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沒有王石的這一年,「裝逼界」終於集齊最後一王!

沒有王石的這一年,「裝逼界」終於集齊最後一王!

來源:老斯基財經(laosijicj),轉載已獲授權,不代表鳳凰網房產觀點。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只是愚鈍的我們,總是後知後覺,錯過了開始,也料不到結束。

01

2017年6月30日,王石卸任萬科董事會主席,正式離開了他一手創建的公司。當時有人感嘆,一個時代結束了。

最早一批的老地產人,任志強退休,潘石屹退出,王健林轉型,在房地產黃金20年春風中沐浴長大的第一代大佬,陸續退出了地產一線。

王石退了,退得不甘心,喜歡發微博的他,從2016年7月2日開始,就在微博上消失了,直到今年6月22日寫出一句紀念性的話:「去年6月21日一早,我發布了不再參加萬科新一屆董事會的競選。」

一年了,王石還沒有放下萬科,這家他付出半生精力的巨型公司,會懷念老當家嗎?

沒有王石的萬科,日子過得有點迷茫。

2017年銷售額破了5000億後,萬科董秘就在財報解讀會議上說,房地產來到階段性高位,2018再增長並不容易。

盛宴的尾聲,說來就來。

萬科看得很准,進入2018以來,調控政策一個接一個,尤其針對一二線城市,從嚴從緊。這讓布局主要在一二線的萬科,很難受。

在大本營深圳,最新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意見」里,明確規定以後商品房供應只有40%,其它都要建成人才房、安居房、租賃住房。這份意見一直規划到2035年,已經正式生效。

深圳,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只能保留40%的自由房地產市場了,其它地方呢。

可以預見,深圳這份具有範本意義的規劃一出台,其它城市會陸續跟進。未來20年,地產商的選擇可憐得很,要麼爭搶那40%的份額,在層層限購的夾縫中生活;要麼參與城市主導的福利房建設,從頭到尾聽安排,拿點辛苦錢。

萬科,也在做著新嘗試,它積極響應「搞租賃住房」的號召,投入很大資源做租賃。

在深圳,萬科盤下龍華富士康工廠旁邊的清湖新村,召集所有房東,把這些城中村的樓房全部租下來,準備改造一番後,按品牌公寓租出去。

想得很美,但實施下來,萬科嘗到了「二房東」的滋味,兩頭不討好。

城中村的房東們不好談價錢,不給萬科面子,租金至少要按市場價。萬科盤下城中村這些參差不齊的住宅樓後,要花錢改造,派團隊管理。

租客更不滿意,周邊的富士康員工表示「萬科來襲,人心惶惶」,他們擔心經萬科改造後,租金就要漲了。萬科趕緊保證,租金不會大幅上漲。

一個項目還沒完成,萬科就碰了一鼻子灰,關鍵是,花了這麼一番精力,能賺幾個錢呢。

在北京,萬科的租賃項目更加尷尬。早在2016年12月,萬科以50億元價格獲得海淀永豐18號地塊,這個地塊專門用作「企業自持租賃性住房」。萬科把項目命名為「萬科翡翠書院」。

如今房子建好準備出租了,根據萬科公布的租金價格,一套三居室月租金為1.5萬元-1.8萬元,如果項目100%出租,每年租金收入大約為2.73億元到3.28億元之間,10年租金收入為27.3億元到32.8億元之間。

也就是說,10年以後,「買地錢」才能回來一半。

這樣的項目,追求利潤的企業,怎麼可能樂意做?也許,只有那些專為群眾服務的企業才能做下去吧。

於是,郁亮在6月的股東大會上斬釘截鐵:「十年後,萬科還會是地產公司嗎?我想不是了,如果還是,那也是慘淡經營了。我現在琢磨我們各地的公司把『地產』這幾個字都拿掉。」

瞧瞧吧,當了20年房地產領頭羊的萬科,不想幹了。

02

曾幾何時,地產「領頭羊」的寶座,是王石不惜代價爭取來的。

1997年,任志強曾經代表「華遠地產」去收購萬科,可惜沒有成功,心機頗深的王石,搭上了華潤這艘大船,把任志強踢出了局。

任志強只能再創業,退出「老華遠」,重新組建了「新華遠」,可惜一番爭鬥耗盡了任志強的事業心,新華遠沒能做大,只局限在北京一隅。

從那以後,王石坐穩了房地產一哥的位置,鮮有人能夠挑戰。

2005年,年輕氣盛的孫宏斌曾揚言要把萬科拉下馬,可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不到一年孫宏斌的順馳就垮了,他只能收起豪言壯語,默默地去「再創業」。

曾幾何時,王石帶領著萬科,把「精英」的標籤深深刻在都市青年心中。

萬科的房子,就是針對都市白領的,文化層次高,講究生活品質,從房子設計到小區規劃,再到物業管理,透著濃濃的小資氣息。

作為掌門人,王石重塑自己的「形象」,攀珠峰,做演講,寫書,甚至還接了一些商業公告:移動全球通、Jeep大切諾基。

通過高頻率的曝光,王石向年輕人傳遞著生活理念:精英,就要特立獨行,就要做不同凡響的事。

曾幾何時,地產大佬都是特立獨行的代言人。

王石是硬漢,追求極限,過不安分的人生。

任志強是大炮,該說的不該說的,口無遮攔。

潘石屹是暖男,土氣中透著一絲狡黠,愛講哲理。

當然了,我們最喜歡的還是王健林,一舉一動竟然有點逗比,一個億的小目標,讓迪士尼20年不盈利,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身價幾百億的富翁能帶給群眾這麼多歡樂,放在國外也稀罕啊。

那一代地產大佬,賺足了錢的同時,也盡情釋放著個性,向我們展示著成功的意義。

成功是什麼?就是敢說,敢做,敢於出人意料。

誰也沒料到王石燉了一鍋黏糊糊的紅燒肉;誰也沒料到任志強會成為全國人民都恨的第三人;誰也沒想到潘石屹不務正業跑去當主持人。

當然了,最讓人沒料到的還是王健林,兒子成了網紅界的狀元,自己化身搖滾界的傳人,那首「一無所有」唱得很溜。

曾幾何時,地產大佬是讓我們佩服的人。

房價是漲了很多倍,但漲價不是地產大佬一人之力,是社會各界共同推動的結果,對於大佬們,我們無法說「恨」。

具體到個人,我們不得不佩服大佬的勇氣。就說一條,王石敢於在汶川地震時號召員工「限捐10元」,並說企業已經納稅,救災不是企業的責任。

這樣的話,明知道說出來會被罵得體無完膚,但還是勇敢地說了出來。冷靜下來想想,不是真話嗎?不是真性情嗎?

讓我們感受到真實的人,才會得到我們真心實意的佩服。

可是,這一切都變了。

03

王石卸任的這一年,像只閑雲野鶴四處遊盪,在水立方做了次演講,在深圳舉辦了個人攝影展,到以色列希伯來大學遊學,還陪田朴珺曬了夫妻度假的照片。

他有餘熱,卻找不到合適的釋放點。華大控股邀請他擔任聯席董事長,他答應了,互相之間都明白,老年夫妻了,不是真愛,也就彼此圖個名吧。

華大控股為此發出聲明,嚴守當初承諾,不涉足房地產。看來,王石這輩子跟房地產的緣分,斷了。

任志強還在四處講房價,年近古稀的他,有點執拗,總是用市場經濟那套理論分析房地產,什麼供需矛盾,產權混亂......老傢伙確實有點過時了,未來的房地產,能算作市場的,已經不足一小半,還將處於嚴防死守之中。

這樣的形勢下,無論是亞當·斯密、凱恩斯還是弗里德曼,統統失效。

潘石屹退得差不多了,今年4月,他特意拍了一部講房價的短片,自己上陣當解說,用一口甘肅腔調的普通話,控訴著房價太高了,高得讓企業失去拿地蓋樓的勇氣,老百姓失去傳宗接代的勇氣。

最辛苦的,還是王健林。其他幾位雖然退居二線了,卻是無債一身輕,落得瀟洒體面。

王健林的債務壓力,還沒有到如釋重負的那一天,年初,他分解了萬達集團,重組一個萬達商管集團,跟房地產撇清關係。

第一代地產大佬,紛紛不幹了。誰還在堅持呢?新的地產一哥:楊國強。

就在上周,問題頻發的碧桂園,在廣東順德召開了一場媒體交流會,楊國強滿臉委屈地說:「我感覺自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不僅如此,楊主席還在發布會上還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每天都在忙,為了使社會做得更好而忙。你覺得我是不是最笨?我也搞不清楚……」

「我真的是天底下最笨的人了!」

有網友評論到:

過去聽說過「不知妻美劉強東」,還有「悔創阿里傑克馬」,現在又多了個「天下最笨楊國強」。

不得不佩服,大佬們裝起B來,總是能給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清奇畫風啊!

正所謂:

天下最笨楊國強,

不知妻美劉強東。

普通家庭馬化騰,

悔創阿里傑克馬。

一無所有王健林,

下周回國賈躍亭。

名下無房潘石屹,

勤奮努力王思聰!

結束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如果喜歡,也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以示對我們的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房產 的精彩文章:

巨坑!房子縮水一半,誰該為公攤面積買單?
俠客島:危機在前,我們應該踏實做點什麼?

TAG:鳳凰網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