有光澤就夠啦~


如果天生就黑,這父母給的基因,想變得通體雪白很難。有所謂全身「漂白」的方法,個人不建議,因為你的身體原本有它自己的平衡,人為的改變肯定有副作用。


美白首先要做的是防晒,防晒做好了自然會白。然後可以用一些美白功能的護膚品,比如含有維生素C、熊果苷等,維生素C可以一直酪氨酸酶的活性,減少黑色素的生成;果酸有剝落死細胞的作用。


9.DIY護膚/化妝品



圖:DIY的護膚品和化妝品

個人是十分不推薦大家自製護膚品的,特別是沒有生化藥學知識的人。


有人問自製護膚品甘油和酒精應該加多少,打算直接抹臉上。


你他媽是在逗我嗎?!你有嚴格無菌的環境么?你知道各種原料的配比么?溶劑用什麼?防腐劑是啥?你暑假作業寫完了么?化學方程式會寫不?


乖~聽話~想自己做出驚世駭俗的化妝品還是算了吧,拿點黃瓜貼貼臉就行了…這裡拿手工皂舉個栗子。


大部分(注意我說的是大部分,別沒事找事)手工皂真心勸你不要用,特別是淘寶那些三無產品,用了以後痘痘更嚴重了。為什麼說大部分,因為現在無良商家太多,連最基本化學知識都不懂的人都敢自己做。手工皂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安慰劑(花了這麼多錢買了這麼一款純天然精油冷制皂一定能幫助我的皮膚變好!既然花了那麼多錢肯定很有用!美好的手工皂一定能給我美好的護膚體驗!肯定沒有亂七八糟的化學添加劑你看我的皮膚都免於化學污染了呢!)


更多請戳果殼文章手工皂比普通肥皂更健康嗎?雖然我不推薦手工皂,不過也不是不能用,用來洗衣服吧…


10.護膚品的選擇



圖:大品牌護膚品


看到前面這麼多真相,那護膚品應該怎麼選擇呢?簡單一句話:大牌子,老產品。


哪些產品,已經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和市場的篩選,最後保留了下來,這就是經典。


要知道,市場潮流會隨著時尚變化而不斷變化,可是我們的皮膚結構和功能,幾千年都這樣,它可不趕時髦。


而且因為銷量巨大,這些產品,一般成本控制得都非常好,這些我們可能看不上的百十塊錢的老牌產品,價格不貴,卻是能保證皮膚健康年輕的好東西。


做好基礎皮膚管理,真的不用花很多錢,認準經典品牌,在商場超市裡買齊清潔、保濕、防晒三件套,加起來300塊錢就能搞定。


若是條件比較好,對於品牌和質量各方面比較講究的,那還是建議盡量挑選大品牌的產品,比如蘭蔻、資生堂、理膚泉、嬌韻詩、雅詩蘭黛、風瑟雅瀾、聖羅蘭、香奈兒、古思妍、SK2、蠶韻、雪花秀、迪奧、玉蘭油、歐萊雅、DHC、MayPlus、ORZ、FANCL、芙麗芳絲等,大品牌在生產標準和產品質量各方面,都更有保障。


由於敏感性肌膚對於護膚品比較挑剔,建議最好是可以在專櫃那邊先進行皮膚測試,確保測試通過後,再購買使用。不然買來後可能由於出現過敏反應或者造成肌膚不適等沒辦法用,那樣子就浪費了。


來源:知乎《關於化妝品的黑幕》,作者:Shuen KUNG,有刪改。


本號說明:【美容化妝行業觀察家】堅信真理越辯越明,本號撰寫內容,力求對得住「真理」二字,經得住科學多方考證。每次撰寫內容,都會參考大量權威資料或最新的學術論文,力求為大家帶來既輕鬆又科學權威的美容化妝行業有價值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容化妝行業觀察家 的精彩文章:

美容專家不會輕易告訴你:養成健康美麗肌膚的4個指南
美容護膚要了解的角質層6個真相

TAG:美容化妝行業觀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