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陳益峰:三合立向與120分金

陳益峰:三合立向與120分金

原標題:陳益峰:三合立向與120分金


文/陳益峰


三合風水中立向常常使用分金之說,比如立艮向兼寅三分,或者立寅向兼艮三分。這是什麼意思呢?兼,就是偏的意思,三分就是三度,艮向兼寅三分,指艮向正中往南偏到兼寅的方向,只有辛丑分金為旺相分金,可用,辛丑分金正好在艮向正中偏寅三度的地方。立艮向兼寅三分就是,立艮向兼寅,辛丑分金。


一百二十分金是三合派的學問主要在坐穴立向時採用。其含義是將二十四山每山均分為5等份,一份3度,二十四山總計一百二十份,合360度。


   1、分金具體排法

  (1)、地支分金排法



陽數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配本山地支順時針排列,如子山有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個分金,從靠近壬山的邊界依次排至靠近癸山的邊界;陰數地支丑卯巳未酉亥,配本山地支順時針排列,如丑山有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個分金,從靠近癸山的邊界依次排至靠近艮山的邊界。其餘各山類推。


   (2)、八干四維分金排法


八干、四維分金排法與其前一位地支的分金排法相同。如癸山的五個分金與子山相同,從靠近子山的邊界至靠近丑山的邊界,依次為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個分金;如艮山的五個分金與丑山相同,從靠近丑山的邊界至靠近寅山的邊界,依次為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個分金。其餘各山類推。


  (3)、旺相分金


一百二十分金中各山五個分金,僅有兩個分金為旺相分金可用,其餘三個分金為陽孤、陰虛或龜甲空亡,均不可用。



  2、旺相理論來源


其推算來源於八卦納甲:

乾卦三爻純陽,為孤陽卦,乾納甲壬,因孤陽不生,故甲壬分金不用。


坤卦三爻純陰,為陰虛卦,乾納乙癸,因獨陰不長,故乙癸分金不用。


坎卦上下二爻俱陰,離卦上下二爻俱陽,亦屬於孤陽不生、獨陰不長的格局,稱為龜甲空亡,坎納戊,離納己,故戊己分金不用。


震卦、巽卦、艮卦、兌卦均為上下爻陰陽相配,配則有情,故為旺相。震納庚,巽納辛,艮納丙,兌納丁,故庚辛丙丁分金為旺相分金。


  3、旺相分金列表


根據以上原理,二十四山各山旺相分金均為庚辛丙丁與地支相配的干支,每山兩個,共計四十八個旺相分金可用,其位置在各山中線兩旁距離中線1.5-4.5度的區域。丙丁庚辛分金與二百四十分金的三七、二八分金是在同一個線度上。羅盤上一般只標註這四十八個分金,其餘為空格。現分列如下:


子山、癸山:丙子(坐)——丙午(向)、庚子(坐)——庚午(向);


丑山、艮山:丁丑(坐)——丁未(向)、辛丑(坐)——辛未(向);


寅山、甲山:丙寅(坐)——丙申(向)、庚寅(坐)——庚申(向);


卯山、乙山:丁卯(坐)——丁酉(向)、辛卯(坐)——辛酉(向);

辰山、巽山:丙辰(坐)——丙戌(向)、庚辰(坐)——庚戌(向);


巳山、丙山:丁巳(坐)——丁亥(向)、辛巳(坐)——辛亥(向);


午山、丁山:丙午(坐)——丙子(向)、庚午(坐)——庚子(向);


未山、坤山:丁未(坐)——丁丑(向)、辛未(坐)——辛丑(向);


申山、庚山:丙申(坐)——丙寅(向)、庚申(坐)——庚寅(向);


酉山、辛山:丁酉(坐)——丁卯(向)、辛酉(坐)——辛卯(向);


戌山、乾山:丙戌(坐)——丙辰(向)、庚戌(坐)——庚辰(向);


亥山、壬山:丁亥(坐)——丁巳(向)、辛亥(坐)——辛巳(向)。


  4、三合立向與120分金


一百二十分金,就是把每一山分成五個格,每一格三度,在立向的時候,立向線一定要壓在庚、丙、丁、辛上就可以。在羅盤上庚、丙分金是一組,丁、辛分金是一組,在八宮廿四山臨庚、丙一組的有子、癸、寅、甲、辰、巽、午、丁、申、庚、戌、乾十二山。臨丁、辛一組的有丑、艮、卯、乙、巳、丙、未、坤、酉、辛、亥、壬十二山。

比如仙命乙丑,立申山寅向,在羅盤上對應地盤寅的一百二十分金有丙、庚,立向線到底是壓在丙上還是庚上?這一點就要根據仙命(亡者出生年)納音五行與地盤分金干支納音五行的生克來決定。


  分金干支納音五行生仙命納音五行,吉。可用。


  仙命納音五行克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吉。可用。


  仙命納音五行比合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吉。可用。


  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克仙命納音五行,凶。不可用。


  仙命納音五行生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凶。不可用。

仙命乙丑,納音五行是海中金,分金干支有丙寅、庚寅,丙寅納音五行是爐中火,庚寅納音五行是松柏木,通過五行比較,立向線只能壓在庚上。注意棺材的立向線與碑的向線是一條線,不存在內分金、外分金的說法,因為立向就是承接地氣,兩個分金肯定會造成地氣雜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羊的物語 的精彩文章:

陳益峰:二十八宿風水消砂納水
陳益峰:李湘生《九砂九水》白話註解(中)

TAG:白羊的物語 |