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上海人記憶里的本幫味,這些經典老店,儂都切過伐?

尋找上海人記憶里的本幫味,這些經典老店,儂都切過伐?

上海除了氣勢宏偉的建築群,海納百川的各式美食!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講作為上海的一大名片——本幫菜!本幫菜是出身低微的市井菜,是清末民初上海老城廂的集體創作,成型至今僅有百餘年歷史。本幫菜最出彩的地方是它的小而精。人口複雜的上海,越來越多的本幫菜變了味。今天我們就來找找還存留著原來的特色這些本幫菜店。翠亭酒家私房館風格的翠亭酒家總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人和館老式摩登上海的布置,充滿著老上海的特色味道,完全不工業化的裝修,從每個細節都可以看出店家的用心。服務員穿著民國時期的複雜,很有禮貌的領到座位上。菜品更是每道菜都是好味道本幫菜。蜂巢豆腐,本幫熏魚,醬爆豬肝...而且菜量超級足,也是一家需要排隊等位的本幫菜館~

錦園地址:上海市進賢路124號

室內沒有弄成錯層,雪白的牆壁,裝飾了些老上海元素的海報還有大理石樣的檯面映襯了白色的餐具加上紅色的筷子,一些小細節很能凸顯店主品味。

玲瓏餐廳地址:陝西南路57號(新樂路口)它在陝西南路上的一處小門面,店裡座位擁擠,一眼望過去也就五六張檯面。來這裡的大多是熟客,都不需要看菜單,閉著眼睛張口就來:「老三樣!」菜在廚房燒著,食客和老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聽著老闆調侃客人,就像是在家裡一般。

上海老飯店在本幫菜中擁有相當高的地位。光緒年間,上海華界市坊內開始出現一批服務於平民大眾的低檔家常菜館,它們的廚師大多來自浦東三林、川沙一帶,這使得這批本地菜館在口味上擁有相通的血緣關係。本地土菜的口味在老城廂中逐漸打磨潤色,最終成為一套具備自我風格特徵的菜系——本幫菜。上海老飯店的前身「榮順館」便是此時期的重要代表,1965年,老榮順遷至福佑路老城隍廟西側現址,正式改稱「老飯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菱美食日記 的精彩文章:

醫學現在很發達,那冠心病不做支架手術可以治好嗎?我來告訴你!

TAG:念菱美食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